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體》是作家劉慈欣創(chuàng)作的三部科幻小說,小說把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與極度遙遠的宇宙現(xiàn)實融合在一起,挑戰(zhàn)令一代人困惑的道德律令與自然法則沖突的極限。文章從《三體》的歷史意義、創(chuàng)新、對兒童的啟發(fā)三方面論述了《三體》的意義。
關(guān)鍵詞:科幻文學;《三體》
作者簡介:吳淑蘭(1979.10-),女,甘肅臨潭人,大學本科,講師。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8-0-01
《三體》三部曲的第一部《地球往事》英文版,由美籍華人劉昆翻譯,出版時譯為《三體問題》。此書被美國科幻奇幻協(xié)會列入2014年“星云獎”入圍名單,同時入圍的有美國、英國、加拿大等五部科幻小說?!度w》獲“星云獎”的入圍,標志著我國科幻小說與世界科幻小說相媲美時代的即將到來。2015年的《三體》就更讓他走紅了。本年他憑借《三體》榮獲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成為首位斬獲世界科幻文壇最高獎的亞洲人。同時,他還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云勛章。在國內(nèi),《三體》已經(jīng)獲得了“銀河獎”“特別獎”兩項桂冠,這表明《三體》有其超凡脫俗的藝術(shù)價值,當然傳播速度、閱讀群體、接受群體也很重要。年輕的科幻作家劉慈欣經(jīng)過創(chuàng)作的歷練,悟出其道,讓西方科幻作家刮目相看。
一、如何讓歷史記住三體?
目前,科幻三部曲《三體》已經(jīng)博得了相當不錯的銷售量,但讀者的主流是青少年,這些青年讀者群在網(wǎng)絡媒體中展開瘋狂的跟風式閱讀,自我陶醉于作者奇特的想象與超前的創(chuàng)造思維中,時而興奮,時而恐懼、時而毀滅、時而重生,這種劇強烈反差式的體悟結(jié)束之后,并不深挖其中的文學內(nèi)涵,這就大大折損了文本的藝術(shù)價值所在。正如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部科幻與創(chuàng)意教育研中心主任昊巖說:“長久以來,科幻長期被定位為特殊的科普讀物的,屬于對青少年進行科學知識傳播的兒童文學的一種?!边@說明科幻小說的閱讀群體不是真正有權(quán)威的文學評論家,也不是發(fā)掘其閃光點的研究者。自此,《三體》所提供的的科普、科技知識方面的信息量是特別大的,比如以超前的思維揭示宇宙的奧秘、以歷史英雄人物模擬當代媒體人物,以光與影的對立展示人與自然界的沖突、人與古代社會的關(guān)系、人與星球的沖突,人與自我的沖突等,然后是夢幻式的超越、最后又還原現(xiàn)實,發(fā)現(xiàn)一切原來是一場異想天開的夢?!度w》在塑造人體本能的層面上,給人注入神性色彩,讓人從一個“史無前例”的年代跨越到另一個史無前例的年代,從一種神秘現(xiàn)實飛躍到另一種神秘現(xiàn)實,使人無所不能,這種全新的敘述手法在現(xiàn)當代的文學文本中幾乎鮮見。中國全新的“當代小說史”還沒有寫出,在中國當代文學中科幻文學還是缺席的,那么像劉慈欣這樣摘得雙向桂冠的《三體》將在以后的當代文學史中給予怎樣的定位?如何讓歷史記住《三體》這將是科幻文學值得期待的到來。
二、“創(chuàng)新”是《三體》的一大亮點
《三體》小說之所以備受歡迎,原因之一歸結(jié)于創(chuàng)新。首先,它是以“三部曲”命名,打破了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巴金、茅盾、格非等作家的三部曲文體的敘述模式。第一部為《地球往事》,第二部為《黑暗森林》,第三部為《死神永生》,三部曲中出現(xiàn)了很多如“紅岸工程”“面壁計劃”“黑暗森林”等別具匠心的科學術(shù)語,成為吸引讀者眼球的新名詞,大大提升了文本的故事性。文本借用媒體做超概念敘述窗口作為突破口,然后以幻想式的藝術(shù)手段打造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性格時,善于用西方新歷史主義的手法重塑當代人,給人物鍍上超出自我本能的潛力,然后活動于宇宙世界。比如《三體、周文王、長夜》中的周文王、墨子,還有成吉思汗、秦始皇等這些以歷史人物命名的新媒體人物。讓我們站在現(xiàn)代化的基石上重新認識英雄人物。再次,在內(nèi)容設(shè)置上,將計算機、數(shù)學、物理、邏輯思維等知識全部貫穿進去,形成了高科技與人物的接軌、沖突、交織、斗勇、讓人死而復活后,又去重新認識宇宙,在超思維想想象與跳躍式設(shè)想中融入了更多的生活哲理,又以幽默諷刺手法揭示人類生存中的諸多問題。
劉慈欣樹立了當代中國另類科幻文學的豐碑。第四,從文體的敘述方式而言也是另類的,文本在文字編排上使用“宋”“楷”“黑體”三種字體,交替敘述,宋體描寫現(xiàn)實活動、楷體描述三體異界活動、再用黑體進行補充說明,就此編排,也吸引了不少讀者。《新發(fā)現(xiàn)》主編雜志嚴鋒說:“我們推崇大劉的作品,是因為他逆流而上,發(fā)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為中國文學注入了整體性的思維和超越性的視野?!碑斎弧度w》的創(chuàng)新不僅僅是這些方面,還需要讀者深入文本細細品讀。
三、《三體》對兒童的啟發(fā)
劉慈欣創(chuàng)作的《三體》已經(jīng)打開了科幻文學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他全面發(fā)掘出了歷史學、生物學、科技動態(tài)、天體界,宇宙等多種豐富的自然科技資源鋪墊科幻文學的基石之道,對此我們深信科幻文學如同含“金”之礦山,只要那些提煉者卸下世俗生活的包袱,走進科幻資源之“厚山”然后下馬看花,就會其樂無窮.
生活在新物化時代的人們,由于工作的壓力、無限度膨脹的世俗生活欲望,那些望塵莫及的無奈者們更需要一種輕松的文學讀本來緩解生活的壓力。所以,內(nèi)涵奇特的科幻文學自然就會成為他們精神救命的稻草。當然,像《三體》類的科幻文學的另一龐大讀者群是兒童,由此說明科幻文學的出現(xiàn)不但迎合了兒童的成長需求,也豐富了青年人的生活視野。兒童世界是未來的世界,相信科幻文學也必將會成為未來兒童文學的主流。在物化時代,兒童的成長同樣需要精神追求,如何豐富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科幻文學無疑成為不可或缺的食糧。
參考文獻:
[1]劉慈欣:《死神永生》,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年版。
[2]劉慈欣:三體Ⅱ《黑暗森林》,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年版。
[3]劉慈欣:《鏡子》,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5年版。
[4]劉慈欣:《時間移民》,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