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磊 張少崇
摘要:目的?探討脾腎兩虛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采用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治療對腎纖維化程度及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納入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本院接診的93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擲幣法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46例接受傳統(tǒng)西藥治療,觀察組47例在傳統(tǒng)西醫(yī)用藥基礎上加用本院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治療,2組均持續(xù)治療8周,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效果及腎小球纖維化程度與炎癥因子水平。結果?治療后觀察組CysC、TGF-β1均較對照組低,F(xiàn)N較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IL-6及TNF-α水平均較對照組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效果顯著,其能顯著降低炎癥因子及轉(zhuǎn)化生長因子水平,有效逆轉(zhuǎn)腎間質(zhì)纖維化程度,延緩腎功能惡性進展,值得臨床推薦。
關鍵詞: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脾腎兩虛;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纖維化
中圖分類號:R692.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20)03-0043-03
慢性腎小球腎炎是由多種不同病因、不同病理類型組成的一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臨床表現(xiàn)呈多樣性,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壓及水腫為基礎臨床表現(xiàn),該病多見于青中年男性,起病緩慢,病情遷延,常不被人們所重視,甚至被誤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傳統(tǒng)西醫(yī)對于該病治療主要以延緩腎功能進行性惡化、改善臨床癥狀為主要目的,在限制鹽、蛋白質(zhì)攝入基礎上,通過降壓、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方法以延緩疾病惡性進展,其能顯著緩解患者高血壓、蛋白尿等癥狀,但在延緩腎功能進展方面效果欠佳[1],可能與西藥的不良反應有關?;诖耍驹涸谖魉幹委熁A上,加以中醫(yī)藥治療,旨在延緩疾病進展,減輕腎臟纖維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我院接診的93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擲幣法將其分為2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符合《內(nèi)科學》中慢性腎小球腎炎診斷標準[2],中醫(yī)診斷參考《中醫(yī)內(nèi)科學》[3]水腫病,同時符合脾腎兩虛證辨證標準:輕者眼瞼、下肢水腫,甚者全身水腫,腹脹納呆,腰膝酸軟,面色萎黃,少氣乏力,形寒肢冷,小便短濁,舌淡胖有齒痕或有瘀點,苔白膩,脈緩無力或沉細無力。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近期未進行相關治療,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排除其他腎臟疾病,排除合并嚴重肝、心功能不全者,對研究藥物存在禁忌者,治療過程中無法配合完成治療者等。對照組46例,男女比例35:11;年齡36~62歲,平均(48.15±6.73)歲;病程5個月~34個月,平均(21.43±3.65)個月;血壓水平:平均收縮壓(152.68±16.42)mmHg,平均舒張壓(95.11±5.85)mmHg。觀察組47例,男女比例32:15;年齡40~60歲,平均(49.09±5.89)歲;病程7個月~35個月,平均(22.07±3.12)個月;血壓水平:平均收縮壓(155.04±14.11)mmHg,平均舒張壓(93.89±6.90)mmHg。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予以傳統(tǒng)西藥治療,包括鹽酸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292,規(guī)格:5mg/片)口服,10mg/次,1次/d;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guī)格:100mg/片)口服,100mg/次,2次/d。觀察組加用本院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治療,組方:黃芪20?g,白術15?g,山藥15?g,女貞子10?g,菟絲子15?g,茯苓20?g,薏苡仁20?g,防己9?g,五加皮9?g,甘草10?g,若水腫甚、小便短少可酌加桂枝9?g,澤瀉10?g以助膀胱氣化而行水,若水腫勢重、兼有喘促不安者可加葶藶子12?g,桑白皮10?g以瀉肺利水平喘,若腎虛甚、兼見腰膝酸軟、形寒肢冷者可加附子6?g,杜仲10?g以溫補腎陽,上藥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服,2組均持續(xù)治療8周。
1.3?觀察指標?(1)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檢測患者腎纖維化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胱抑素C(CysC)、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GF-β1)、纖維連接蛋白(FN)、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6(IL-6)。(2)依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結合證候積分降低幅度評價2組患者治療效果,治愈:水腫全部消退,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好轉(zhuǎn):水腫及其他癥狀顯著減輕,實驗室檢查明顯改善;未愈:水腫及其他癥狀未見改善或加重。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軟件對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治療前后腎纖維化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各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CysC、TGF-β1均較對照組低,F(xiàn)N較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2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IL-6及TNF-α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IL-6及TNF-α水平均較對照組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臨床療效?對照組治療后治愈15例,好轉(zhuǎn)19例,未愈12例,總有效率73.91%,觀察組治療后治愈19例,好轉(zhuǎn)24例,未愈4例,總有效率91.49%,2組療效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顯著(χ2=5.0418,P<0.05)。
3?討論
慢性腎小球腎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腎小球疾病,關于該病病因一般認為多與免疫缺陷、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腎臟病變有關,其中免疫功能缺陷是該病最主要的發(fā)病因素,由于免疫缺陷,自身抗體不足,致使機體難以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襲,微生物反復侵襲機體,導致免疫復合物沉積于腎組織,而引起慢性炎癥病變。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發(fā)展及預后不僅與腎小球本身損害有關,更取決于腎小管間質(zhì)病變程度的輕重,資料顯示[5],各種腎臟病進行性腎功能惡化決定因素主要在腎間質(zhì)的損害程度,腎間質(zhì)纖維化程度與腎功能的相關性高于腎小球硬化與腎功能的相關性。腎臟間質(zhì)損害是諸多慢性腎臟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礎,亦是慢性腎小球腎炎走向終末期腎病的主要途徑,因此,尋找腎臟纖維化病理機制并積極進行抗纖維化治療,是延緩、防止慢性腎小球腎炎向終末期腎病關節(jié)措施。
腎臟纖維化是腎臟對慢性損傷的病理修復反應,其主要病理特征為腎間質(zhì)成纖維細胞的增生和細胞外基質(zhì)的過度堆積。當人體受到損傷后,或受到炎癥刺激時,腎內(nèi)固有細胞及炎癥細胞發(fā)生裂解,從而分泌可溶性生物活性物質(zhì),這些活性物質(zhì)能通過旁分泌及自分泌進一步刺激活性物質(zhì)增殖,從而分泌大量細胞外基質(zhì),最終導致腎臟間質(zhì)纖維化,在這些具有促進纖維化作用的物質(zhì)中,被研究最多的是TGF-β1,其亦是纖維化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的因子[6]。已有研究表明,TGF-β1不僅能促進細胞外基質(zhì)堆積,還能抑制細胞外基質(zhì)降解[7]。FN是一種非膠原性糖蛋白,是重要的細胞外基質(zhì)蛋白,主要由纖溶酶降解,纖溶酶不僅能降解纖維蛋白,還能參與、促進細胞外基質(zhì)降解,F(xiàn)N參與細胞與細胞、細胞與基質(zhì)之間的粘連,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其水平能反映細胞外基質(zhì)堆積程度,是腎間質(zhì)纖維化重要標志[8]。
慢性腎小球腎炎屬中醫(yī)學“水腫”“腰痛”“尿血”等范疇,中醫(yī)認為該病發(fā)生于內(nèi)外二因相關,認為慢性腎臟病屬內(nèi)傷,與脾腎二臟密切相關,脾主運化,主布散水液,腎主水,主水液疏布,脾虛則傳輸功能異常,水液不能布散而致水濕停聚,發(fā)為水腫;腎虛則腎失蒸化,開闔不利,水液失于疏布而泛濫肌膚,發(fā)為水腫,此為內(nèi)因。風乃百病之長,其性善行而數(shù)變,視為六淫之首,常夾寒、夾濕侵襲肺衛(wèi),肺主氣,主通調(diào)水道,風邪犯肺,致使肺通調(diào)水道功能異常,風邪與水濕相搏,發(fā)為水腫,此為外因。誠如《景岳全書·腫脹》所說“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臟相干之病,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干氣,故其標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故而治療水腫應以補脾益腎、固本益氣、祛風逐水為主,方用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方中女貞子、菟絲子為君,用以補腎之陰陽,固精而縮尿;白術、山藥、茯苓、薏苡仁為臣藥,白術山藥相須為用,用以補脾肺腎、益氣健脾,茯苓、薏苡仁相須為用,用以健脾寧心、利水滲濕;佐以黃芪、防己、五加皮,用以益氣固本、祛風利水、兼補肝腎;甘草為使,調(diào)和眾藥。諸藥相合,共奏補脾益腎、益氣固本、祛風逐水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CysC、TGF-β1均低于對照組,F(xiàn)N高于對照組,可見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能顯示降低轉(zhuǎn)化生長因子水平,從而抑制細胞外基質(zhì)堆積,減輕腎臟纖維化程度,延緩腎功能惡性進展,同時提高纖維連接蛋白水平,加速細胞外基質(zhì)酶解,進一步逆轉(zhuǎn)腎臟纖維化。這可能與黃芪、防己等中藥抗纖維化藥性相關?,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中多糖成分具有較好抗繼發(fā)性膽汁淤積性肝纖維化作用,且能有效抑制BDL大鼠肝纖維化模型肝組織中TGF-β1表達,通過下調(diào)TGF-β1水平,從而發(fā)揮逆轉(zhuǎn)腎間質(zhì)纖維化、延緩腎功能惡性進展的作用[9]。防己中防己甲素具有抗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能減少自由基損傷,抑制膠原纖維沉積,拮抗TGF-β2,抑制成纖維細胞分化、增殖,從而達到抑制腎臟纖維化的作用;同時防己還能降低TNF、IL-6等細胞因子水平,發(fā)揮較好抗炎功效[10]。本研究顯示觀察組TNF-α、IL-6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可見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效果顯著,能有效抑制炎癥因子表達,延緩腎功能進展。
綜上所述,自擬補脾益腎逐水方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效果顯著,其能顯著降低炎癥因子及轉(zhuǎn)化生長因子水平,有效逆轉(zhuǎn)腎間質(zhì)纖維化程度,延緩腎功能惡性進展,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徐磊.西醫(yī)聯(lián)合益氣活血方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8,24(7):84-86.
[2]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504-506.
[3]謝建群.中醫(yī)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96-97.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40-41.
[5]張亞萍,牛丹,高麗芳,等.以間質(zhì)性腎炎為主要表現(xiàn)的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臨床病理分析[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9,23(7):449-453.
[6]蔡小紅,于秀梅.溫腎健脾、化氣行水法對慢性腎小球腎炎脾腎陽虛證患者腎臟纖維化相關指標的影響[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34(4):719-722.
[7]胡湘塵,張月,劉明全.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腎功能損害、細胞外基質(zhì)調(diào)節(jié)作用、腎臟纖維化及炎癥程度的變化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8,24(21):1902-1905.
[8]劉奇,許焱,王兆星,等.腎炎康復片對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血清FN、IL-2及胱抑素C水平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10):1915-1918.
[9]黃英,杜正彩,侯小濤,等.黃芪藥渣化學成分、藥理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9,26(6):140-144.
[10]劉嘉琪,張雅男,趙婉,等.粉防己化學成分及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學報,2017,45(3):100-103.
(收稿日期: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