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守年
“一雙玉臂千人撫,酸甜苦辣她先嘗”是人們對我的真實寫照。不錯,我是一雙筷子。
我沒有精致的花紋,沒有絢爛多姿的色彩,也沒有復雜的工藝,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卻被中國老百姓智慧地運用在餐桌上,品嘗紛呈的百味,展示我無與倫比的魅力。
我結(jié)構(gòu)簡單,選材方便。人們巧妙運用了力學中的杠桿原理,通常成雙地使用我。兩根長短粗細相似的竹棍,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完美的組合。
我們家族歷史悠久,自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中有了熟食,我們筷子便應運而生,既衛(wèi)生又安全。我們家族成員形式多樣,有竹筷、玉筷、銀筷、不銹鋼筷等。其中竹筷最為盛行,它成本低廉,還具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等作用。據(jù)說,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只要備有一雙筷子,什么毛病都能搞掂。即便一時忘了攜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也能作為簡易的筷子使用。
不同于西方國家的刀叉,筷子更方便快捷,為人們解放出一只手做其他事情??曜釉谑褂脮r,講究配合與協(xié)調(diào)。要一根動,一根不動;如果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無法夾取食物。
我們筷子家族成員的標準長度,一般為七寸六分,大約三十厘米,代表人有七情六欲。兩根筷子,稱為一雙,蘊含著中國的太極與陰陽理念,也體現(xiàn)了中國哲學“一中含二,合二為一”的思想。如果餐廳里呼喚服務生“請拿一雙筷子”,常是中國人;說“請拿兩根筷子”,一般是外國人。
在人們過大壽時,家里常常會大擺宴席,最后總要端上一大海碗長壽面,碗旁通常擺有一雙紅色的壽筷。賓客即使吃飽喝足了,也要一個個象征性地挑些壽面放進碗中。這時,必須得由壽筷來完成這個光榮的任務,而不是叉子,也不是勺子。
夜幕降臨,萬家燈火,各位食客在餐桌上大顯身手,在你來我往夾來夾去的觥籌交錯中,彰顯人與人之間的濃濃深情,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雙雙筷子,沐浴在人間煙火氣中,反映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的不同氣象,萬種風情。
阿基米德曾說,給他一個支點,他將撬起整個地球。而我要說,擁有一雙筷子,你將嘗遍人間所有的美食,酸甜苦辣咸,百味人生,應有盡有。
名師點評
文章轉(zhuǎn)換視角,以筷子的視角來看人間百態(tài),是一篇集敘事、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相結(jié)合的精彩的寓言體作文。文章通過筷子的述說,體現(xiàn)了古今中外、人間社會不同時期的不同風味,可謂百味人生。文章首尾照應,語句凝練而富有變化,細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語言幽默風趣,議論精當,是一篇奇妙的考場佳作。(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