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艷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突出語言的實踐性特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實踐研究表明:在小學階段,教師在教學中適當?shù)亻_發(fā)課程資源、有效拓展,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在英語課上該如何進行有效拓展,需要注意幾點:
一、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
只有當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內(nèi)在的需要、興趣相適應時,學習才能成為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因此,教師應該調(diào)查、研究學生的普遍興趣并了解他們所熟悉的人物、事物及環(huán)境等,以確定能夠激發(fā)學生強烈熱情和興趣的拓展教學活動?,F(xiàn)在的學生是在卡通、網(wǎng)絡和游戲等環(huán)境里長大的。他們特別喜歡玩電腦里的QQ,平時他們的話題也總是圍繞QQ :買QQ衣服、QQ聊天、養(yǎng)QQ寵物等。這些都是教師確定各個單元的子話題的好材料。如:Unit5 How much is it?? Unit6 At a farm,在這些主題下教師該如何擴展多個話題,也就是教師該如何創(chuàng)設更多不同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情境呢?這時,多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平時喜歡玩的游戲——QQ秀商城(即在QQ商城中購物)為話題,并將這一話題略加修改,確定出與單元主題“How much…”相關的話題——詢問各類物品的價格為多少美元,讓學生徜徉在QQ秀商城內(nèi)開心快樂地購物,同時以美元為單位來詢問價格。
二、注意新舊知識的融合
學生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或先前的學習中,他們已獲得了豐富經(jīng)驗與知識。因此,在新知識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和知識出發(fā),尋找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并圍繞該結合點進行聯(lián)想,最后確定話題。如Unit5 How much is it? 的單元話題確立過程,教師圍繞該中心詞進行聯(lián)想,創(chuàng)設該話題的知識分支,最后實現(xiàn)知識的擴展和補充。
三、拓展的內(nèi)容,難易程度適中
拓展的內(nèi)容太容易或太難,都不能促進學生的語言水平提高。只有提供給學生保持一定難度的內(nèi)容,才能夠?qū)W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和理解水平構成一定的智慧挑戰(zhàn)。對于難度太高的拓展內(nèi)容要做適當?shù)难a充提示。如:請?zhí)畛涫痉毒洹癉o/Dont…in the library/…”我們采用這個活動的目的在于希望學生能夠?qū)ibrary等新詞匯運用在相應的情境中,重點是希望學生在填充句子的過程中鞏固對library等新詞匯的掌握。而學生在這項任務中,既要找出表示相應動作的詞語,還要將它用在句型中。這項任務對于部分“學困生”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可以適當?shù)亟档退碾y度,先列出一些可以運用的動詞,如run(跑)、sing(唱)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容易地將這些動作填入空白處(Do nt sing in the library.),從而完整地表達意思。同樣,我們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降低這一任務的難度。
四、拓展的內(nèi)容集趣味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于一體
教師在拓展學習內(nèi)容時的一項重要責任,是通過對教材的“再度開發(fā)”來保證學生所接觸的教材是“安全”而有教育意義的。其中“集趣味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于一體”是對拓展的內(nèi)容“去粗取精”的重要依據(jù)。有這樣一項任務:請?zhí)畛涫痉毒洹癉o/Dont… in the library/… 的空白處”。在這項任務中,引導學生對空白處的思考,從而總結出一系列具有良好教育性的建議。學生可能會有“Be quiet in the library.”“Dont waste food in the canteen.”等建議。學生在提出建議的過程中,同時也對自己進行了思想教育。因此,教師在選擇以活動的形式拓展學習內(nèi)容時.一定要考慮該活動是否能夠集趣味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于一體。
只有教師做到“活教”,才能引導學生“活學”,從而達到語言的學習目的——“活用”。
總之,拓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鞏固和運用所學語言,幫助學生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詞匯和句式,以達到語用操練的目的。作為拓展環(huán)節(jié),顧名思義,它所呈現(xiàn)的活動要體現(xiàn)本節(jié)課所學。通過知識的延伸與拓展,既體現(xiàn)了知識的遷移,又能夠高于所學或者觸類旁通,其最終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單位:長春市解放大路小學校?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