閆秀俠
(夏邑縣婦幼保健院 兒科,河南 商丘 476400)
毛細支氣管炎為兒科常見急性下呼吸道傳染病,多由病毒引起,起病急驟,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憋喘、發(fā)作性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可誘發(fā)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需高度重視[1]。目前尚無治療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的特效手段,多以減輕氣道阻塞程度、提高肺功能為主,但存在癥狀緩解不徹底、不良反應明顯等多種問題。相關(guān)研究表明,在西醫(yī)治療基礎(chǔ)上聯(lián)合中醫(yī)治療更有利于抑制病情進展,改善患兒預后[2]。本研究對60例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青金梔湯聯(lián)合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夏邑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病歷資料,根據(jù)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月齡2~22個月,平均(11.54±0.83)個月;病程2~9 d,平均(5.21±0.47)d。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月齡2~23個月,平均(11.49±0.85)個月;病程3~9 d,平均(5.26±0.48)d。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醫(yī)兒科學》[3]中相關(guān)診斷標準,主癥為喉間痰鳴或泛吐痰涎、咳嗽、氣促、喘憋,次癥為大便稀薄或干、小便黃、鼻翼扇動、口干渴、咽赤、煩躁、發(fā)熱、伴或不伴三凹征及口唇青紫、舌質(zhì)紅、苔薄黃或黃膩;②入組前未接受抗生素治療;③首次急性發(fā)作。(2)排除標準:①結(jié)核感染、先天性心臟病或支氣管異物;②對本研究用藥過敏。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接受霧化吸入治療:藥物包括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11),每次100 μg,每天2次;硫酸沙丁胺醇(上海信誼金朱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33),每次200 μg,每天3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服青金梔湯:藥方含金銀花20 g、青蒿15 g、梔子10 g,150 mL清水煎煮至50 mL服用,每次25 mL,每天2次。兩組均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1)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周后采用上海歐啟MSA-70型全自動肺功能檢測儀對兩組患兒肺通氣功能進行測定,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FEV1占FVC的比值(FEV1/FVC)。(2)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周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兩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包括超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2.1 肺功能治療前,兩組肺功能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FEV1、FVC、FEV1/FVC均較治療前提高,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b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
2.2 炎癥反應治療前,兩組血清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bP<0.05;hs-CRP—超敏C反應蛋白;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6—白細胞介素-6。
小兒由于呼吸道纖毛擺動能力弱,加上管腔較為狹窄,易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4],其中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為兒科呼吸道感染病中多發(fā)疾病,主要病理改變包括氣道阻力增加、氣道內(nèi)膜水腫與充血、氣道分泌物過多等,可使患兒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等癥狀。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治療的關(guān)鍵在于解除平滑肌痙攣,減少分泌物滲出,保持呼吸道通暢[5]。
霧化吸入為治療小兒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常應用手段,該治療方式可使藥物直達病灶,具有起效迅速、使用方便等特點,但若操作不當可導致細菌或真菌感染等,對于小于1歲的患兒,還可能導致其缺氧與窒息。祖國醫(yī)學認為,急性毛細支氣管炎屬于“哮喘”范疇,由于小兒臟腑嬌嫩,外邪易內(nèi)侵化熱,當熱生痰濁,阻于肺臟時,可導致宣降失序,加上小兒各臟腑尚未發(fā)育完全,津液更易阻塞于肺部而引發(fā)痰鳴、喘憋諸癥,故臨床治療多以清熱解毒、散結(jié)疏風為主[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兒肺通氣功能各指標均好轉(zhuǎn),炎癥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青金梔湯聯(lián)合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對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肺功能及炎癥水平的改善均有積極作用。青金梔湯在緩解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高熱、痰黃等方面均有一定效果。方劑組成中青蒿為君藥,主要用于解暑及退熱等;金銀花為臣藥,能清熱解毒,宣散風熱,可助青蒿清熱與疏散;梔子為佐藥,可發(fā)揮清熱解毒、涼血及瀉火除煩作用,能夠有效增強金銀花清熱解毒之效。諸藥合用可透解風熱之邪,發(fā)揮清熱解毒、散結(jié)疏風之功效[7]?,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青蒿可發(fā)揮鎮(zhèn)痛、解熱、抗炎、抗菌等多種作用,金銀花在抗毒、抗感染等方面具有顯著功效[8]。將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與青金梔湯聯(lián)合使用,可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有助于促進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癥狀好轉(zhuǎn),提高肺部通氣功能,緩解機體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青金梔湯聯(lián)合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在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中效果顯著,可進一步提高患兒肺功能,減輕機體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