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進步的歷程中,眾多科學家為后人做出了榜樣。他們以可歌可泣的獻身精神及自我犧牲精神,堅韌不拔地探尋奧秘、揭示真理,推動了人類科技的進步……
路易斯·斯洛汀
加拿大著名的物理家和化學家。1946年5月21日,在試驗中,他不小心將一塊半球狀的鈹掉落到另一塊上面,并迅速引發(fā)了臨界反應。盡管斯洛汀迅速做出了反應,沖出實驗室,但因為身處輻射中,他還是在9天后死去。1946年6月14日,《洛斯阿拉莫斯時報》副主編托馬斯·P·阿什洛克寫了一首題為《斯洛汀——一首頌辭》的詩:“擁有偉大靈魂的科學家,愿主歡迎你!當你跟我們一起的時候,就算連陌生人都知道,你智慧既廣且高的名聲,不單在死亡的熔爐里,我們最終見到你展示出的高尚之心?!?/p>
李林塔爾
德國工程師和滑翔飛行家,世界航空先驅者之一。他最早設計并制造出了實用的滑翔機,人稱“滑翔機之父”。1896年4月9日,李林塔爾在操縱滑翔機時,遇到一股強勁的風,滑翔機失速栽向地面。滑翔機摔毀了,李林塔爾也受到了致命的重傷——脊椎斷裂。彌留之際,他對弟弟古斯塔夫說:“總是要有人犧牲的?!?/p>
彭加木
中國共產黨黨員,生物化學家,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1964年至1980年間,他先后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進行探險,為開創(chuàng)邊疆科研工作傾注了心血,并為中國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時,考察隊在庫木庫都克附近扎營。其時,汽油和水已所剩無幾。為了解決困難,繼續(xù)東進考察,彭加木獨自外出找水,在走向沙漠深處后,不幸失蹤。
當時的《光明日報》這樣評價彭加木:彭加木的身軀雖然被沙漠湮沒了,但他的生命之火仍在燃燒,他的可貴的獻身精神將激勵我國廣大知識分子和全國人民在四化建設的征程上奮勇前進。
1982年,彭加木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