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左移位和主題化是兩種近似結(jié)構(gòu):均有名詞短語移到句首,但左移位由指稱相同的代名詞填充,而主題化則形成語缺。本文立足構(gòu)式語法,認為二者作為構(gòu)式,是形式和功能的完整結(jié)合體,只有系統(tǒng)對比其表層形式和語用功能的差異,才能正確區(qū)分并恰當使用。
【關(guān)鍵詞】左移位;主題化;構(gòu)式語法
【作者簡介】黃媛媛(1982.01-),女,安徽六安人,中國藥科大學外語系,講師,博士,研究方向:構(gòu)式語法,二語習得。
【基金項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基于規(guī)則與基于使用聯(lián)合路徑下英語致使交替的過度概括研究”(18YJC740029);中國藥科大學特定項目:“基于規(guī)則與基于使用聯(lián)合路徑下英語致使交替的過度概括研究”(WY20190116048);文章得到2018年度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資助(NO. 201807060031)。
引言
作為兩類相似度極高的標記性結(jié)構(gòu),英語左移位(Left-dislocation)和主題化(Topicalization)一直是句法研究的熱門課題。前者是指將結(jié)構(gòu)中特定的名詞短語左移至句首,其原位置由一個指稱相同的代詞或名詞短語填充,而后者是指將結(jié)構(gòu)中特定的名詞短語移位到句首后,其原位置上留下語跡,不填入任何詞或詞組,如例(1)a、b。盡管上述實例在表層結(jié)構(gòu)上存在一定差異,但在實際應(yīng)用中還存在其他不同之處,究竟哪些因素決定了語言使用者在交際情境下對二者的選擇,尚需深入分析推敲。
1.a. These books, John borrowed them last month. b. These books, John borrowed last month.
一、文獻回顧
Ross(1986)首先對左移位及主題化的不同句法特征作了詳細解釋,主張通過相似的轉(zhuǎn)換提取這兩個結(jié)構(gòu)。然而Radford(1988)認為,二者不應(yīng)套用相同的移動規(guī)則,主題化可以用α移動理論解釋,而左移位則是由語法的基礎(chǔ)部分生成。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從語用角度闡釋兩種結(jié)構(gòu):如Prince(1997)重點研究了左移位的三種功能——簡化、觸發(fā)偏續(xù)集、復指,但對主題化的功能卻淺嘗輒止。
二、表層形式對比
不僅如此,與主題化不同的是,左移位可以前置多個名詞短語,如例(2)中,“he”“her”和“it”分別用來復指“Bill”“Sue”和“that damn snake”。再者,名詞短語與句子的其余部分聯(lián)系緊密,且復指的成分也不一定是代詞,既可以是前置指稱的詞義重復,也可以是與前置指稱僅在語用上關(guān)聯(lián)的詞條。此外,名詞短語不能是照應(yīng)代詞,因為復指成分無法代替一個論元位置上的語缺。恰當?shù)某煞智耙埔笄爸贸煞值乃改軌蚺c語篇上文照應(yīng)關(guān)聯(lián),而左移位中的“that”不符合這一特征,因此例(3)為病句。
(2) Bill, Sue, and that damn snake, he told her to get it out of their sleeping bag.
(3) *That Im not so sure about it.
三、交際功能對比
1.語篇管理功能。就語用功能而言,不同于主題化,左移位構(gòu)式具有特殊的語篇管理功能。語篇的管理功能與文章動態(tài)等級切割有關(guān):最具典型性的主題是基礎(chǔ)單元,內(nèi)部還包含次主題。為確定語篇的分割,必須應(yīng)用話語手段來標明一句話到底是歸屬于已知單元,還是新單元。也可理解為通過對話行為闡釋,“在文章切分域內(nèi),標記性的主題結(jié)構(gòu)可以作為‘開始行為(開始更高級別話語)或‘維持行為(克服信息難題時,維持現(xiàn)有級別話語)”(Chafe 1987)。在話語管理域中,左移位代表斷言式的開場白,用來標記圍繞某個話題展開的新話輪。如例(4)問題均關(guān)于“John”,說明“John”是篇章主題。例(4)a的主題化回答適切,b欠妥,說明針對問題,主題化的名詞短語須是語篇已介紹的話題成分,而d的左移位回答適切,c不合語法。因為左移位名詞短語具有導入一個新話題,開展新語篇的功能。
(4) 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John?
a. John Mary kissed. b. * John, Mary kissed him.
c. * Nothing. But Bill Mary kissed. d. Nothing. But Bill, Mary kissed him.
2.簡化平衡功能。此外,相對于主題化,左移位還獨具簡化平衡功能。能在“導入新話題的同時,通過將位于一個不利于話題激活句法位置上的名詞詞組前移,并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的加工單元,來簡化言語加工過程。一旦此單元完成加工過程,成為語篇舊信息,就可獲得簡化——在小句中以代詞形式出現(xiàn)” (Prince 1997:284)。如例(5)的名詞短語從整句話的語法關(guān)系中獨立出來,充當話頭。話頭通常具有獨立的語調(diào)曲拱,用以區(qū)別后續(xù)小句,并傳達原位置上不利于激活的信息,其本身具有的賓語職能由復指代詞“her”替代。
3.信息強調(diào)功能。Hooper & Thompson(1973)認為左移位和主題化均有強調(diào)句首名詞短語的語義效果,然而事實上,幾乎所有帶標記性的句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強調(diào)某個成分,問題是要弄清究竟怎樣強調(diào),如何強調(diào)。Gundel(1974)將主題化細分為兩種:話題主題化,即前置名詞短語代表篇章話題;焦點主題化,即名詞短語代表篇章焦點。例(6)a是對問題“what about John”的回答,而例(6)b則是對“who did she call”的回答,而且等同強調(diào)句“It was John who she called”。
(6) a. John she CALLED.? ? ? ? ?b. JOHN she called.
(7) a. (As for) the Restaurants, their situations hopeless here.
b. (As for) Michael, I wont believe the story that have been told about him.
因此,話題主題化將篇章話題(舊信息)放于句首,功能是實現(xiàn)舊信息向新信息流動,而焦點主題化將焦點(新信息)放于句首,主要強調(diào)言語者究竟想表達什么新信息。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左移位和主題化是兩種不同的抽象構(gòu)式,對應(yīng)不同的形式特征,左移位的形式及用途更趨向多樣化;且左移位獨具語篇管理和簡化平衡功能。主題化和左移位同時具有強調(diào)功能,但左移位更能焦點化交際主題。因此,人們在話語交流時,應(yīng)根據(jù)真實的交際意圖,對這兩種小句加以區(qū)分選擇,以便更準確地使用近似構(gòu)式,表達預期語意。
參考文獻:
[1]Chafe, W. L. 1987. Cognitive constraints on information flow. In S. T. Russel. (ed.). Coherence and Ground ing in Discourse [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1-51.
[2]Goldberg, A. E. 2006. Constructions at Work[M]. Oxford: OUP.
[3]Gregory, M. L. & L. A. Michaelis. 2001. Topicalization and left-dislocation: A functional opposition revisited[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3: 1665-1706.
[4]Gundel, J. M. 1974. The Role of Topic and Comment in Linguistic Theory [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5]Hooper, J. B. & S. A. Thompson. 1973.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root transformations[J]. Linguistic Inquiry, 4: 465-497.
[6]江沈巨.移位結(jié)構(gòu)及其認知基礎(chǔ)探究[J].外語研究,2016(4):33-37.
[7]邢殿普.論英語左偏置句的語用功能[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