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人們的文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起幼兒教育。而與火爆的學前教育行業(y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目前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的水平。從總體上來看,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的素質不高,特別是在音樂、美術、舞蹈等專業(yè)課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改進空間。這篇文章主要闡述的就是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音樂課程中,教學模式應該如何進行改革的問題。
[關鍵詞]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20)04-0021-02
[收稿日期]2019-12-13
[作者簡介]黃細英(1974— ),女,韶關學院教育學院講師。(韶關 512005)
近些年學前教育市場的火爆讓高等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成了為熱門專業(yè),報考人數(shù)逐漸上升,但是在一些院校中,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落后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等院校要對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音樂教學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優(yōu)化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教學效率。
一、學前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音樂教學是幼兒教師的一項必備技能,絕大部分幼兒園每天都會教幼兒一些兒歌或者是與音樂有關的知識,比如說嘗試演奏一些迷你樂器,或者定期舉辦一場音樂主題班會。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們要具備一定的音樂功底,如果不在學校學習音樂課程,那么就無法從事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可以說,音樂技術是幼兒教師的一項基本功,因此音樂課程在整個學前教育專業(yè)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其次,音樂是提高教師與幼兒之間溝通效率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由于幼兒腦部發(fā)育還不成熟,無法與教師形成有效溝通,因此在與幼兒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常常要加入一些輔助手段,比如肢體動作、口哨等。而通過音樂,幼兒教師可以與孩子們形成一種旋律上的共鳴,配合身體有節(jié)奏的律動,拉近教師與幼兒的距離,幼兒教師們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就要在學習的時候將音樂課程與幼兒心理學進行緊密結合。最后,音樂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人格魅力,通過音樂教學來提升自己的親和力,在與幼兒們的相處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讓幼兒園中的各項教學活動能力順利開展。
二、學前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基礎知識缺乏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yè),所涉及的子學科非常多,針對音樂科目而言,不僅包含了音樂原理、音樂歷史、音樂演奏以及音樂技巧知識,還涉及了大量行為學、心理學方面的內容。這些知識學生們在中學階段很少涉及,造成了音樂基礎知識匱乏的局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缺乏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課程進展緩慢,這一點在樂器演奏課上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很多學生在中學階段只是學習了如何識別簡譜,如何發(fā)聲,對于樂器演奏并不了解,從基礎開始學起,教學進展十分緩慢。事實上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大部分都沒有音樂基礎,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有一點音樂基礎。另一方面就是學生的基礎能力差距大,有的能夠獨立演奏音樂,而有的學生則毫無基礎,這就為教師備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有時為了追趕教學進度不得不加快教學節(jié)奏,進而造成教學效率下降問題。
(二)課程設置沒有科學性
通過對學前專業(yè)音樂課程結構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音樂課程的設置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種隨意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課程設置偏離了原有目標,無論是什么專業(yè),其課程設置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就是要以學生為本,所有課程的設計都要圍繞培養(yǎng)人才這一主題進行,而很多高校的音樂課程設計與實際需求之間產(chǎn)生了明顯的偏離,音樂課程缺乏主體,無論是音樂理論的講解還是演奏技巧的介紹都十分凌亂,這樣的課程設計會給學生們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沒有一條清晰的脈絡作為學習的主線,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就是課程目標不明確,音樂課程長期以來都是重視音樂技術而忽視與幼兒教學的結合,有的學生明明具備很好的音樂能力,但是給幼兒上課的時候就顯得特別慌亂,出現(xiàn)水平與能力不符的現(xiàn)象。
(三)高校學前教育音樂教材版本不一致
音樂教材版本不一致也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一些高校使用學前教學專業(yè)的音樂教材,這些教材中不僅包含了音樂知識,也涉及很多幼兒教學知識,能夠讓音樂知識與幼兒教學知識進行有效融合,而很多高校直接采用專業(yè)的音樂教材,這些教材的難度比較大,新生想要快速了解比較困難,而且這類教材中也沒有涉及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使用價值比較低[2]。由于音樂教材缺乏統(tǒng)一性,畢業(yè)生在應聘的時候常常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這對于人才的長期發(fā)展十分不利。
三、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改革實踐
(一)對音樂課程進行模塊化改造
想要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課程的教學效率,就要對課程設計進行不斷細化,要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對音樂教學工作的每一個板塊進行針對性的改進。這里以《音樂基礎》課程作為例子,從微觀層面上來看,可以將《音樂基礎》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拆分成兩個大的板塊,第一個板塊是先修課程,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有兩個,一方面是學習唱歌的原理以及技巧,雖然唱歌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但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式,很容易對聲帶造成永久性損傷,學生們在訓練的時候先要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保護自己的聲帶,避免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長時間唱歌而對身體產(chǎn)生損傷。另一方面是視唱以及兒歌表演訓練,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參加工作之后,其工作的對象是幼兒,在進行唱歌教學時,要使用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教學技巧,而這種與幼兒進行高效溝通的技巧需要長時間的專業(yè)訓練,是該專業(yè)音樂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第二個板塊是后續(xù)課程,分為兒歌演唱與聲樂演唱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都具有明顯的目的性,讓學生們通過專業(yè)的聲樂訓練,學會用兒歌以及音樂與幼兒進行溝通,培養(yǎng)與幼兒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通過對《音樂基礎》的詳細拆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以及布置教學任務的時候就會更加明確,提升教學效率。
(二)明確課程目的,改善教學方法及組織形式
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屬于宏觀改革措施,想要提升音樂課程教學效率,離不開微觀層面上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學前教育是一個復雜學科,其中包含了很多分支學科,而音樂課程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優(yōu)化之前,我們先要明確音樂課程的教學目的,總體上來說,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們掌握幼兒對于音樂以及旋律的感知規(guī)律,讓學生們學會如何用音樂來與幼兒進行交流。在明確了教學目的之后,課程優(yōu)化的大致方向也就逐漸清晰起來[3]。一方面要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當前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還是以傳統(tǒng)的“一對多”的教學方式為主,教師講解知識的時間與學生們自由練習的時間各占一半,學生們熟悉了這種教學方式后,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也會習慣性地使用這種方式,而幼兒不具備成人的專注力,很容易造成課堂混亂,因此教師要采用“合作探究教學法”進行音樂教學工作,模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身份界限,讓幼兒教師能以“好朋友”的身份與幼兒和諧相處。另一方面,音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也要進行調整,提高實踐在教學活動中的占比,利用更多的實踐讓學生們了解幼兒的真實狀態(tài),通過高頻率的實踐來鍛煉學生們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應變能力。
(三)明確音樂科目總體目標,掌握課程核心要點
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音樂教學中不同科目的教學目標,劃定出該學科的學習范圍以及知識框架,以此為基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這里還是以《音樂基礎》作為例子。教師在對本科目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通過“課程目標”“能力目標”以及“情感目標”三個維度對《音樂基礎》中的知識點進行整理。首先來說知識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們明白通過《音樂基礎》的學習可以收獲哪些音樂專業(yè)知識,比如說了解首調唱名法體系、學會高音譜表與低音譜表中不同調號的識譜方式等,提高其專業(yè)素養(yǎng)。其次是能力目標,通過《音樂基礎》的學習,讓學生們具有獨立視唱的能力,豐富實踐能力。最后是情感目標,在學習完《音樂基礎》后,讓學生們對于本專業(yè)具備一個客觀性認知,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道德品質,養(yǎng)成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四)音樂課程體系構建合理,理論與實踐共同發(fā)展
對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來說,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音樂課程體系是提高音樂科目教學效率的前提。音樂教學體系的建立要符合國家出臺的教育方針以及指導意見,同時要結合學校教育專業(yè)具體教學目標。在完善教學體制的過程中要抓住兩個基本點,第一點是要結合音樂教學的特殊需求,與其他科目相比,音樂教學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反應能力,學生們要根據(jù)幼兒的具體情況來靈活調整音樂教學節(jié)奏,想要做到這一點,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們要具備扎實的音樂基本功,還要鍛煉觀察能力以及反應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都要依靠大量的實踐[4]。第二點就是考慮到全面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不能因為實踐的重要性就忽視音樂理論研究的重要性,要以“理論”與“實踐”為音樂教學體系的雙主線,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養(yǎng)。
結 語
當前學前教育行業(yè)存在著很大的人才缺口,如何為社會提供高素質實用型學前教育人才就成為高校需要面對的一個大問題。在提升音樂教學效率方面,高等院校要認真分析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通過明確指導思想、確定課程目標、優(yōu)化教材以及完善課程結構等方式來改善現(xiàn)有的音樂課程教學環(huán)境,提升教學效率。
注釋:
[1]劉 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堂教學改革探討[J].藝術教育,2012(12):69.
[2]周金元.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內容改革研究[J].絲路視野,2017(11):92—94.
[3]張麗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課堂中實踐性教學方法的應用[J].學園,2017(01):59—60.
[4]黃新超.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明日風尚,2018(08):238—239.
(責任編輯:張洪全)當代音樂·2020年第4期白雨杉:論鋼琴專業(yè)學生室內樂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