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群娟
【摘 要】 小學語文是語文教育的基礎階段,而小學語文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語文課前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只注重課堂教學的授課過程,而不注重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導入環(huán)節(jié)不能緊密地與教學內容相銜接,沒有發(fā)揮出語文導入環(huán)節(jié)真正的作用。本文重點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前導入的優(yōu)點,并提出了一些小學語文課前導入的方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前導入? 方法
一、引言
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而言,課前導入是把學生帶入到所學內容的主要方法。課前導入既是課堂授課內容的組成部分,也是把吸引學生認真聽課的一種重要方法。語文課前導入看似簡單,實則對相關語文教師有著較高的專業(yè)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課前導入觀,明白其作用,創(chuàng)新其導入的方法,進而使自己的課堂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
二、小學語文課前導入的優(yōu)點
1. 小學課前導入可以安定學生的情緒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貪玩,喜歡無拘無束的下課時間,不喜歡被約束在班里的上課時間。課前幾分鐘小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不開心的情緒,這種情緒如果放任不管,很有可能使小學生上課時都沒有把情緒調整好。精彩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恰好是一個可以調整學生情緒的緩沖階段,語文教師要把它合理利用起來,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讓學生用一個積極、充滿活力的心態(tài)去聽課。
2. 小學課前導入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這個階段的兒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現(xiàn)為“上課不專心”、“喜歡在教室里亂跑”、“和同學說悄悄話”。有時教師扭頭板書時,學生就可能已經(jīng)搞起了“小動作”,這些都是正?,F(xiàn)象,教師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能對孩子大吼大叫,教師要明白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并根據(jù)這些特點來設計小學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也一樣,當學生上課鈴聲響過后,仍然有學生在說話時,語文教師要利用有趣的課前導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活動中。
3. 小學課前導入能夠奠定課堂教學基調
課前導入是教師根據(jù)新課內容精心設計的課堂“開場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和課堂內容息息相關、關聯(lián)緊密。合理的教學導入設計與課堂教學基調相仿,可以為后面的新課講解服務。課前導入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晰地明白教師講課的主題,使新知的教學重難點更加突出,這有利于后續(xù)授課過程的展開。同時,課前導入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的知識框架,讓學生對新課有一個基本的感知和了解。
三、小學語文課前教學導入的方法
1. 音樂導入法
新課標指出,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提倡德、智、體、美、勞,主張五育并舉。在小學生的受教育過程中,各個專業(yè)的區(qū)別并不是非常明顯。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對于一件事物,小學生有時會用不同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不喜歡語文課的原因是因為語文課有些枯燥,小學生喜歡新奇的事物。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堂上合理運用音樂導入法,就會深受小學生的歡迎。優(yōu)美的音樂能夠放松學生身心,減少學生對語文課堂的緊張感,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踴躍發(fā)言、回答問題。
例如,對于《找春天》的教學,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首關于春天的歌謠,可以讓會唱的學生跟著一起唱,用優(yōu)美的歌聲放松學生的身心,減少學生對課堂的抵觸情緒。然后,教師可以通過這首歌曲引出今天所要講的季節(jié)。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物?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出來:春天。這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春天在一年中的哪幾個月份?我們如何才能找到她呢?這時便可自然而然得引出“找春天”這個主題內容了。
2. 情境導入法
教學情境是最能把學生帶入教師教學內容中的方法之一,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語文教師不必拘泥于一種。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把課文中的故事有感情地講出來,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相關的故事畫面。
例如,對于《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導入設計,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個故事背景,來引出相關的課文內容。美麗的春天到了,太陽暖洋洋地照耀著萬物,小池塘的水也更加清澈了,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閃光,波光粼粼,甚是好看。青蛙媽媽產(chǎn)下了很多卵,這些卵會先長成小蝌蚪,然后慢慢地會長成小青蛙,為人們捉害蟲,它們是人們的好朋友。但是有一天,青蛙媽媽出遠門了,這些小蝌蚪就成群結隊的開始尋找它們的媽媽。當教師創(chuàng)設出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后,學生的思路就會跟著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往下進行,專心認真地聽課。
3. 游戲導入法
小學生是活蹦亂跳的,他們習慣玩各種各樣的游戲。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個特點,在導入設計中加入游戲的元素,讓學生被有趣的游戲導入所吸引。大部分學生都是被動學習的,主動學習的學生也有,但是占的比例較小。游戲導入法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情況,讓學生逐漸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進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例如,對于《蝙蝠和雷達》的教學設計,教師可以讓一位學生扮演“蝙蝠”,讓幾個學生扮演“障礙物”, “障礙物”的數(shù)量盡量多一些,這樣游戲效果會更加明顯。教師應告訴學生游戲規(guī)則,扮演“蝙蝠”的學生可以動,而扮演“障礙物”的那幾位學生不可以動,只能在原地。說完之后,教師可以給扮演角色的學生每人發(fā)一條絲巾,讓他們蒙著自己的眼睛。當教師說開始后,扮演“蝙蝠”的學生開始動,但是由于這個學生被蒙著眼睛,因此他看不見“障礙物”,學生會發(fā)現(xiàn)扮演“蝙蝠”的這個人會很容易撞到扮演“障礙物”的學生。教師這時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書中的“蝙蝠”不會撞到“障礙物”呢?請說出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這時學生便紛紛打開書本,閱讀課文,積極地尋找答案。
4. 多媒體導入藝術,豐富教學知識
多媒體被廣泛地應用在課堂中是教育的一大進步,多媒體走進小學課堂,為小學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條件。多媒體除了可以運用到課堂的講課過程中,還可以運用到課前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導入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的開始階段,對整節(jié)課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多媒體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把它運用到導入設計中會增強導入設計的生動性、形象性、先進性。除此之外,多媒體導入設計還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增添其他的案例,拓展學生的視野。
例如,在進行《負荊請罪》的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先在網(wǎng)上下載負荊請罪這個故事的動畫小視頻,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記住這個歷史小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小視頻不能過長,過長會占用新課講授的時間。多媒體作為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教師應學會合理利用,和教學設計完美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就會大大提高。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學設計是一節(jié)新課的開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起來,對語文教學設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師認為導入設計是可有可無的,認為只要把課本內容講清楚就可以了,這種思想顯然是錯誤的,沒有遵守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律。小學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導入思想,研究出更多的導入方法來促進教學工作,提高語文課堂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玲玲.引生思考 導出精彩——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32(2):52-53.
[2] 莊小麗.探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J].東西南北:教育,2017,05(4):94.
[3] 梁燕萍. 小學語文導入教學策略探究[J]. 讀天下(綜合), 2019(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