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然而針對老年人的產品卻非常少,僅有的產品也不能滿足老年人真正的需求。本文通過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從增強五感刺激、增強產品的交互性、增強產品的實用性三方面闡述設計心理學在老年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滿足老年人的特殊性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切實從老年人的心理學角度開發(fā)出真正符合老年人的產品。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老年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04-0087-02
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變遷,社會角色的改變,這些因素都會引起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為有效解決老年人的這些心理問題,應將傳統(tǒng)的注重物質滿足的贍養(yǎng)方式轉變成注重精神的贍養(yǎng)以及兼顧激發(fā)生命潛能的方式,從心理感受的角度去滿足他們的需求。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老化會使其心理方面發(fā)生許多變化,如情緒脆弱、安全感低、疏遠感強、強烈的孤獨感等。因此,通過設計心理學進行的老年產品設計會為老年人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
1 設計心理學概述
設計心理學屬于應用心理學范疇,是應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研究成果,解決涉及藝術領域與人的“行為”和“意識”有關的設計研究問題[1]。唐納德·諾曼提出了比較完整的設計心理學體系,他認為設計應該集實用性、易用性以及美感于一身[2],設計心理學體系中的美學一般會通過產品的造型與色彩來實現(xiàn);實用性則會在保證產品的基本功能,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下,通過產品的結構構造與科學技術來實現(xiàn);易用性則涉及了最基本的人腦活動過程與行為,用戶在注意、感知、想象等方面下進行與產品的交互。
總體來說設計心理學是研究設計領域從藝術、設計與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人的意識和行為相關的設計問題,以提高產品的實用性和用戶的使用情感體驗,它具有工業(yè)設計與心理學的交叉屬性,既要保證產品的實用性并且符合批量化的標準,也要通過對用戶的心理活動進行研究,提高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滿意度。
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2.1自我實現(xiàn)心理
老年人渴望應用科技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但學習能力下降,由于老年人的知識經驗帶有豐富的知識背景、自身經歷等,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經驗帶有長期性和穩(wěn)定性[3],因此,接受新事物能力降低,而且由于更迭不盡的產品種類和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老年人原有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這些新產品使他們在原有知識結構下積累的經驗失去了作用,被排斥和拋棄的失落感增強,使老年人在接受新產品時存在一些固有的抵觸心理,這種心理尤其在電子產品上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
由于腦的功能與各種感官功能的監(jiān)督,其感受能力、反應能力和認知能力明顯減弱,因此很多老人在選擇商品時,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同時使用的時候也小心翼翼唯恐將產品損壞,在一些高科技產品上老年人通常沒有辦法自我實現(xiàn),而只能求助于他人,因此自我實現(xiàn)心理是老年人心理主要的情感訴求。
2.2依存心理
情感和歸屬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上的需求之一,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心和照顧,老年人情感上的需要比生理上更為細膩。由于老年時期人的體力,腦力的下降,有的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己,有的老年人情緒不穩(wěn)定同時自控能力也差,因此常常被負面情緒控制,產生孤獨感、抑郁、自閉和對死亡的恐懼,老年人希望得到子女,親人的關心和照顧,同時也需要與同齡人的溝通和交流,依存心理是老年人產生孤獨感的主要影響因素。
2.3實用心理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一點在中國的老年人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大部分空巢老人的退休金并不富裕,也并沒有新的收入方式,也有些老人是通過政府和慈善機構來資助生活,而更多的老人只能依靠子女和親戚贍養(yǎng),在這種養(yǎng)老模式下,老年人在消費中理性需求的成分比較多。這使得老年人對產品功能的要求更高。
老年人購買動機以方便、實用、安全可靠,經濟實惠為主,僅憑借設計概念和奇特的造型很難打動他們,而對那些可以彌補身體肌能的不足,帶來生活便利的產品卻十分歡迎,實用心理是老年消費心理的主要訴求。
3 設計心理學在老年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對于老年人,產品就是刺激老年人感知的最直接觸點,在產品設計中我們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自我實現(xiàn)的心理,依存心理以及對產品實用性需求強的消費心理,做到產品設計的通俗易懂,便于使用。綜上所述,從設計心理學角度進行老年產品設計如圖1、圖2所示。
3.1增強五感刺激
增強五感刺激,幫助老人增強自信心,達到自我實現(xiàn)。感知是對老年人產品設計造成巨大影響的因素,當人體中的某些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時,會在腦中引起一種情緒狀態(tài)被大腦皮層所反映。同時,大腦皮層也同時反映出當前膚覺感受器的內部狀態(tài)以及它在身體中的相對部位等特征[4]。當大腦中同時形成的兩種反映復合在一起時,就形成了人們的快感或痛感[5]。
因此為避免老年人對新產品感知產生固有排斥與恐懼,需要設計者在實際增強產品的五感刺激,刺激老年人認知,明確產品功能與適用范圍,避免使用復雜的設計。在產品造型上降低產品所需的肌體壓力、舒適方便、不易疲勞,同時增加五感刺激,激發(fā)老年人更多的去享受現(xiàn)代科技的成果,且盡可能發(fā)揮老年人的自身價值,使其產生愉悅的心情帶來自信與滿足。
3.2增加產品的交互性
增強老年人關懷,減少老人失落感,滿足老人依存心理。在設計時需要考慮老人在與產品的交互過程中體驗舒適滿足老人的依存心理,城市新老人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略強,樂于社交,喜歡主動去參與一些活動或交流,對于一些交互性強的社區(qū)使用類產品和服務可以幫助老人減少失落感,而非社區(qū)使用類的產品可以利用技術,通過產品與子女之間進行簡易舒適的互動與交流,從情感上給予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既要考慮到符合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操作的簡便性,又要適當加入一些新鮮有趣的功能,滿足其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交互過程中增加產品的交互性并融入自身情感體驗的因素。
3.3增強產品實用性
增強產品實用性,切實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不便,滿足老人實用心理。在設計時切實滿足老年人生活需要,從產品的角度來彌補生理上的不足或者是心理上的缺乏,盡量減少需要學習的新內容,在充分考慮固有生活習慣對產品設計的影響下,盡可能對設計給予保留,產品性能優(yōu)異,功能定位準確,切實解決生活中的某些不便。
4 結語
生產力決定了經濟模式、消費模式,單純滿足人類對科技追求的老年產品已經甚微,更大的市場在于大眾和個體,他們要求產品簡單易用之余還得有情感上的滿足。設計在達到功能的基礎上還要附加美觀的外型。人類學、心理學的研究發(fā)展讓人們對人類的心理、行為模式有了更新的深入認識,使許多原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現(xiàn)象被揭開。自然界中,什么造型能觸發(fā)人類與其互動,設計師如何在產品中賦予其設計需要的,能讓人們直接感知而不會發(fā)生錯誤的產品語義是設計師新的挑戰(zhàn)。通過聯(lián)系人類學、心理學,對老年產品設計進行深入研究,就可以找到符合未來老年市場需求的產品和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彬彬.設計效果心理評價[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2]唐納德·A·諾曼.梅瓊譯.設計心理學.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許小俠,江曉芳.基于用戶心理模型的老年人產品體驗設計研究[J].現(xiàn)代商業(yè),2017(27):173-174.
[4]王宜山.快感現(xiàn)象發(fā)生原理[J].齊魯藝苑,1996(1):47-51.
[5]陳定家.從客觀化快感說到直觀本質論——桑塔亞那美學思想的發(fā)展歷程一瞥[J].江蘇社會科學,2003(03):126-130.
[6]黃旋,陳巍娣.從設計心理學看情感產品開發(fā)設計[J].包裝工程,2009,30(01):232-234.
[7]韓雪梅.基于設計心理學的老年人用品和合設計研究[J].工業(yè)設計,2016(06):82+84.
[8]杜娟.設計心理學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yè)設計,2020(03):65-66.
作者簡介
郭慧/1995年生/女/內蒙古人/碩士/研究方向為用戶體驗(廣東廣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