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美雁 魏江存 張如 謝臻 江先再 韓倩 趙鳳仙
摘要:研究生大黃、醋大黃和大黃炭的大承氣湯對其瀉下作用的差異性,將96只試驗小鼠隨機分為陽性對照組及空白對照組、生DCQ 6、10 g/kg劑量組、醋DCQ 6、10 g/kg劑量組和炭DCQ 6、10 g/kg劑量組,按20 mL/kg的劑量給藥后,分別用代謝籠積分法、炭末推進作用及Na+-K+-ATPasc活性試驗,比較生大黃、醋大黃和大黃炭的大承氣湯對小鼠的正常瀉下作用、炭末推進率及Na+-K+-ATPasc活性的差異。結(jié)果表明,生大黃、醋大黃和大黃炭對大承氣湯的瀉下作用的影響有差異,但其變化差異在一定程度上與生大黃、醋大黃和大黃炭存在著聯(lián)系。生DCQ組、醋DCQ組和炭DCQ組與空白對照組及陽性對照組比較,其對正常小鼠正常瀉下作用、炭末推進作用、抑制Na+-K+-ATPase活性的作用有差異,且給藥組間比較,生DCQ組瀉下作用的影響差異最顯著。
關(guān)鍵詞:大承氣湯;大黃;瀉下作用
中圖分類號:R285.5?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02-012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2.028?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wù))標識碼(OSI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kinds of rhubarb processed products on the draining effect of Dachengqi decoction in mice
QIU Mei-yan1,WEI Jiang-cun1,2,ZHANG Ru3,XIE Zhen2,JIANG Xian-zai1,HAN Qian2,ZHAO Feng-xian2
(1.Guangxi International Zhuang Medical Hospital,Nanning 530201,China;2.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Nanning 530200,China;3.Guangxi Women and Children's Health Hospital,Nanning 530003,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the purging effect of rhubarb, vinegar rhubarb and rhubarb charcoal on Dachengqi decoction, 96 experimental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positive control group, blank control group, DCQ 6,10 g/kg dose group, vinegar DCQ 6,10 g/kg dose group and carbon DCQ 6,10 g/kg dose group. The activities of rhubarb, rhubarb and Dachengqi decoction of rhubarb and rhubarb on normal diarrhea, propelling rate of carbon and Na+-K+-ATPasc activity in mice were compar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rhubarb, rhubarb and rhubarb charcoal on the diarrhea of Dachengqi decoction were different, but the variation of Dachengqi decoction was related to rhubarb, rhubarb and rhubarb carbon.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and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the DCQ group, the vinegar DCQ group and the carbon DCQ group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normal diarrhea, the propulsive effect of carbon end and the inhibition of the activity of Na+-K+-ATPase in normal mice,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effect between the DCQ group and the DCQ group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The effects of rhubarb, rhubarb and rhubarb carbon on the diarrhea of Dachengqi may be different,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radix dahuris, rhubarb and rhubarb charcoal.
Key words: Dachengqi decoction; rhubarb; purgative action
大承氣湯始載于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由大黃、枳實、厚樸和芒硝組成,是瀉法的代表方劑[1],其具有瀉下熱結(jié)的作用,主治陽明腑實證和里熱實證等[2]。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下導滯、瀉火涼血和活血祛瘀等作用[3]。厚樸性溫,具有疏通氣機、消除氣滯等功效,適用于脾胃氣滯所引起的腹脹、惡心嘔吐、大便秘結(jié)或者瀉而不暢等癥[4]。枳實性寒,味苦,具有行氣、散結(jié)、化痰的作用,在胃腸道疾病方面有較為廣泛的應(yīng)用[5]。芒硝善于蕩滌腸胃濕熱,燥結(jié)積滯,為苦寒攻下之要藥,既能瀉下,又能泄熱[6]。大承氣湯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急腹癥、腸梗阻與胃腸道功能障礙等疾病,該方劑在輔助改善腦血管病人意識、有機磷農(nóng)藥急性中毒搶救等方面也有很好的療效[7,8]。
大黃在大承氣湯方劑中作君藥,其安全性則由組成復方的中藥決定,中藥炮制后,藥性改變,毒副作用降低[9]。厚樸在大承氣湯方劑中作臣藥,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和調(diào)整胃腸運動等作用[10],大黃的瀉下成分為蒽醌類,炮制工藝對大黃總蒽醌含量有一定的影響[11,12],枳實中的黃酮類成分對胃腸道平滑肌、心血管系統(tǒng)、抗炎和利尿等均有一定的作用[13]。
大黃經(jīng)過不同的方法炮制,其化學成分及其藥效變化差異很大,甚至產(chǎn)生相反的藥效[14]。本試驗從大承氣湯瀉下作用入手,對生大黃、醋大黃和大黃炭的大承氣湯瀉下作用變化差異進行研究,探討大黃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氣湯瀉下作用變化及其共性關(guān)系,為探討大黃不同炮制品配伍藥效奠定基礎(chǔ)。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藥材? 生大黃、枳實、厚樸及芒硝購于廣東康美藥業(yè)有限公司,經(jīng)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藥用植物教研室李斌副教授鑒定,中藥大黃為蓼科植物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莖,枳實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干燥幼果,厚樸為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葉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以上3味中藥粉碎過10目篩。芒硝,中藥名,經(jīng)鑒定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族芒硝,為結(jié)晶體,主要含十水硫酸鈉(Na2SO4·10H2O)。藥材批號與產(chǎn)地見表1。
1.1.2? 儀器? 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UV-1800);全波長酶標儀(美國,BIOTEK-Epoch,20110793);育溫箱(廣東科力有限公司,PYX-190H-B);代謝籠(安徽正華有限公司,ZH-B6)。
1.1.3? 藥物與試劑? 酚酞片(批號:160702,山西亨瑞達制藥有限公司);超微量Na+-K+-ATP酶試劑盒(批號:20170322,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考馬斯亮藍蛋白試劑盒(批號:20170218,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理鹽水(批號:1610060721,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1.1.4? 試驗動物? 廣西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清潔級昆明小鼠,體重(20±2) g,雌雄各半。動物質(zhì)量合格證號:0001757,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桂2014-0002。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藥液提取? 分別精密稱定厚樸藥材粉末24 g、枳實12 g、大黃12 g、芒硝9 g,厚樸與枳實加純水500 mL,浸泡30 min后加熱煮沸后保持微沸30 min,使用500目濾布過濾,剩下的藥渣再加純水500 mL后浸泡30 min,然后加熱煮沸保持微沸30 min,再過濾,合并兩次濾液,然后加入大黃粉末,浸泡20 min后再加熱煮沸,保持微沸20 min,使用500目濾布過濾,藥渣再加入純水300 mL,加熱煮沸后保持微沸20 min,過濾,合并濾液,趁熱加入芒硝,攪拌使溶解,濃縮成濃度為0.3∶1的藥液(含生藥0.3 g/mL),置于2~8 ℃儲存?zhèn)溆谩I簏S的大承氣湯、醋大黃的大承氣湯、大黃炭的大承氣湯分別標記為生DCQ、醋DCQ、炭DCQ。
1.2.2? 對正常小鼠正常瀉下作用的影響[15]? 取健康昆明小鼠96只,體重為(20±2) g,雌雄對半,小鼠適應(yīng)性喂養(yǎng)3 d后,隨機分組,每組12只昆明小鼠,分為以下8組:(a)生DCQ 6、10 g/kg劑量組;(b)醋DCQ 6、10 g/kg劑量組;(c)炭DCQ 6、10 g/kg劑量組;(g)空白對照組;(h)陽性對照組(酚酞片60 mg/kg)。
試驗當日小鼠禁食不禁水4 h,空白組去離子水灌胃,其余組均給予對應(yīng)的給藥劑量(6、10 g/kg),容積20 mL/kg。然后將小鼠單獨放入代謝籠中(底下鋪有濾紙),然后觀察瀉下作用,按糞便性狀分為水便、溏便、軟便、正常。水便和溏便為瀉下,分別觀察5 h內(nèi)各組小鼠的瀉下只數(shù)、各組小鼠首次瀉下時間、5 h內(nèi)瀉下總次數(shù)和總排便次數(shù),比較大黃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氣湯對正常小鼠排便的影響差異。
1.2.3? 對小鼠炭末推進作用的影響[15,16]? 取健康昆明小鼠96只,雌雄對半,小鼠禁食不禁水24 h,按“1.2.2”的隨機分組給藥。按劑量6、10 g/kg(加入適當墨汁),容積20 mL/kg,墨汁作為指示劑,分別使用上述加入墨汁的藥液灌胃給藥,16 min后脫頸椎處死,解剖開腹,取出從幽門到回盲部的小腸(盲腸前端),按不加牽引地平鋪于干凈的玻璃板上,測量其全長和炭末前沿到幽門的距離,計算其與全長的百分比,即炭末推進率=炭末在腸內(nèi)推進距離(cm)/小腸全長(cm)×100%。
1.2.4? 對小鼠結(jié)腸壁細胞Na+-K+-ATPase活性的影響[17,18]? 取健康昆明小鼠96只(20±2) g,雌雄對半,按“1.2.2”的隨機分組給藥,連續(xù)灌胃給藥6 d。在第6天灌胃給藥30 min后頸椎脫臼處死,馬上從回盲部下端剪取結(jié)腸,用預(yù)冷的去離子水反復清洗腸腔內(nèi)外血液和糞便,用濾紙稍微吸干,精確稱取0.2 g,然后加入生理鹽水1.8 mL,使用勻漿機,制備成10%質(zhì)量分數(shù)的勻漿液,2 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0.2 mL加入0.8 mL生理鹽水稀釋成2%體積比的勻漿,所得勻漿液在595 nm處,使用超微量Na+-K+-ATPase試劑盒和考馬斯亮藍蛋白試劑盒測定其吸光度A,并計算樣本的蛋白質(zhì)濃度(gprot/L)和ATPase活力(U/mgprot)。
1.2.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使用 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用來比較組間差異顯著性,P<0.05時有顯著性差異,P>0.05時無顯著性差異。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對正常小鼠正常瀉下作用的影響
由表2可知,陽性對照組及生DCQ 6、10 g/kg劑量組、醋DCQ 6、10 g/kg劑量組、炭DCQ 6、10 g/kg劑量組5 h內(nèi)瀉下次數(shù)均多于空白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陽性對照組及生DCQ 6、10 g/kg劑量組、醋DCQ 6、10 g/kg劑量組、炭DCQ 10 g/kg劑量組5 h內(nèi)總排便次數(shù)明顯多于空白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炭DCQ 6 g/kg劑量組5 h內(nèi)總排便次數(shù)多于空白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醋DCQ 6、10 g/kg劑量組、炭DCQ 6、10 g/kg劑量組首次瀉下時間極顯著高于生DCQ劑量組(P<0.01)。醋DCQ 6、10 g/kg劑量組、炭DCQ 6、10 g/kg劑量組5 h內(nèi)瀉下次數(shù)極顯著少于生DCQ劑量組(P<0.01)。醋DCQ 6、10 g/kg劑量組、炭DCQ 6、10 g/kg劑量組5 h內(nèi)總排便數(shù)均極顯著少于生DCQ劑量組(P<0.01)。表明大黃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氣湯首次瀉下時間、5 h內(nèi)瀉下次數(shù)及5 h內(nèi)總排便數(shù)有差異性。
2.2? 對小鼠炭末推進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陽性對照組及生DCQ 6、10 g/kg劑量組、醋DCQ 6、10 g/kg劑量組、炭DCQ 6、10 g/kg劑量組炭末推進率極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P<0.01)。
醋DCQ 6 g/kg劑量組、炭DCQ 6、10 g/kg劑量組炭末推進率極顯著低于生DCQ組(P<0.01);醋DCQ 10 g/kg劑量組炭末推進率顯著低于生DCQ組(P<0.05)。表明大黃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氣湯炭末推進率有差異性。
2.3? 對小鼠結(jié)腸壁細胞Na+-K+-ATPase活性的影響
由表4可知,陽性對照組及生DCQ 6、10 g/kg劑量組、醋DCQ 6、10 g/kg劑量組、炭DCQ 10 g/kg劑量組ATP酶活力極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P<0.01);炭DCQ 6 g/kg劑量組ATP酶活力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
醋DCQ 10 g/kg劑量組、炭DCQ 6、10 g/kg劑量組ATP酶活力極顯著低于生DCQ組(P<0.01);醋DCQ 6 g/kg劑量組ATP酶活力顯著低于生DCQ組(P<0.05)。表明大黃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氣湯其ATP酶活力有差異性。
3? 小結(jié)與討論
通過與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及生大黃、醋大黃和大黃炭的大承氣湯組進行比較,探討生大黃、醋大黃和大黃炭的大承氣湯的瀉下作用變化差異,為大黃不同炮制品對大承氣湯影響的物質(zhì)基礎(chǔ)的研究奠定基礎(chǔ)。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19]與結(jié)合預(yù)試驗確定給藥劑量;酚酞為常用瀉藥,是臨床上常用于治療便秘的藥,能用于正常瀉下之用,價格便宜且療效明顯,故本試驗選擇酚酞作為陽性藥。
由表2、表3、表4可以看出,生DCQ組、醋DCQ組和炭DCQ組與空白對照組及陽性對照組比較,其對正常小鼠正常瀉下作用、炭末推進作用、抑制Na+-K+-ATPase活性的作用均有差異性,且給藥組間比較,生DCQ組瀉下作用的影響的差異最顯著,其他給藥劑量6、10 g/kg組均有顯著差異。劉沛等[20]報道大承氣湯的瀉下功效與總蒽醌成分有關(guān),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生DCQ組、醋DCQ組和炭DCQ組對正常小鼠瀉下作用、炭墨推進功能和Na+-K+-ATPase活性抑制率都具顯著性。大黃與部分藥物配伍后大都會引起蒽醌類成分含量的降低,有研究報道[21],大黃蒽醌類成分對肝腎存在一定的毒性,由此推斷,大黃藥對配伍后蒽醌類成分含量降低則減輕了大黃的毒性作用,但兩者的相關(guān)性有待進一步研究驗證。
芒硝的作用是增加方劑中大黃化學成分的溶出,增強其瀉下功效,對新成分的生成基本上沒有影響[22]。目前,中藥方劑主要研究的是在方劑配伍過程中是否有新成分的產(chǎn)生或某些成分的消失,是否由于新成分的產(chǎn)生或某些成分的消失才表現(xiàn)出方劑的特有療效,而中藥方劑中的君藥使用不同的炮制品,是否對其方劑也有類似于相同或相反的規(guī)律。中藥方劑在配伍過程中各成分的含量變化,是否由于方劑中各種化學成分的協(xié)同作用或拮抗作用而產(chǎn)生中藥方劑獨特的療效[23]。
從現(xiàn)代科學的觀點來分析,中藥復方的組合效應(yīng)實際上即指藥物化學成分之間的物理效應(yīng)和化學效應(yīng)。物理效應(yīng)是指藥物化學成分的電子之間相互影響,使藥物化學分子的極性和磁性發(fā)生變化,甚至使分子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從而誘導各種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此外,電子間的相互作用還影響藥物化學成分的物理性質(zhì),如溶解降低產(chǎn)生沉淀,吸附作用使顏色發(fā)生改變,小分子溶入大分子或排擠大分子與其他分子的作用等[24,25]。
綜上所述,中藥復方是由多種活性成分組成。多種活性成分分別作用于機體的不同器官和不同靶點,相互協(xié)同,對機體從生理、病理上進行調(diào)理,經(jīng)整合調(diào)節(jié)而發(fā)揮復方的綜合療效。所以必須將中藥復方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研究。不僅只局限于其中的某一個單味中藥,而應(yīng)注意考慮多種活性成分的協(xié)同作用。此外,復方藥效不僅與藥效物質(zhì)或藥效物質(zhì)群,而且與輔助成分也有關(guān)。
方劑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的復雜性決定了應(yīng)當從中醫(yī)藥理論自身固有的規(guī)律性出發(fā),著重強調(diào)在以系統(tǒng)論、整體論為主的方法論的指導下,使用整體綜合與還原分析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思路和手段進行研究,尤其應(yīng)當注意那些以前用分析還原思維研究這一復雜問題時忽視、遺漏或丟棄的東西。
目前,關(guān)于中藥方劑配伍化學成分的研究,大體上是在配伍前后方劑中個別化學成分的定量分析、方劑配伍后成分的含量變化以及配伍后多成分定量分析研究[26-30],而在中藥方劑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上有所突破,這就要沖破目前研究方劑所固有的方法和思維模式,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方法和思維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女玲,藍惠蘭,黃碧靈,等.大黃瀉下配合芒硝外敷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8(5):427-428.
[2] 尚云冰,曲? 夷.再論大承氣湯[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 40(2):135-136.
[3] 傅興圣,陳? 菲,劉訓紅,等.大黃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新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16):1534-1538,1568.
[4] 張淑潔,鐘凌云.厚樸化學成分及其現(xiàn)代藥理研究進展[J].中藥材,2013,36(5):838-843.
[5] 張? 紅,孫明江,王? 凌.枳實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9,32(11):1787-1790.
[6] 周永學,王? 倩,張筱軍.芒硝的臨床運用與藥理研究[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1):54-55.
[7] 魏江存,陳? 勇,謝? 臻,等.大承氣湯的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7,26(21):70-72,74.
[8] 苗明三,王升啟.現(xiàn)代方劑學藥理與臨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9] 魏江存,陳? 勇,庾延和,等.中藥復方安全性因素的研究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25(23):115-118.
[10] 陰? 健,郭力弓.中藥現(xiàn)代研究與臨床應(yīng)用[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3:492.
[11] 魏江存,陳? 勇,謝? 臻,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生大黃和醋大黃的總蒽醌含量[J].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6):88-92.
[12] 魏江存,陳? 勇,謝? 臻,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大黃不同炮制品總蒽醌含量[J].廣州化工,2017,45(17):126-128.
[13] 劉學仁,張? 瑩,林志群.橙皮苷和橙皮素生物活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4):329-333+381.
[14] 魏江存,陳? 勇,謝臻,等.中藥大黃炮制品的化學成分及藥效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7,28(25):3569-3574.
[15] 龐? 婷,謝? 臻,陳? 勇,等.大黃配伍藥對的瀉下作用變化及其共性關(guān)系研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7,37(9):804-808.
[16] 魏江存,秦祖杰,謝? 臻,等.大黃不同炮制品對大承氣湯瀉下作用變化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8,33(12):5392-5396.
[17] 王家葵,李? 傲,王? 慧,等.正品大黃不同品種間瀉下效價強度比較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6(23):1987-1991.
[18] 李? 傲.正品大黃間瀉下效價強度比較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
[19] 高? 峰.大承氣湯方藥配伍成分變化與藥效相關(guān)性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
[20] 劉? 沛,佟繼銘,劉喜綱,等.大黃總蒽醌結(jié)腸定位微球的生物黏附性及瀉下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4):165-168.
[21] 王伽伯,馬永剛,張? 萍,等.炮制對大黃化學成分和肝腎毒性的影響及其典型相關(guān)分析[J].藥學學報,2009,44(8):885-890.
[22] 謝? 臻.大承氣湯方藥物質(zhì)基礎(chǔ)及其配伍規(guī)律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
[23] 劉建利.中藥復方療效的物質(zhì)基礎(chǔ)及其化學成分研究方法[J].中成藥,1992(10):49.
[24] 陳修平,尋克麗,王一濤.中藥復方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的系統(tǒng)藥理學評價[J].中草藥,2010,41(1):1-5.
[25] 王永杰.中藥復方益肺通絡(luò)顆粒有效成分的質(zhì)量與活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7.
[26] 馬瑩慧.中藥復方和藥對配伍中皂苷類成分吸收轉(zhuǎn)運和藥效學的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27] 彭? 偉,蔣燕萍,傅超美,等.四逆湯中甘草與其他藥味配伍藥效成分變化規(guī)律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84-88.
[28] 李春娜,李鵬收,劉洋洋,等.中藥復方的化學成分及配伍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41(11):2419-2422.
[29] 劉? 萍,王? 平,劉松林,等.基于藥對探討中藥復方配伍規(guī)律的思考[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0,28(9):1833-1835.
[30] 陳麗華,劉麗麗,朱衛(wèi)豐.中藥復方配伍研究現(xiàn)狀與思考[J].中草藥,2009,40(12):1998-2000.
收稿日期:2019-04-0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360524);廣西高校中藥提取純化與質(zhì)量分析重點實驗室(桂教科研〔2014〕6號);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研
三級實驗室中(壯)藥化學與質(zhì)量分析實驗室(國中醫(yī)藥發(fā)2009[21]號)
作者簡介:邱美雁(1986-),女,廣西貴港人,主管中藥師,主要從事中藥學相關(guān)研究,(電話)18177479182(電子信箱)326577249@qq.com;
通信作者,張? 如(1984-),女,主管中藥師,主要從事中藥飲片、中成藥處方調(diào)配核對工作以及中藥質(zhì)量標準研究,
(電子信箱)2849782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