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陸洋
俗話說“一只手伸出來,五個手指總有長短”,學生亦是如此。一個班的小學生,他們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人格智慧等諸方面是不平衡的,客觀上存在著差異。有各方面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也有比較后進的學生和一些中等生。不管他是什么樣的學生,他們都是父母的期盼、祖國的希望。因此,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教學生涯中,一些教師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去轉(zhuǎn)化“后進生”,而忽略了中等生,更放過了先進生的進一步發(fā)展。那么如何才能兼顧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呢?筆者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座可挖掘的“金礦”,由于他們的性格特征、個人素養(yǎng)等方面不盡相同,在教學中實施適合不同學生的“分層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個體差異。每個人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樣,有的人接受能力強,有的人反應遲緩,每個人的身體素質(zhì)也不盡相同,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這些方面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和發(fā)展。
第二,家庭教育。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方法各異。所謂的教育不當不外乎這幾種:太過溺愛和寵愛孩子,希望孩子快樂就好;對孩子各方面都力求完美,嚴厲至極,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受自身水平的限制,對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確認識,不知如何教育。上述種種,讓孩子要么一切都無所謂,要么亦步亦趨,毫無主見;要么時時提防,與人敵對。由此可見,部分家長沒有正確的育兒觀,不能正確把握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第三,學校教育。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起到主導作用。但由于每一位教師的素養(yǎng)水平不盡相同,教育效果也不盡相同。當教師的教育方式不對,手段過于嚴苛時,一些行為習慣較差或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破罐破摔,對自己喪失信心;而如果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經(jīng)常輕則贊揚,重則獎勵,就容易使學生滋生驕傲情緒,止步不前,且使那些有進步但不是突出的學生往往被忽略。
第四,社會影響。如今,電子產(chǎn)品類型眾多,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繁雜,社會上一些不好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孩子,容易使還不能正確明辨是非的學生迷失前進的方向。
方方面面的原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了縮短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教師除了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還可以使用分層教育這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在“愛”中感化心靈。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zhì)之一就是對學生真摯而又深沉的愛?!边@種愛能轉(zhuǎn)化為一股特殊的教育力量,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愉快的情感和充分的自信。當學生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感到茫然,對出現(xiàn)的一些困難挫折不知用什么方法面對時,就需要教師付出真摯的愛心去轉(zhuǎn)化學生:對于各方面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要他們能建立更高一點的目標;對于中等生,則要讓他們以班上的一些優(yōu)秀學生為榜樣;對于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學,幫助他們建立信心是首先要做的事。這都要教師有一顆真摯的愛心,只有愛孩子,對他們的教育才能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
第二,在“煉”中增強體質(zh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體魄,怎么能好好學習、工作?怎樣來增強全班同學的體質(zhì)呢?首先,要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例如,在一些晨會、班隊課上,給學生講一些健康知識,讓他們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其次,關心他們的飲食情況,使他們盡量做到不挑食,多補充營養(yǎng)。最后,充分利用一些活動課讓學生做一些戶外運動。例如,鼓勵體質(zhì)好的同學到操場上領全班同學練習長跑;課間,要求學生到戶外活動五分鐘以上。這樣學生的整體體質(zhì)水平會有明顯的提高,體育鍛煉的時間每天也能保持在兩個小時左右。
第三,在“學”中拉近距離。學習水平大體上差不多的班級為數(shù)不多,大部分的班級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層次較分明。經(jīng)調(diào)查,大多數(shù)情況是兩頭小,中間大。對于這種現(xiàn)狀,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應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分層措施呢?
首先,預習分層。每教一次新課,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做不同的學前準備。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自學后,試著向課外發(fā)展,可以去查查有關資料、作調(diào)查報告等;學習能力一般的同學要求他們能理解課文,考慮預習和課文后的一些問題,如有時間和興趣還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學習能力較為薄弱、基礎不夠扎實的同學,僅要求他們初讀課文3 遍,稍加了解課文內(nèi)容,寫寫文中的字詞語。
其次,上課分層。在課上每個同學的表現(xiàn)是不同的:有的表達欲很強,舉手積極;有的信守“沉默是金”,但聽講認真;有的思想渙散,眼神飄忽,心不在焉。所以,應把落腳點放在如何調(diào)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上,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參與課堂交流,使他們想說、敢說、愿說。在課上,筆者讓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的同學來朗讀,讓一些基礎較為薄弱、反應遲緩的同學回答比較容易的問題,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參加小組討論時,爭取人人參與,明確不同分工,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鍛煉。
再次,作業(yè)分層。以寫作為例,有的同學寫起來游刃有余,有的水平一般,有的則見作文就頭痛。如果在每次的作文實踐中能夠以不同的標準要求學生,情況就不同了。比如寫同一件事情,有的學生只要能把事情講清楚就行,且字數(shù)不限;有的同學不僅要句子通順,還要寫出事情的意義,描寫有一定的細節(jié)和文采。對于課后延伸的家庭作業(yè),學生有一定自由選擇權(quán),可以寫“每天一記”,記錄學習新課的感受和收獲;可以做閱讀練習;可以抄寫好詞佳句;還可以在家長的配合下,根據(jù)自己的薄弱項查漏補缺,自行安排。
最后,評價分層。事實上,由于種種原因,學生不可能都會朝著教師、父母所期待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評價要求。但不變的原則是必須真誠且有針對性,凡是學生有所進步,都要以一種鼓舞的姿態(tài)評價他們,使他們樹立自信心。
新課標指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而分層教學正好適應了這樣一個“面向全體”的要求。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基礎知識狀況、智力水平,同時在興趣愛好、潛在能力、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等存在差異,而分層教學正好重在因材施教,通過分類編組、分類指導,達到分類提高。
首先,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分層教學的實施,避免了部分優(yōu)秀學生在課堂完成作業(yè)后無所事事,也避免了一些后進生跟不上的窘境,學生都學有所成,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對于優(yōu)等生,可以充分發(fā)展他們的個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內(nèi)在潛能;對于學習困難生,可以從進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著手,激發(fā)學習熱情??傊謱咏虒W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學生“量身定做”適合他們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識內(nèi)容,從而使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產(chǎn)生興趣,以達到逐步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其次,分層教學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在分層教學中,教師應事先針對分層次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與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摘到桃子”,獲得成功的喜悅,這能優(yōu)化師生關系,從而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同時,教師在需事先估計在各層次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且做充分的準備,使實際教學的實施更有的放矢、目標明確,而且針對性強。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迅速吸收基礎知識,再深化拓展;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能將基礎知識慢慢落實,使課堂的有效時間大大增加。
再次,分層教學更利于學生間的競爭。分成不同的層次,學生會產(chǎn)生許多不同的想法:成績好的學生一般自尊心、爭勝心強,不甘示弱,他們被分在一層,學習會更富有競爭力。被分到低層次的學生,會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從而奮起直追,努力趕上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這樣你追我趕,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
最后,分層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正確地運用分層次教學,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儲備、技能技巧、智力及能力的發(fā)展,還有利于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進步,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當然,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分層教學在實際操作中難度較大,如何更科學地實施還有待于在今后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
總之,每個小學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無限發(fā)展?jié)摿Φ娜?,人人都是一座可挖掘的“金礦”。在教學中,只有實施適合學生的“分層教育”,找到適合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彰顯孩子的個性、助推孩子成長,使他們沿著自己的軌道,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綻放他們獨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