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xué)聲
雪域高原沐春風(fēng),
封山大雪已消融。
日拉雪山高萬丈,
山上山下景不同。
山腳下,茵茵綠草鋪滿地,
山頭上,皚皚白雪映長空。
這里是祖國邊陲隆子縣,
玉麥村,就座落在這青山環(huán)繞的河谷中。
唱的是,紅日西斜天到傍晚,
春寒料峭撲面的冷風(fēng)。
夕陽中,有一對小姐妹迎風(fēng)站立,
她二人凝望遠(yuǎn)方面帶愁容。
姐姐的名字叫卓嘎,
妹妹的名字叫央宗。
卻原來,她們的阿爸出山去開會,
已經(jīng)兩天了,還未回程。
這玉麥村,與世隔絕山嶺環(huán)繞,
來回的路,翻山越嶺崎嶇不平。
姐妹倆唯恐阿爸出現(xiàn)意外,
因此心急如焚為父擔(dān)驚。
恍惚間,遠(yuǎn)遠(yuǎn)望見一個人影,
她二人,臉上頓時綻笑容。
疾步如飛迎上去,
“阿爸阿爸”連聲喊,是一聲又一聲。
回到家,姐妹倆先給阿爸端來熱水,
又把糌粑遞到阿爸他的手中。
“阿爸你外出開會一路勞累,
一定是又渴又餓腹內(nèi)空。
您趕快喝水,快快用飯,
餓壞了阿爸,女兒心疼?!?/p>
阿爸名叫桑杰曲巴,他吃完飯,
忙把那行李背包拿手中。
姐妹倆一看心高興,
不由得一陣興沖沖。
一定是阿爸又從山外給我們帶回了禮物,
卻不知,到底何物在里邊盛。
但只見,阿爸臉上表情莊重,
打開了背包她們姐妹看分明。
背包內(nèi)盛的是黃布和紅布,
黃布金燦燦,那紅布鮮又紅。
這一來,姐妹二人更高興,
一定是阿爸他要給我們把新衣縫。
但只見,阿爸他拿來了剪刀和木尺,
又比又量忙不停。
欻欻欻!用剪刀把紅布裁得方方正正,
把黃布剪成了一顆一顆的五角星。
姐妹二人一臉的懵懂,
央宗看卓嘎,卓嘎看央宗。
緊接著,阿爸拿起針和線,
在油燈下,飛針走線往上縫。
五顆星縫在了方方正正的紅布上,
金光閃閃耀眼明。
一顆大來四顆小,
小星把大星來簇?fù)怼?/p>
桑杰曲巴縫完畢,
叫了聲卓嘎和央宗:
“咱中國,這樣?xùn)|西最寶貴,
這是五星紅旗,咱們中國的象征。
咱們的家是玉麥,國是中國,你們要牢記,要時時刻刻地自我叮嚀。
咱玉麥,雖然是與世隔絕在邊境,
一年中,半年多時間是寒冬。
大雪封山難以行動,
艱難困苦險象環(huán)生。
但這里是我們祖輩的家園,祖國的領(lǐng)土,
舍棄一寸也不行。
咱就要一邊巡邏一邊放牧,
為咱中國守護(hù)邊境。
趕明天,咱要把這面國旗插到屋頂,
國旗下,為祖國巡邊咱們無上光榮?!?/p>
第二天,她們家屋頂之上國旗招展,
成為了玉麥河谷里最靚麗的一抹紅。
從此后,一家人的信念更堅定,
她們放牧巡邊滿腔熱情。
到后來,阿爸年邁安詳離世,
卓嘎和央宗把巡邊重任來擔(dān)承。
她們沿著阿爸和先輩的足跡,
為祖國巡邏腳步不停。
她們走到哪里,就把國旗插到哪里,
癡心不改信念不更。
這就是時代楷模道德模范,
藏族姐妹卓嘎和央宗。
她們高尚的品格令人崇敬,
一片丹心寫赤誠,鑄就了雪域高原家國情。
點(diǎn)評:
京韻大鼓《雪域高原家國情》以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卓嘎、央宗姐妹倆為素材創(chuàng)作,是一篇謳歌英雄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作者沒有停留在對二人事跡的羅列陳述,亦或?qū)ζ渚竦娜藶椤鞍胃摺?,而是站在汲取生活能量?chuàng)造藝術(shù)的高度,致力于回答觀眾的“為什么”,將姐妹二人在阿爸桑杰曲巴影響下一步步成長為時代楷模的動人故事娓娓道來,避免了此類作品概念化、口號化的誤區(qū)。
作品緊緊圍繞一個“情”字,把父女情、姐妹情融入到愛國情的偉大情感之中,讀來深受感染。要強(qiáng)調(diào)的是,京韻大鼓《雪域高原家國情》是一篇“好好講故事”的作品,語言通俗易懂,沒有脫離觀眾賣弄才情的華麗詞藻堆砌,易為受眾接受,如此而為相對于某些獲獎卻沒有影響的曲藝作品而言值得提倡。因為曲藝發(fā)展史已經(jīng)證明,只有心中裝著人民的曲藝作品才會被人民喜聞樂見,學(xué)聲先生的此篇新作具備了這種潛質(zhì)。
當(dāng)然,京韻大鼓《雪域高原家國情》也有值得商榷之處,譬如把桑杰曲巴開了個什么會交代清楚是不是更有助于了解其心路的變化過程,也有利于作品高潮的鋪墊;再就是姐妹二人等待阿爸開會歸來的時間是否在兩天的基礎(chǔ)上更長些,以此說明其所在地區(qū)的廣闊與交通不便。上述亦或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影響筆者為您推介京韻大鼓《雪域高原家國情》這樣一篇優(yōu)秀的曲藝作品,也真誠希望“這塊活”早日成為舞臺上的精彩。
(點(diǎn)評人:中國曲協(xié)理論委員會委員、聊城大學(xué)音樂與舞蹈學(xué)院副教授 賈振鑫)(責(zé)任編輯/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