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輝
【摘? 要】歷史學科作為初中階段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對學生學識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但是,多數(shù)學生認為歷史學科較為枯燥,因此,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學生對此學科的學習興趣相對較低,進而對學生歷史成績的提高產生不利影響。經研究發(fā)現(xiàn),情境教學法對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可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并掌握教材內容,以實現(xiàn)提升學生歷史綜合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歷史;應用
引言: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各種新型教學方法應運而生,而情境教學就是其中之一。就當前教學環(huán)境而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并實施了情境教學法,此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特定的情境為依據進行設計的,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并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教學理念落后;(2)教學模式存在弊端;(3)教學方法枯燥單調;(4)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等。其中教學理念落后主要體現(xiàn)在過于強調教師的課堂主體地位,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從而限制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阻礙了學生歷史成績的提高;教學模式的弊端主要體現(xiàn)在過于重視考試,教材內容的講解完全圍繞考試進行,并以此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此教學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教學方法枯燥單調主要體現(xiàn)在歷史教師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現(xiàn)象,在授課過程中,單純告知學生那些內容需要在課本上劃下來,哪些內容需要重點背誦,顯而易見,此教學方法積極枯燥單調,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欲望,長期以往,勢必會制約歷史學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而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主要體現(xiàn)在部分院校配備歷史教師時,不太注重教師的職業(yè)能力,導致歷史教師的綜合素質出現(xiàn)參差不齊現(xiàn)象,導致歷史學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良莠不齊。
二、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利用成語典故、詩詞歌賦來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
歷史教師要在充分掌握歷史資料的前提下,挖掘出歷史事件中的情趣因素,并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言語來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從而增強教材內容的吸引力,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fā)。那么對于初中歷史教師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利用歷史典故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如在講解“楚漢戰(zhàn)爭”這一歷史事件時,教師可以結合《史記》來開展課堂教學,將楚漢戰(zhàn)爭分成幾個故事片段來進行講解,首先是鴻門宴;其次是霸王別姬;再者是垓下之圍;最后是四面楚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的同時,使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并掌握這一教學內容。其次歷史教師要做的是:利用詩詞歌賦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我國歷史材料中大多數(shù)詩詞歌賦形象的反映了當前歷史,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時,合理利用詩詞歌賦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深化其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如在講到彭德懷、賀龍率領西北軍粉碎敵軍對陜甘寧邊區(qū)的重點攻擊時,就可以引言毛主席贊揚彭將軍的詩詞:“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奔馳。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通過引入這篇詩詞,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促使彭將軍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立體。通過以上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促使學生的學習情趣得到充分激發(fā)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深入了解并全面掌握教材內容,進而為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二)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現(xiàn)歷史情境,深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歷史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還可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質,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如在講解“維新變法”這一歷史事件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現(xiàn)“變法”過程,在實際扮演過程中可將此事件分成以下三個片段:(1)君臣長談南海闊論推改革;(2)母子反目慈禧攬權再“垂簾”;(3)志士訣別去留肝膽兩昆侖。通過以上片段表演,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激發(fā)學生關心祖國命運的憂患意識和擁護改革開放的堅定信念,促使學生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以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對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而言,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目的在于學生形象思維的激發(fā),使學生跨時空感知歷史的真實,并深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營造一種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歷史課堂氛圍,并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歷史知識,以實現(xiàn)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如在講解“南京大屠殺”這一令人悲憤的歷史事件時,日本軍殘忍屠殺我國三十萬民眾,然而在講解過程僅依靠這樣一句簡短的話語無法使學生的憤慨、悲愴之情得到充分激發(fā),而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有效規(guī)避以上情況的發(fā)生。針對此歷史事件,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影片,通過歷史再現(xiàn)的形式,將日本軍的暴行直觀呈現(xiàn)在學習面前,使學生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日本軍的殘暴,增強其為中華之崛起而學習的強烈斗志。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不但可以增強歷史教學的直觀性,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并為學生歷史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結束語:
總之,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以及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不斷提高對此教學方法的重視度,促使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發(fā)揮,讓學生走進歷史、感受歷史、體驗歷史,促使學生的歷史水平以及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俞新三,秦德祿.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學周刊,2021,(11):63-64.
[2]魚進洋. 論初中歷史教學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途徑和意義[J]. 考試與評價,2021,(03):62.
[3]路欣. 構建情境教學? 打造生動課堂——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課程教學與管理云論壇(重慶分會場)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4.
(作者單位:湖南省祁陽市黃泥塘鎮(zhèn)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