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鵬
一、背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犯錯的學生進行既科學又合理的教育尤為關(guān)鍵。近年來,國內(nèi)教師體罰學生的新聞屢屢出現(xiàn),有的甚至釀成了慘劇,產(chǎn)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梅薩市韋斯特伍德高中,兩名學生因為在體育課上打架而受到處罰。校長提姆·理查德給予學生兩種選擇:停課9天或是當著大伙的面手拉手在操場上坐1小時。兩名學生選擇了后者,因為停課不僅會驚動家長,還會在期末成績單上留下不良記錄。最后,這件事得到了完美解決,也讓雙方感受到了友誼的意義。
在一次體育課上,筆者班上的陳某某和江某某兩位學生在踢足球的時候,都覺得對方的動作太大,所以出現(xiàn)了爭執(zhí)。筆者同樣也選擇了這種特別的教育方式,結(jié)果完美地解決了紛爭,這讓筆者十分驚訝。通過這件事,筆者也重新思考了教師的作用和教育的意義。下面,筆者將此案例分享給各位讀者。
二、過程
某天下午,第一節(jié)體育課的鈴聲還沒響起,場地上702班的男生們就開始踢起了足球,氛圍十分融洽。突然,有名學生向筆者報告:“老師!陳某某和江某某打起來了!”筆者馬上跑向操場,見到兩個人正在操場上拉扯,還伴隨著兩人的爭吵聲:“明明是你搶球太用力了?!薄笆悄?!你為什么扯我!”筆者趕忙上前制止,把拉扯的兩個人分開。經(jīng)過了解,筆者得知了發(fā)生爭執(zhí)的原因,是二人在搶球時動作太大,引起了紛爭。
從兩名學生當時的表情來看,雙方都在氣頭上,為了不讓事情復雜化、嚴重化,筆者開始琢磨如何處理這件可大可小的事情。想到美國亞利桑那州梅薩市韋斯特伍德高中兩名學生在體育課打架,提姆·理查德校長的處理方式,筆者認為自己可以試一試。筆者說:“給你們兩種選擇:第一是繞操場跑十圈;第二是當著班上所有學生的面,牽著對方的手,繞操場走兩圈。”最終,他們選擇了后者。
走前一圈時,兩人都礙于面子,只是在聊天。從第二圈開始,陳某某主動拉起江某某的手一起開始小跑,最后50米時,江某某還背起陳某某走了一會兒后,兩人就肩搭肩,朝著隊伍走來了。筆者問他們:“現(xiàn)在你們怎么看待剛剛打架的事?”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沒事,老師!我們剛才只是搶球動作大了點,現(xiàn)在我們都覺得對方很可愛!”事情就這樣完美地解決了!
三、反思
1.了解懲罰的目的
懲罰是教育的方式之一,目的是讓學生朝著更好的方面發(fā)展,而不是利用教師的權(quán)威,“逼迫”他們下次不再犯錯。當學生出現(xiàn)爭執(zhí)時,教師的最終目的是讓雙方和解,并在和解的過程中重獲友誼。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導學生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特別是在教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教師應該多考慮學生的感受,更好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培養(yǎng)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
2.掌握懲罰的藝術(shù)
懲罰有很多種方式,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學生,走近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獨特的性格特點,所以對待不同的學生時,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教育和懲罰方式。如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教師可以公開懲罰,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認識到錯誤,還可以警示他人;對于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應私下提醒。另外與傳統(tǒng)的懲罰相比,幽默式的懲罰既能讓學生容易接受,又能讓教師從容不迫地解決問題。由此看來,懲罰是一門藝術(shù),掌握這門藝術(shù)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地引導學生。
3.發(fā)揮懲罰的作用
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有限,叛逆心強,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膽土P,不但需要,而且很有必要。但是,“體罰”式的懲罰和“傷害自尊心”式的懲罰只會使學生更加叛逆,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矛盾,使得師生關(guān)系更加緊張。筆者認為,教師需要的是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這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緩和師生之間的矛盾,也更能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發(fā)散思維,運用教學的智慧,加強教學設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懲罰教育的積極作用,讓懲罰變得更有意義,讓學生朝著奮發(fā)向上的目標前行。
(作者單位:浙江省玉環(huán)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