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娜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一醫(yī)院,湖南 長沙410003)
冠心病均是常見心血管疾病,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產生危害,且可進展而引起多器官病變,是老年人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有一定效果,但配合綜合化身心康復護理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促進心功能恢復[2]。本研究分析了促進老年冠心病患者身心康復的綜合化護理方案及護理效果,具體如下。
選擇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3月共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2例。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年齡大于60歲,可配合本次護理。排除標準:除外合并精神疾病、意識障礙等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合并惡性腫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實驗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61-81,平均(66.68±2.80)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68±2.21)年。對照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61-82,平均(66.46±2.91)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43±2.27)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分組比較。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
1.2.2 實驗組 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給予老年冠心病患者綜合化身心康復護理。(1)心理護理:與老年冠心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贏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信任,向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屬普及基本護理知識和預后信息,消除老年冠心病患者和家屬疑慮,減輕其焦慮情緒,促使其積極配合。(2)飲食康復護理。給予老年冠心病患者營養(yǎng)支持,給予豐富蛋白質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攝入蘋果、玉米等食物,嚴格控制膽固醇和食鹽攝入量,給予維生素和補充微量元素改善免疫力。(3)用藥護理。告知老年冠心病患者和家屬正確用藥的重要性,介紹藥物作用原理,說明不可自行增減藥物劑量以免導致心功能出現(xiàn)較大的波動。讓患者了解服用藥物控制這種疾病的重要性。老年患者通常很難接受長期服藥的三個特點。一是害怕長期用藥傷害身體,二是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三是用法困難等,因此,需要在充分考慮患者健康的基礎上考慮其經濟情況、考慮藥物安全性和用法方便性,以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4)安全護理:加強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防護,設置床欄和室內防滑墊,指導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肌肉力量鍛煉,在使用降血脂藥物后密切觀察,預防跌倒和墜床的發(fā)生。對臥床老年冠心病患者定時協(xié)助老年冠心病患者翻身和叩背,按摩身體受到壓迫的部位,防止壓瘡的發(fā)生。(5)運動鍛煉。協(xié)助老年冠心病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其進行適當?shù)倪\動鍛煉,以改善運動耐量。(6)行為干預。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生活指導和健康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行為模式,克服不良情緒,制定與患者的飲食,鍛煉和工作計劃,保持正常體重,戒煙和戒酒。根據病情和身體狀況,組織患者參加各種活動鍛煉,同時監(jiān)測心率(控制在100次以下),保持充足的睡眠,并為難以入睡的人提供適當?shù)闹委?,例如睡前熱腳,閱讀書籍和聽輕音樂以幫助入睡。
比較兩組心功能改善2級、住院時間;護理前后老年冠心病患者LVEF、運動耐量。
采用SPSS23.0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采取t檢驗和χ2檢驗,其中,針對計數(shù)資料采取χ2檢驗,而針對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護理后實驗組老年冠心病患者LVEF、運動耐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實驗組心功能改善2級、住院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差異(±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差異(±s)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例數(shù)32 32時間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LVEF(%)45.21±1.21 53.24±3.67 45.71±1.21 48.21±2.11 6min步行試驗結果(m)223.13±22.68 370.13±51.11 223.11±22.62 334.21±42.21
表2 兩組心功能改善2級、住院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心功能改善2級、住院時間比較(±s,d)
組別對照組實驗組t值P值例數(shù)32 32心功能改善2級的時間11.21±1.01 10.13±1.21 7.846 0.000住院時間14.34±1.21 12.68±2.16 8.956 0.000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多數(shù)患者為老年人,服藥依從性低下,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容易導致病情加重,需要強化護理干預。冠心病治療期間需要加強對患者的有效護理,以確保治療工作順利開展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水平[3~4]。
冠心病是常見慢性疾病,致殘率和死亡率高,積極治療的同時需要借助有效護理[5]。借助綜合化身心康復護理,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合理控制血脂,減輕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負擔,提高其遵醫(yī)用藥行為和適當鍛煉行為,并保持健康飲食習慣,從而進一步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運動耐量[6]。在綜合化護理下,可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并通過護患有效溝通,與老年冠心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患者的配合,這對于護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十分重要[7]。另外,通過對冠心病患者實施飲食康復護理,可給予老年冠心病患者營養(yǎng)支持,并使其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從而更好提升機體抵抗力水平而加速康復進程。通過用藥護理,可規(guī)范患者的治療過程,避免患者自行用藥以及錯誤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可有效促進患者恢復。而運動鍛煉的實施對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改善患者的預后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8]。行為干預的實施則是充分肯定患者日常行為習慣對疾病的影響,促使患者自覺建立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從而進一步改善病情。而安全管理的實施充分考慮老年患者的特點,對可能發(fā)生的風險進行預見性護理和防范,減少了不良情況的發(fā)生,也因此減少了可能引起的糾紛事件的發(fā)生。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老年冠心病患者LVEF、運動耐量、心功能改善2級、住院時間對比對照組有優(yōu)勢,P<0.05,可見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綜合化身心康復護理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縮短治療時間。主要是因為綜合化身心康復充分關注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康復治療,可幫助患者重建心功能,并提高遵醫(yī)行為和健康水平。住院時間的縮短主要是因為綜合化身心康復從多個層面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并改善身心狀況,加速了康復的進程,因此可更快好轉出院,減輕了患者因住院時間延長而可能增加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可帶來良性的影響。
綜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綜合化身心康復護理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縮短治療時間,改善患者的運動耐量,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