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惠芝
新生態(tài)學校高效課堂三要素是小組合作學習、導學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師生與生生之間團結合作、相互幫助、信息共享和情感交流,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那么,在復習的時候,教師應如何運用合作互助學習來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呢?
背誦課文或概念。在一節(jié)課中,要想檢查學生的背誦掌握情況,如果僅靠教師一個人,一是時間不夠,二是精力達不到,三是效果也不會很好。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互助的作用,復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以四人小組背誦課文為例,可以把這幾個同學編成1號、2號、3號、4號,先讓1號給2號背、3號給4號背,再讓4號給1號背、2號給3號背。這樣有意安排每一個學生與兩個學生碰面,一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互相學習的機會,二是避免了弄虛作假,三是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四是解放了教師,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復習效率。
批改練習或試卷。在復習的時候,一些教師常常搞“題海戰(zhàn)術”,如果能采用小組合作互助的形式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業(yè),不僅節(jié)省時間,效果也會更好。教師把正確的答案出示在班班通上,讓1號批改2號,2號批改3號……以此類推,等全部批改完了,由小組長帶領大家解決相對簡單但易錯的問題,讓每個成員理解并掌握。然后,各小組把比較難的共性問題集中進行匯報,教師再進行點撥指導、答疑解惑。
開放性的問題。在復習的時候,也會遇到開放性的問題,這時教師一定要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獨學),再進行兩人互學;接著進行群學,群學的過程中更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收獲多種思路;最后,在班上展示、交流,教師及時給予引導與評價。
讓學生每天提出一個問題。在復習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每天提出一個不懂的問題,口頭提問、寫小紙條等都可以。教師每天擠出時間專門解答學生的疑問,也可以提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內答疑或者請其他組的學生答疑,直到弄懂為止。如果學生每天能堅持提出一個問題,然后進行有效解決,相信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適時進行評價和激勵。復習階段,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和激勵,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張同學平時做作業(yè)10道題能錯5道,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習,做10道題最多錯3道。對教師來說,就要找到他進步的原因,比如他上課會聽講了,審題越來越細心了……這樣,會對他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有思想的教師會把自己從繁重的課堂講授中解脫出來,把學習權還給學生,把關注點放在引導學生學習上,讓學生自主、合作、互助學習,真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