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明 薛維爽 趙晨 姜學鈞
OSAHS 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其主要的發(fā)病原因為上呼吸道的狹窄及塌陷引起的呼吸暫停及通氣不足,使患者在睡眠中頻繁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并可引起患者白天嗜睡等癥狀。長期睡眠功能紊亂及低氧血癥嚴重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大量文獻報道OSASH 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等疾病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1-4]。目前治療OSAHS 的方法主要為CPAP 及手術治療[5],對于存在明確上呼吸道狹窄及不適合呼吸機治療的患者,手術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6]。術后疼痛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并給患者帶來接受手術治療最主要的痛苦,是困擾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一個主要因素。本文對72 例接受手術治療OSAHS 患者進行疼痛量表評分,總結分析OSAHS術后患者疼痛特點,為止痛治療及研究提供參考。
收集2015 年10 月~2016 年5 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OSAHS 患者72 例,男58 例,女14 例,年齡23~62 歲,平均41.2 歲,依據手術方式分為三組,單純UPPP 組(39 例),UPPP+鼻腔擴容術組(24例),UPPP+舌體射頻消融術組(9 例)。手術均為同一醫(yī)生全麻下完成,術后常規(guī)給予凱紛(氟比洛芬酯)50mg,每日2 次靜脈滴注止痛,所有患者術前留置鼻飼管,于術后第5~6 天拔鼻飼管,鼻腔擴容患者于術后第二天撤出鼻腔填塞。排除術后出血等并發(fā)癥及術中或術后行氣管切開術患者,見表1。
采用視覺疼痛評分量表,記錄術后D0-D6 天NRS 評分。(0 分表示無痛,10 分表示劇痛),根據NRS 評分進行分度(輕度疼痛為1~3分,中度疼痛為4~6 分,重度疼痛為7~10 分)。計算術后7 天內NRS評分。使用均值加減標準差的方法表達疼痛評分。
使用SPSS 19.0 統計各組NRS 評分均值及標準差,使用t檢驗評價D1 天各組間疼痛情況,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 UPPP 組術后當天及術后0~6 天視覺疼痛評分均值分別為5.2、5.4、4.2、3.8、3.1、1.7、1.4(見表2),第1天評分值最高,第5 天開始疼痛評分小于3 分。
2 UPPP+鼻腔擴容術組術后當天及術后0~6 天視覺疼痛評分均值分別為5.6、5.9、4.6、4.1、3.9、2.3、1.3(見表2),第1 天評分值最高,第5 天開始疼痛評分小于3 分。
3 UPPP+舌體射頻消融術組術后當天及術后0~6 天視覺疼痛評分均值分別為7.4、7.6、7.1、6.7、6.6、4.3、2.9(見表2),第1 天評分值最高,第6 天開始疼痛評分小于3 分。
4 各組間比較術后第1 天單純UPPP 及UPPP+鼻腔擴容術組疼痛無明顯差別(P>0.05),單純UPPP 組與UPPP+舌體射頻消融術組疼痛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
表2 術后各組患者視覺疼痛評分均值及標準差(±s)
表2 術后各組患者視覺疼痛評分均值及標準差(±s)
注:*P<0.05,D1 天單純UPPP 組與UP+舌體射頻消融術組疼痛比較。
組別 D0 D1 D2 UPPP 5.2±1.6 5.4±1.5 4.2±1.6 D3 3.8±1.51 UP+鼻腔 5.6±1.58 5.9±1.56 4.6±1.31 4.1±1.36 UP+舌體 7.4±1.01 7.6±0.73* 7.1±0.93 6.7±0.87 D4 3.1±1.44 3.9±1.26 6.6±0.73 D5 1.7±1.23 2.3±1.07 4.3±1.17 D6 1.4±1.04 1.3±0.76 2.9±0.44
OASHS 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性疾病,其發(fā)病率在逐年增高,長期的睡眠功能紊亂及低氧血癥導致全身多個臟器出現功能障礙及疾病,目前多篇報道表明,OSAHS 與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嚴重威脅人類生活質量及健康的疾病密切相關[1-4]。目前對于OSAHS 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佩戴呼吸機及外科手術兩種方法[7],呼吸機治療被認為是治療OSAHS 安全有效的一種方法,持續(xù)的正壓通氣可以減少患者睡眠時出現氣道塌陷程度,從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及緩解低氧血癥,減少對身體的危害。但對于上呼吸道存在明確狹窄的患者而言,呼吸機的壓力需要調到較高水平,隨之而來的,患者對于呼吸機的耐受性降低,呼吸機治療的成功率下降[8]。
鼻腔內、軟腭后區(qū)及舌后區(qū)是成人OSAHS 最常見的阻塞部位,手術是治療OSAHS 的另一種有效的方案[9]。根據患者上呼吸道狹窄部位不同,目前有多種手術方案。懸雍垂腭咽成形術及鼻腔擴容術是目前全國范圍內開展較為普遍的手術方法,其手術目的主要針對軟腭后區(qū)的狹窄及鼻腔內的狹窄[10]。舌體射頻消融術是通過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肥大的舌體,使舌體容積減小,增加舌后區(qū)咽腔的容積[11]。
本組患者術后常規(guī)予凱紛50mg,每日2 次,止痛治療。凱紛是一種以脂微球為藥物載體的非甾體類藥物,其有效成分為氟比洛芬酯,藥物經靜脈進入體內,可靶向分布到創(chuàng)傷部位,脂微球裂解后,迅速水解生成氟比洛芬,通過氟比洛芬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作為一種靶向鎮(zhèn)痛藥,凱紛較少發(fā)生術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在術后我們常規(guī)對患者進行24 小時的心電血氧監(jiān)護,在臨床應用中未發(fā)現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因患者在一天內不同時間行NRS 疼痛評分差異較大,因此所有評分均為患者早上8 時對前一天疼痛情況的評價。
OSAHS 患者在術后1 周內為疼痛急性期,術后當天因全麻術中給與芬太尼及甲強龍等激素和止痛藥物的作用及咽腔組織水腫未達到高峰,在患者蘇醒后疼痛常不明顯。術后4~10 小時后多數患者感受到疼痛,并逐漸加重,術后第一天為疼痛高峰期,對于接受不同手術方式的患者,術后疼痛緩解的時間有所區(qū)別,接受舌根射頻消融手術的患者,疼痛較其他組劇烈,且持續(xù)時間稍長,患者在術后早期常因咽部疼痛避免說話,吞咽亦可導致疼痛加重,患者常表現流涎,可能與接受舌體消融手術的患者術后舌體腫脹相關,患者吞咽時咽腔及舌體的運動引起較明顯的疼痛。
同期完成鼻腔擴容術的患者術后疼痛與鼻腔填塞相關,主要表現為鼻部疼痛伴頭部脹痛,當撤出鼻腔填塞后,患者疼痛常有較明顯的緩解。
留置鼻飼可減少OSAHS 患者術后經口進食導致的咽腔運動及對切口的牽拉作用,同時在術后能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對患者術后的恢復及切口的愈合有積極作用,但鼻飼管同時也引起患者咽喉部的不適,部分患者感覺鼻飼管為其帶來了更大的痛苦。術后第4~5 天,多數患者咽腔腫脹緩解,疼痛較術后前3 天明顯減輕,嘗試經口飲水多無明顯不適,術后5~6 天拔除鼻飼時,患者的不適感及疼痛感有進一步緩解。
術后切口開裂是引起OSAHS 術后疼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多平面手術患者術后創(chuàng)傷相對較大。尤其是術后出現發(fā)熱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切口的開裂。咽腔切口開裂后,裸露出新的創(chuàng)面,會在術后恢復期再次產生疼痛感,但部分患者疼痛感在切口裂開后有明顯緩解,可能與切口開裂后咽側組織張力減小有關。
疼痛是外科手術術后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并且劇烈的疼痛還會導致并發(fā)癥的出現。目前已有多種止痛藥物用于臨床,極大地改善了患者術后的痛苦。文本通過分析不同術式OSAHS 患者術后疼痛的特點,為臨床選擇治療策略、應用止痛藥物方式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