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飛
你知道嗎,在遙遠的太空,竟然能夠看到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亞馬孫河,那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廣、支流最多的河流。如果你看過中國河流水系分布圖,會發(fā)現(xiàn)圖上有許多彎彎曲曲的藍色線條,代表的正是大大小小的河流。河流,就像大地的藍色緞帶,它和人類息息相關(guān),和人類的故事說來話長。
離不開的水
在原始社會早期,人們僅憑雙手在水里抓魚,后來學(xué)會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捕魚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無論是遠古時期的采集和漁獵,還是后來的農(nóng)業(yè)、牧業(yè)、林業(yè)、漁業(yè),都離不開水,即使是游牧民族也有“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xí)慣。
河流是怎么命名的
人們一般把水量大、流程長的河流稱作江、河、川,水量小、流程短的稱為溪或澗;把人工挖掘的河流叫做運河,比如京杭大運河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
尋找了兩千多年的長江源頭
在中國古代漢語言中,“江”通常指的就是長江,它是亞洲第一長河。戰(zhàn)國時期,《尚書·禹貢》中記載了“岷山導(dǎo)江”,此后兩千年間,古人一直認為四川的岷江就是長江的源頭;漢代開疆拓土,人們第一次到雅礱江和金沙江探索;明朝徐霞客寫了《江源考》,金沙江被明確為長江干流;清朝康熙年間,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地圖勘測,長江源頭水系這才在青藏高原上露出真容。
河流發(fā)怒了
你肯定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理的就是黃河。在很久以前,一到雨季,黃河就會泛濫,摧毀農(nóng)田和村莊。大禹帶領(lǐng)百姓疏通河道、拓寬峽口,用了13年,最終完成了治水。
除了大禹,我國古代的治水人物還有許多。2019年,中國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大禹、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王景、馬臻、姜師度、蘇軾、郭守敬、潘季馴、林則徐和李儀祉。他們治水的故事,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洪水災(zāi)害的“好處”
幾千年來,每年6月至10月,埃及的尼羅河都會泛濫,河岸兩旁的大片田野被淹沒,人們紛紛遷往高處暫住。洪水消退后,河水?dāng)y帶而來的泥沙成為天然肥料,土地肥沃了,農(nóng)業(yè)也興旺起來。尼羅河因此被譽為“埃及的母親河”。
每一條河都有故事
每條河流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江蘇東臺,有一條泰東河,古往今來,它在不同的時代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
漢代時,當(dāng)?shù)貪O民沿著泰東河出海打魚。唐代皇帝李世民命人在出??诮ㄔ炝藷羲?,給漁民們辨別方向。明清兩代,東臺海鹽昌盛,一時間,泰東河“鹽船萬艘,往來如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泰東河一直承擔(dān)著水利水運綜合服務(wù)功能,如防洪、排澇、引水灌溉和交通航運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泰東河作為江蘇江水北調(diào)工程的重要輸水工程,以及國家南水北調(diào)東線的備用工程,河道管理級別大大提升。如今的泰東河兩岸很漂亮,它已經(jīng)成了東臺市的一條景觀河道。
河流其實很脆弱
河流對人類和整個地球都非常重要,然而,越來越多的河流受到人類的威脅。有些河流的水資源被過度使用,有些則因為水壩的建設(shè)破壞了生態(tài)系統(tǒng),還有更多的河流被污染……這些河流曾是植被豐茂、生機盎然的動植物樂園,如今卻因為河流的衰退,無數(shù)淡水動植物也因此滅絕。
河流是很多古文明得以產(chǎn)生的一個基礎(chǔ),與此同時,一些文明的消失, 根本原因也是水。如中國的樓蘭古國曾是西域重要的交通樞紐,車水馬龍,繁華昌盛,后來因為水源枯竭,整個樓蘭文明就消失了。
河流是自然對人類的饋贈,因為有無數(shù)條河流的滋養(yǎng),我們才有了美麗的地球和豐富多彩的文明。河流是有生命的,它們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河流都干枯了,所有的河水都被污染了,那人類該如何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