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紫蘭
柑橘屬于國內第一大類水果品種,它的銷量大且種植面積廣。近年來,隨著柑橘種植規(guī)模的持續(xù)擴大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病蟲害困擾,其中隱患較大的當屬柑橘黃龍病。柑橘黃龍病是柑橘生產中一直無法根治的大難題,給世界柑橘產業(yè)帶來了毀滅性危害。故此,也被稱為“柑橘癌癥”,可侵染各種柑橘類及其近緣屬作物。柳州市地處亞熱帶,有著豐富的柑橘品種和柑橘果園。本文實驗材料來自于廣西柳州市柑橘果園,選擇了廣西柳州市砂糖橘、溫州柑、南豐蜜桔、甜橙等四種感病柑橘品種進行黃龍病葉片的采集、處理。本試驗應用了CTAB法進行柑橘葉片的DNA提取以及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對葉片感病情況進行檢測。
一、柑橘黃龍病的田間調查
自2018年12月起,根據黃龍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對柳州市柑橘果園的砂糖橘、溫州柑、南豐蜜桔、甜橙、沃柑、桔柚等主要品種出現的黃龍病疑似癥狀進行全面調查和分析,病害癥狀主要表現為葉片黃化、斑駁,出現“紅鼻子果”,以及果實口感酸澀等。根據病樹表現出的葉片、果實、枝干的表型特征,在田間進行初步診斷。根據黃龍病病菌主要集中在葉片中脈的特點,我們對樹齡相近、生長時期相近的柑橘病葉進行了采集。采摘有斑駁狀或類似黃龍病癥狀的枝葉,放入采樣袋中密封,用水洗凈灰塵拍照整理,帶回實驗室置于-8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二、CTAB法提取柑橘黃龍病葉片DNA
手術剪用酒精燈消毒后分別取其主葉脈約100mg,加入液氮充分研磨至粉末狀,將粉末用EP管裝好置于-80℃冰箱保存?zhèn)溆?。自行配制CTAB提取液。從柳州果園共采南豐蜜桔、甜橙、溫州柑、砂糖橘四個品種共50株,用CTAB法提取50個樣本的DNA并用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DNA濃度和純度確保DNA濃度適宜做QPCR鑒定。
三、對黃龍病疑似癥狀采樣進行QPCR分子檢測確診
以篩選出的感病植株GG14作為陽性對照,對50個DNA樣品進行QPCR鑒定。定量PCR檢測方法的靈敏度等級非常高,在確保柑橘樣品DNA的純度和濃度的情況下,對比常規(guī)PCR靈敏度低的特點,可以優(yōu)先考慮使用定量PCR。應用該技術對來自柳州柑橘果園的顯癥葉片進行實際檢測,檢測結果與田間診斷結果情況一致,表明本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可作為柑橘黃龍病早期診斷的靈敏、可靠、快速的檢測手段。QPCR結果如下:
四、基于GC-MS的柑橘葉片代謝物鑒定
取柑橘整葉片加液氮研磨成粉末,精確稱量50mg柑橘葉片樣品;放入2mL的離心管中;加入500?l提取液(甲醇:水=4:1)于樣品中;加入一顆鋼珠,低溫下高通量組織破碎儀破碎(50Hz,3min);加入200uL氯仿,低溫下,高通量組織破碎儀破碎;(50Hz,3min);渦旋混勻后,冰水浴超聲萃取30min;將樣品靜置于-20℃,30min;離心20min(12000rcf,4℃),取上清液裝入玻璃衍生瓶中,真空抽干;向玻璃衍生小瓶中加入80?L的甲氧胺鹽酸鹽吡啶溶液(15mg/mL),渦旋震蕩2min后,于震蕩培養(yǎng)箱中37°C中90min進行肟化反應;將樣本取出后再加入80?LBSTFA(含1%TMCS)衍生試劑和20?L的正己烷,渦旋震蕩2min后,于70℃反應60min;取出樣本后,在室溫放置30min,進行GC-MS代謝組學分析。
50組柑橘樣品代謝物定性結果如表2所示:
五、柑橘黃龍病的防治對策
到目前為止,黃龍病致病菌在離體條件下依然難以培養(yǎng),基因改良育種的方式不能大規(guī)模普及應用,有待學者們更進一步的研究;對柑橘苗木脫毒處理能夠使病情有效延緩,但是從長遠看,柑橘苗木自身抵抗感染的能力并沒有增強。所以從源頭上不是能真正抑制病菌的方法;生物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成本很高且見效時間長,也不宜廣泛采用;化學防治雖然見效快、能有效殺死黃龍病的傳播媒介—木虱,但同時也危害了自然環(huán)境,建議在柑橘園有效使用防蟲網,可以阻止病害蟲傳播。雖然簡單、有效地隔離柑橘木虱等傳播媒介病害蟲,從而抑制黃龍病的發(fā)生。也可以利用昆蟲的趨性,設置誘捕器等殺死黃龍病的傳播媒介害蟲。
(作者單位:530004 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