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曳引式抽油機在舉升中的應用分析

    2020-04-26 03:32:04李秋穎于天奇楊麗紅
    鉆采工藝 2020年6期
    關鍵詞:懸點曳引輪桿柱

    李秋穎, 王 濤, 楊 雷, 于天奇, 李 崢, 楊麗紅

    (1中石油華北油田采油一廠 2中石油華北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江蘇儲氣庫分公司)

    常規(guī)游梁式抽油機結構簡單、可靠耐用、操作維護方便,在有桿泵采油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1-2]。但受游梁前臂長和擺角限制,不適應長沖程;因懸點加速度和動載荷較大、平衡效果差,凈扭矩波動大,存在著大電機、大減速器配備方式,即“大馬拉小車”,因而效率低、能耗高[3]。為了節(jié)能和加大沖程,一方面對常規(guī)抽油機改進結構設計,如前置型、異相型[4]、異型(雙驢頭)[5]、下偏杠鈴和彎游梁等抽油機[6-7],這些變型機只對四連桿機構進行了改進,未擺脫其在傳遞過程中的影響,未解決根本問題[1]。另一方面,為適應“長沖程、低沖次”抽油方式,諸如鏈條、寬帶、摩擦換向、數(shù)控等無游梁抽油機[8-9]逐漸在現(xiàn)場應用并取得較好的效果。但這幾種機型存在結構較復雜、撓性構件較多、傳動元件壽命低、換向沖擊載荷大等不足[10]。曳引式抽油機是長沖程無游梁抽油機,采用低速外轉子電機,動滑輪及天平式平衡,變頻控制等技術[11-12],適用于各類油井的生產[13]。本文分析了曳引式抽油機機型懸點運動和受力狀況,建立了懸點載荷、平衡重、電機轉矩等計算模型,意在為該類機選型、工況優(yōu)化等提供分析的方法。

    1 曳引式抽油機結構及工作原理

    1.1 結構組成

    曳引式抽油機由動力、曳引、控制、平衡及扶正、機架及移動、安全制動等六個系統(tǒng)組成,見圖1。

    圖1 曳引式抽油機結構示意圖

    1.2 主要特點

    1)與游梁式抽油機和鏈條、寬帶等立式抽油機相比,無四連桿機構和減速裝置,簡化了傳動結構,實現(xiàn)電機直接驅動舉升系統(tǒng),提高了傳動效率。

    2)采用天平式平衡,平衡率高,保障了其在上下沖程運行的穩(wěn)定性。

    3)曳引系統(tǒng)應用動滑輪裝置,電機承載較懸點降低1/2[12],有效減小了電機裝機容量和輸出功率,提高了負載率。

    4)通過改變供電頻率來調整沖次;調節(jié)上、下止點傳感器的位置來調整沖程的長度。地面調參可無級調整,且操作簡單。

    1.3 工作原理

    電機啟動后,驅動曳引系統(tǒng)帶動抽油桿柱和平衡重上下運動。當平衡重到達上、下限位開關時,由此處的傳感器向控制系統(tǒng)反饋信號,控制系統(tǒng)便發(fā)出相應指令,控制電機減速、停止、反向運轉。如此往復循環(huán),實現(xiàn)了帶動抽油桿柱及井下泵的抽油過程。

    2 舉升系統(tǒng)分析

    2.1 懸點運動規(guī)律

    曳引式抽油機懸點運動特點與游梁式抽油機不同,其懸點在上、下沖程的速度—時間曲線見圖2。懸點上下沖程的運動規(guī)律是勻加速—勻速—勻減速,但其運動方向相反。懸點的速度v、位移s、加速度a是隨時間t變化的分段函數(shù)。

    圖2 懸點速度—時間曲線圖

    2.2 曳引輪與動滑輪之間的速度、加速度關系

    圖3中曳引輪O2定軸轉動時,兩個同樣的動滑輪O1和O3作平面運動[13]。質心O1點的速度V1為懸點向上運動的速度,B點為瞬心,A點的速度VA與曳引輪E點的速度VE相同,此時有:

    V1=rω1

    (1)

    VA=VE=Rω2=2rω1

    (2)

    圖3 曳引系統(tǒng)平面運動示意圖

    由式(1)、式(2),并對其兩邊對時間t求導,得到:

    (3)

    (4)

    式中:R—曳引輪半徑,m;ω2—曳引輪角速度,rad·s-1;r—動滑輪O1和O3的半徑,m;ω1—動滑輪O1繞瞬心軸B的角速度,rad·s-1;aA—A點的加速度,m·s-2;ao1—懸點O1的加速度,m·s-2。

    所以電機曳引輪提升鋼絲繩的速度、加速度分別是懸點運動速度、加速度的2倍。同樣也是平衡重下降速度和加速度的2倍。

    2.3 曳引系統(tǒng)動力學分析

    以曳引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受力情況見圖4,假定懸點運動向上為正。

    圖4 曳引系統(tǒng)受力分析圖

    2.3.1 電機轉矩計算

    上沖程,懸點由下死點向上死點運動,即在t1、t2、t3時間段內分別做勻加速、勻速、勻減速等運動。

    在t1時間段,懸點的初始位置在下死點,系統(tǒng)此位置的動能Ek1=0,當懸點向上運動t1(s)、S1(m)的距離時,懸點速度為最大,此時系統(tǒng)動能為

    (5)

    t1時間段內,系統(tǒng)作的總功:

    W=M1φ1+mpgS1+m3gS1-mrgS1-mlgS1-m1gS1

    (6)

    式中:mr、ml、mp—桿柱、液柱和平衡重的質量,kg;m1、m3、m2—動滑輪O1、O3和曳引輪O2的質量,kg;J1、J3—兩個動滑輪的轉動慣量,kg·m2;J2—曳引輪的轉動慣量,kg·m2;ω3—動滑輪O3繞瞬心D的角速度,rad·s-1;φ1—曳引輪的轉角,rad。

    下沖程,由于泵的游動凡爾打開,液柱載荷作用在油管上,懸點主要承受桿柱在油管內液體中的重力。

    依據(jù)動能定理,Ek2-Ek1=W[14],計算上沖程電機扭轉M1、M2、M3,下沖程扭矩M4、M5、M6。計算表明,曳引系統(tǒng)使用動滑輪裝置,電機輸出轉矩是懸點載荷力矩的1/2。

    2.3.2 懸點最大、最小載荷

    同樣,曳引式抽油機懸點最大載荷Pmax發(fā)生在上沖程,最小載荷Pmin發(fā)生在下沖程,也受靜載荷、動載荷和摩擦載荷的影響。在只考慮桿柱和液柱的靜載荷和慣性載荷時,依據(jù)文獻[15]的分析方法,Pmax、Pmin分別由式(13)、式(14)計算:

    Pmax=P靜+P慣上=(mr+ml)g+(mr+ml)a1

    (7)

    (8)

    式中:P靜—懸點靜載荷,是桿柱在空氣中的重力與液柱重力的和,N;P慣上—上沖程桿柱和液柱的慣性載荷,N。

    2.3.3 平衡重計算

    要保持曳引式抽油機平衡運轉,須使電機上下沖程相應階段所輸出的轉矩相同。

    在勻加速階段,若a1=-a4,令M1=M4,化簡得到平衡重計算公式:

    (9)

    在勻速和勻減速階段平衡重的計算結果與式(19)相同。故曳引式抽油機的平衡重應為懸點最大載荷與最小載荷的1/2。

    3 現(xiàn)場應用及效果分析

    曳引式抽油機近幾年在華北油田采油一廠應用11口井,應用效果良好。以R311井為例,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如下:試驗時油井泵徑、泵深、桿柱組合未變,沖程由3 m增至5.5 m,沖次由5 min-1降至3 min-1,泵的排量增大5.3 m3/d。

    3.1 懸點運動曲線對比

    由圖5、圖6看出,曳引式抽油機懸點只在上下死點附近有加速度,大部分時間將保持勻速運動,且vmax、amax小,這種狀況降低了懸點慣性載荷,使舉升系統(tǒng)運行更加平穩(wěn)。

    圖5 抽油機懸點加速度曲線

    3.2 電機輸入功率曲線對比

    該井電機容量由前45 kW換為14.5 kW。由圖7看出,該電機功率曲線平緩,峰值小,不存在負功,電機運行平穩(wěn)。

    圖6 抽油機懸點速度曲線

    圖7 實測電機輸入功率曲線

    3.3 示功圖對比

    由圖8比較看出,一是紅線功圖較藍線功圖的加載和卸載線平緩,基本與橫軸平行,表明懸點主要作勻速運動,說明受慣性載荷的影響小。二是紅線功圖沖程增大,其沖程損失減小。

    3.4 抽油工況對比

    1)因試驗后排量增大,產液量由37.8 t/d增至49.7 t/d,增加11.9 t/d,泵效由72%增至85.8%,提高13.8%。

    圖8 實測示功圖

    2)系統(tǒng)效率由52.36%提高到75.82%,提高23.46%,噸液百米耗電減小0.16 kW·h。

    3)日耗電由253 kW·h減小到215.8 kW·h,日節(jié)電37.2 kW·h,有功節(jié)電率為30.8%,綜合節(jié)電率34.4%。

    4)電機功率因數(shù)由0.421增至0.984,提高了0.563。

    4 結論

    1)曳引式抽油機從結構和技術上進行改進,一是無四連桿機構和減速裝置,簡化了傳動結構,提高了傳動效率;二是使用動滑輪裝置,有效降低了電機負載,使其能耗降低;三是天平式平衡,提高了平衡率;四是外轉子稀土永磁同步電機,功率因數(shù)高,無功損耗低。因此該舉升系統(tǒng)效率高、能耗低。

    2)經(jīng)在不同工況的油井上應用,曳引式抽油機能夠滿足“長沖程、低沖次”抽油方式的需要,運行穩(wěn)定,調參方便。

    猜你喜歡
    懸點曳引輪桿柱
    曳引輪輪槽磨損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粘彈性流體法向力作用下的抽油桿柱橫向振動仿真
    工程力學(2022年11期)2022-11-05 10:28:48
    電梯曳引輪有關問題的探討
    曳引輪不均勻磨損量的檢測
    電梯曳引輪的防脫改進設計探討
    抽油機懸點上負荷過大的危害及治理對策探討
    螺桿泵井桿柱失效診斷及應對措施
    曳引式抽油機懸點載荷計算
    抽油機井桿柱兩級組合節(jié)能探討*
    游梁式抽油機變速拖動載荷與平衡分析
    广平县| 龙山县| 得荣县| 丘北县| 巴东县| 青浦区| 镇康县| 安仁县| 通河县| 徐州市| 元谋县| 连江县| 琼结县| 本溪市| 思南县| 富锦市| 云阳县| 宁海县| 康马县| 陕西省| 永吉县| 清涧县| 军事| 闻喜县| 瑞昌市| 宁陵县| 华蓥市| 沁源县| 大连市| 嘉定区| 宾阳县| 峨眉山市| 东丽区| 肃宁县| 和平区| 新巴尔虎左旗| 开远市| 永川市| 禄劝| 霍山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