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益軍
有幾件事老是縈繞在腦際,想起來心頭就會涌起陣陣暖意。
在市場上買了幾斤花生米,裝在塑料袋里,放在電動車上帶回家。半路上忽聽后面有人喊:“前面的那個人,花生米漏啦!”我低頭一看,不知何時塑料袋破了個洞,花生米正一粒一粒地往下漏,已經(jīng)灑了好幾米遠了。我趕忙停車,下來抓住破口處。怎么辦?思來想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塑料袋破口處打個結(jié),可結(jié)還沒打好,花生米又從上面扎口處漏了出來。沒辦法了,我急得滿頭大汗。就在我站在那兒東張西望、束手無策之際,路邊修自行車的老人走過來,遞給我一只塑料袋,笑意盈盈地說:“給你,套上吧!”我接過塑料袋,套在裝花生米的破塑料袋上。這真是雪中送炭??!看著修車人那雙油污漆黑的手,我內(nèi)心感激不已。這是兩個月前某天早晨發(fā)生的事。
從鄉(xiāng)下回城,因有急事,我決定抄近路回家。騎著電動車一路狂奔,前面城里的高樓大廈已映入眼簾,可突然一塊牌子擋住了我的去路:前方橋梁斷裂,正在施工修復,請繞行。我一下子傻眼了,這可咋辦呀?望著旁邊正在扎鋼筋的修橋工人,我自言自語:“真倒霉!原路返回,我得多走多少冤枉路啊!”許是聽到了我的喃喃自語,一位正在扎鋼筋的工人抬起頭來看了看我:“是到城里去吧?不用原路返回,你從這兒拐彎向南,走一里來路的樣子,就有一座往西的橋,過橋一直走就到城里了?!鼻榧敝校叶紱]顧得上道聲“謝謝”就匆匆而去。沒走多久,果然看到一座東西向的橋,過橋,直走,我終于順利地回到家里。多虧了那位修橋工人指路,要不然我多走冤枉路不算,耽擱了時間還要誤事。直到現(xiàn)在,我還對那位修橋工人有說不盡的感激。這是前不久遇到的事。
最近小區(qū)改造,樓下挖得坑坑洼洼。那天早晨,我推上電動車去上班,卻被前面一道半米來寬的溝難住了。我用盡力氣,好不容易將前車輪挪到對面,可后輪怎么也挪不過去了。就在我進退兩難之際,一位泥瓦工放下手中的鎬,走過來,抓住車后座上的把手,用力一提,再順勢往前一推,我終于過了那道坎,得以按時上班。
一只塑料袋,兩句指路的話,一個提車的舉動……這些事確實很平常,平常得像地上的泥土一樣,樸實無華;平常得像漫天飛舞的雪花一般,悠然飄落,悄無聲息。但一想起來,我的心間仿佛有股暖流在涌動,瞬時溢滿感恩的情愫。這些事是深藏在我記憶深處的珍珠,每當浮躁之際,靜靜地撿拾起來,串成一串,默默欣賞。即使身在寒冬,也能讓人感到四圍溫暖如春。
修車人、造橋工、泥瓦匠……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平民百姓的淳樸和善良、真誠和厚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他們是最平凡的人,卻也是世間最重要的人。他們以純凈之心于不經(jīng)意間釋放出的融融暖意,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
選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