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云 程志國 徐宛玲 崔明辰 徐松濤 李盤欣 金少舉 馬永超,
(1承德護理職業(yè)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2河北省灤平縣小營鄉(xiāng)衛(wèi)生院;3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生物化學教研室 河南省腫瘤發(fā)生與防治創(chuàng)新型科技團隊;4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
阿爾茨海默病(AD)又稱“老年癡呆”,是一種以記憶障礙、認知功能損傷為特征,甚至出現(xiàn)行為怪異、人格異常等病理表現(xiàn)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1〕。AD發(fā)病機制及病理過程復雜,研究報道,海馬神經(jīng)元細胞凋亡和過氧化應激是其發(fā)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阻滯或干預神經(jīng)元凋亡或過氧化應激是防治AD的主要策略之一〔2~4〕。大豆肽(SP)是大豆經(jīng)酶解或微生物發(fā)酵而得,一般由2~10個氨基酸組成的小分子肽,容易消化吸收,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氨基酸,是中老年人、腫瘤患者及胃腸功能不佳者等的常用營養(yǎng)補品〔5〕。此外,SP還具有抗氧化、調(diào)節(jié)免疫、增強體力、緩解疲勞、降血脂及抗腫瘤等生理、藥理活性,但國內(nèi)外尚無SP防治AD的研究報道〔6~9〕。本研究通過小鼠側(cè)腦室注射β-淀粉樣蛋白(Aβ)25~35法建立AD動物模型,并給予不同劑量的SP進行干預,觀察其對AD小鼠學習記憶能力、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及氧化應激的影響,同時檢測海馬組織細胞色素(Cyt)C、Caspase-3、B細胞淋巴瘤(Bcl-2)、Bcl-2相關X蛋白(Bax)等凋亡相關因子的表達水平,探討SP防治AD的抗氧化應激和凋亡分子機制。
1.1主要試劑及儀器 SP由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提供;鹽酸多奈哌齊(批號:20170531), 5 mg/片,國藥準字H20070181,購自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Aβ25~35,5 mg/支,批號17-03-16,購自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使用方法:將2 mg Aβ25~35用生理鹽水溶解為1 mg/ml濃度的儲備液,用0.22 μmol/L濾膜過濾除菌后置于37 ℃培養(yǎng)箱中孵育7 d,使之老化為纖絲狀凝聚態(tài)備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及總抗氧化能力(T-AOC)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Tunel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Beyozol(總RNA抽提試劑)、BeyoRTTMIII cDNA合成試劑盒、Easy-LoadTMPCR Master Mix(2×)、DNA Molecular Weight Marker、瓊脂糖、放射免疫沉淀法(RIPA)蛋白裂解液、二喹啉甲酸(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彩色預染蛋白質(zhì)分子量標準、超敏電化學發(fā)光顯色液、聚偏氟乙烯(PVDF)膜、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快速配制試劑盒購自由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兔抗CytC、Caspase-3、Bax、Bcl-2及β-actin抗體、羊抗兔免疫球蛋白(Ig)G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二抗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CR實驗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設計與合成。 WMT-100 Morris水迷宮分析系統(tǒng)購自成都泰盟軟件有限公司;752N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購自上海光學儀器廠;FA2104B電子分析天平購自上海精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H2500R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購自長沙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BX43顯微鏡購自奧林巴斯(中國)有限公司;PCR儀、垂直電泳槽、水平電泳槽、化學發(fā)光凝膠成像系統(tǒng)等購自美國Bio-Rad公司。
1.2動物及分組 SPF級健康ICR小鼠,4周齡,18~22 g,雌雄兼用,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證號:SCCK(京)2016-0006。將小鼠分籠飼養(yǎng)于動物室,每籠10只,室溫(22±2)℃,濕度50%~60%,常規(guī)飼料喂養(yǎng),自由飲水。實驗分組前,小鼠進行7 d的水迷宮游泳訓練,第7天進行篩選,對找到平臺潛伏期大于60 s和游泳水平較差的小鼠予以剔除。將篩選合格的60只小鼠隨機分為陰性對照組(生理鹽水)、模型組(生理鹽水)、陽性藥對照組(多奈哌齊 5 mg/kg)及SP 600、300及150 mg/kg劑量組,每組10只。各組先預防性灌胃(0.1 ml/10 g體重)給予相應的藥物,每天1次,持續(xù)7 d。第8天,除陰性對照組側(cè)腦室注射無菌生理鹽水10 μl,其他各組均側(cè)腦室注射老化的Aβ 25~35溶液10 μl復制AD動物模型,然后再繼續(xù)給藥14 d。
1.3Morris水迷宮實驗測試定位航行逃避潛伏期及空間探索能力 給藥結束前4 d,用Morris水迷宮實驗測試定位航行逃避潛伏期(1次/d,共4 d)及空間探索能力(最后1 d測)。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定位航行試驗:將水迷宮圓形水池(直徑120 cm,高度60 cm)注入蒸餾水,控制水深12 cm,用白色素將水染白至不透明,設置水溫恒定于23~25℃。將圓形水池均分為4個象限,每象限邊緣中心即為入水點,將一圓形跳臺(直徑6 cm,高度10 cm)置于第4象限中心位置,將小鼠從4個入水點面向池壁放入水池中,記錄60 s內(nèi)找到跳臺的時間,即為定位航行逃避潛伏期,若超過60 s未能找到跳臺,則記錄逃避潛伏期為60 s,同時人為將小鼠放在平臺上停留休息30 s。(2)空間探索能力檢測實驗:定位航行實驗結束后,移除隱藏在水中的平臺,任選一入水點將小鼠放入水池中,記錄其60 s內(nèi)穿越原跳臺位置的次數(shù)及原跳臺所在象限停留時間。實驗期間,保持實驗室環(huán)境安靜,水迷宮水池周圍光線及物體保持不變,以減少外界環(huán)境干擾引起的實驗誤差。
1.4小鼠腦組織SOD、MDA、GSH-Px及T-AOC水平的檢測 水迷宮實驗結束后,將小鼠頸椎脫臼處死,用生理鹽水進行心臟灌流至肝臟發(fā)白,于冰盤上快速取出腦組織,取左側(cè)腦組織約100 mg制成10%勻漿,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檢測腦組織勻漿SOD、MDA、GSH-Px及T-AOC水平。
1.5Tunel法測定小鼠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 取1.4中小鼠右側(cè)腦組織,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然后常規(guī)脫水、包埋及切片,按照Tunel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步驟觀察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情況。
1.6RT-PCR法檢測海馬組織CytC、Caspase-3、Bax及Bcl-2 mRNA表達水平 從1.4中取出的腦組織分離適量海馬組織,加入RNA抽提試劑進行總RNA提取,然后根據(jù)RT-PCR實驗操作步驟進行逆轉(zhuǎn)錄和PCR實驗。各待測基因引物序列如下,CytC上游引物:5'-TGCCTTCTTCGGAAACTGGG-3', 下游引物:5'-CCGAACAGACCGTGGAGATT-3',產(chǎn)物358 bp;Caspase-3上游引物:5'-TTGCCAGAAGATACCGGTGG-3',下游引物:5'-TCGAATTCCGTTGCCACCTT-3',產(chǎn)物195 bp;Bax上游引物:5'-TCTCCGGCGAATTGGAGATG-3',下游引物:5'-CTCACGGAGGAAGTCCAGTG-3',產(chǎn)物253 bp;Bcl-2上游引物:5'-ATAGCTGTTGCCCACTCGAC-3',下游引物:5'-ATCTATGCCCAACAGGCCAC-3',產(chǎn)物218 bp;β-actin Forward primer:5'-TTACAGGAAGTCCCTCACCC-3', 下游引物:5'-ACACAGAAGCAATGCTGTCAC-3',產(chǎn)物110 bp。將實驗所得PCR產(chǎn)物于瓊脂糖凝膠上進行電泳,以β-actin基因條帶為內(nèi)參,分析待測基因mRNA相對表達水平。
1.7Western印跡法檢測小鼠海馬組織CytC、Caspase-3、Bax及Bcl-2蛋白表達水平 從1.4中剝離的腦組織,取適量海馬組織,置于勻漿器中,加入1.0 ml RIPA蛋白裂解液,于冰上充分勻漿裂解約30 min,移入1.5 ml EP管中, 4℃ 12 000 r/min離心20 min,取上清用BCA法測定各樣本提取物總蛋白濃度并調(diào)整一致,然后按照Western印跡步驟依次進行蛋白電泳、轉(zhuǎn)膜、抗原封閉、一抗二抗孵育及電化學發(fā)光顯色等步驟,以β-actin條帶灰度值為內(nèi)參,分析待測蛋白相對表達值。
1.8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行方差分析。
2.1SP對AD小鼠定位航行逃避潛伏期的影響 各組隨著訓練時間的延長,其定位航行逃避潛伏期都有逐漸縮短的趨勢(P>0.05)。與陰性對照組比較,第2、3及4天模型組定位航行逃避潛伏期均明顯延長(P<0.01)。與模型組比較,SP 600 mg/kg組、陽性藥對照組逃避潛伏期于第2、3及4天顯著縮短(P<0.05,P<0.01),SP 300 mg/kg組逃避潛伏期于第3及4天顯著縮短(P<0.05),但SP 150 mg/kg組雖然逃避潛伏期有所縮短,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SP對AD小鼠空間探索能力的影響 與陰性對照組比較,模型組穿越原跳臺位置次數(shù)明顯減少,在原跳臺所在象限停留時間明顯較短(P<0.01);與模型組比較,陽性藥對照組、SP 600、300 mg/kg組可明顯增加穿越原跳臺位置次數(shù)和所在象限停留時間(P<0.05,P<0.01)。見表2。
表1 SP對AD小鼠定位航行逃避潛伏期的影響
與陰性對照組比較:1)P<0.01;與模型組比較:2)P<0.05,3)P<0.01;下表同
表2 SP對AD小鼠空間探索能力的影響
2.3SP對AD小鼠腦組織SOD、MDA、GSH-Px及T-AOC水平的影響 與陰性對照組比較,模型組腦組織SOD、GSH-Px及T-AOC水平顯著降低,MDA含量增多(P<0.01)。與模型組比較,陽性藥對照組、SP 600 mg/kg組腦組織SOD、GSH-Px及T-AOC水平升高,MDA含量減少(P<0.05,P<0.01);SP 300 mg/kg組腦組織GSH-Px及T-AOC水平升高,MDA含量減少(P<0.05,P<0.01)。見表3。
表3 SP對AD小鼠腦組織SOD、MDA、GSH-Px及T-AOC水平的影響
2.4SP對AD小鼠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的影響 陰性對照組小鼠海馬神經(jīng)元排列整齊,胞膜完整,未見凋亡細胞;模型組海馬可見多量散在染色凋亡神經(jīng)元,細胞核固縮,呈棕褐色濃染;SP 600 mg/kg組海馬區(qū)可見少量染色凋亡神經(jīng)元,較模型組明顯減少。見圖1。
圖1 SP對AD小鼠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的影響(TUNEL染色,×400,箭頭為凋亡細胞)
2.5SP對AD小鼠海馬組織CytC、Caspase-3、Bax及Bcl-2 mRNA表達水平的影響 與陰性對照組比較,模型組海馬組織CytC、Caspase-3及Bax mRNA表達水平顯著上調(diào),Bcl-2 mRNA表達水平顯著下調(diào)(P<0.01);與模型組比較,SP 600 mg/kg組海馬組織CytC、Caspase-3及Bax mRNA表達水平顯著下降,Bcl-2 mRNA表達水平顯著上調(diào)(P<0.01)。見圖2,表4。
1:陰性對照組 2:模型組 3:SP 600 mg/kg組;下圖同圖2 SP對AD小鼠海馬組織CytC、Caspase-3、Bax及Bcl-2 mRNA表達水平的影響
表4 SP對AD小鼠海馬組織CytC、Caspase-3、Bax及Bcl-2 mRNA表達水平的影響
2.6SP對AD小鼠海馬組織CytC、Caspase-3、Bax及Bcl-2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 與陰性對照組比較,模型組海馬組織CytC、Caspase-3及Bax蛋白表達水平顯著上調(diào),Bcl-2蛋白表達水平顯著下調(diào)(P<0.01);與模型組比較,SP 600 mg/kg組海馬組織CytC、Caspase-3及Bax蛋白表達水平顯著下降,Bcl-2蛋白表達水平顯著上調(diào)(P<0.05,P<0.01)。見表5,圖3。
表5 SP對AD小鼠海馬組織CytC、Caspase-3、Bax及Bcl-2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
圖3 SP對AD小鼠海馬組織CytC、Caspase-3、Bax及Bcl-2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
AD是臨床上常見的與年齡高度相關的中樞退行性疾病,往往伴有人格和情感的異常,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0〕。研究表明,AD主要是由于Aβ沉積、老年斑(SP)形成等誘發(fā)神經(jīng)細胞氧化損傷、凋亡或死亡〔11,12〕。本研究表明SP對AD小鼠的學習、記憶和認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研究報道,氧化應激反應過強會產(chǎn)生多量的活性氧簇及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等,導致神經(jīng)元胞膜或細胞器受損,從而影響神經(jīng)元功能甚至誘發(fā)神經(jīng)細胞凋亡或死亡〔13,14〕。氧化應激與凋亡共同參與了AD的發(fā)生發(fā)展,Aβ在腦組織發(fā)生纏結和不可逆沉積形成SP,從而活化氧自由基和炎癥因子等,引發(fā)過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細胞內(nèi)SOD、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清除自由基及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MDA等)能力降低,神經(jīng)元線粒體膜通透性增加,大量CytC被釋放入胞質(zhì)中,活化Caspase-3,神經(jīng)細胞凋亡被啟動,促凋亡因子(Bax等)被激活,抗凋亡因子(Bcl-2等)被抑制,最終激活Caspase級聯(lián)反應導致神經(jīng)元凋亡,導致神經(jīng)元功能障礙或死亡,使機體出現(xiàn)學習、認知和記憶等中樞功能退化等臨床癥狀〔15~18〕。本研究結果提示,SP防治AD與其抑制氧化應激及抗細胞凋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