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瑩 范淼 孫男男
【摘要】中職《解剖學基礎》教學,對學生臨床操作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開展實踐競賽,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人才培養(yǎng)水平?;诖?,本文首先闡述了實踐競賽在中職《解剖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流程。其次,重點從競賽的開展方法、結果評價兩方面出發(fā),對實踐競賽的應用方法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實踐競賽? 《解剖學基礎》? 結果評價? 臨床操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248-02
前言
中職《解剖學基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為主。受教學條件匱乏等因素的影響,教師雖較重視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但無從下手。組織學生開展實踐競賽,可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途徑,對教學質量的提升較為有利。可見,對實踐競賽在中職《解剖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研究較為重要。 一、實踐競賽在中職《解剖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流程
實踐競賽在中職《解剖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流程,主要包括“初賽”、“復賽”、“決賽”、“結果評價”四方面內容,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1)初賽:實踐競賽中,所有學生均可參與初賽,并通過理論考核的方式,獲取參加復賽的機會[1]。(2)復賽:初賽通過者,可參與復賽。復賽的比賽方法,應以實踐考核為主。(3)決賽:復賽通過后,學生可獲得參與決賽的機會。除理論考核外,本部分競賽同樣應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考核。(4)結果評價:決賽結束后,評委組教師需對學生的綜合成績進行評價,完成整個比賽。
二、實踐競賽在中職《解剖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實踐競賽的開展方法
1.初賽的開展方法
中職《解剖學基礎》實踐競賽中,開展初賽的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海量選拔,選出相對優(yōu)秀者,參與實踐競賽復賽,提高比賽效率。初賽期間,《解剖學基礎》教師應相互聯合,共同制定比賽試卷,試卷難易程度應保持適中。初賽的形式,應以“理論考核”為主,學生需通過“閉卷考試”,方可獲得參與復賽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為提高復賽的比賽效率,建議每個班級均由班主任結合學生的成績選出5名復賽參賽者。復賽參賽人員確定后,教師可帶領上述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提高復賽通過率。
2.復賽的開展方法
復賽開展過程中,教師需適當增加比賽難度。參加復賽者,應由教師開放解剖實驗室,指導學生進行解剖標本學習,增強參賽者對人體解剖結構的理解記憶?!督馄蕦W基礎》教師統(tǒng)一命題,以多媒體圖片及瓶裝標本認知為主,讓學生正確指認人體解剖圖片和標本中的器官和結構。各教師均需對結果進行審核。為確保審核結果合理,應至少由兩名教師審閱。復賽完成后,選出比賽成績最高的前10名成員進入決賽。為達到提高決賽學生競爭力的目的,教師需重點對其操作及臨床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使學生的決賽通過率得以提升。
3.決賽的開展方法
中職《解剖學基礎》實踐競賽中,決賽的內容應以“實踐能力評價”為主,應設置三大賽場,分別考查學生對不同知識的掌握水平:(1)第一賽場:在此賽場,多媒體展示人體解剖圖片,展示瓶裝標本,要求學生根據圖片標本題目,正確作答解剖學知識。(2)第二賽場: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人體解剖模型,要求其進行組裝復位。(3)第三賽場:教師應為學生展示3個常見的病例,要求學生闡述該疾病相關的解剖學原理。決賽中,可選出3名優(yōu)勝者,作為最終優(yōu)勝者,給予其相應的獎勵。
(二)實踐競賽結果的評價
1.評委共同評價
實踐競賽結果的評價是否合理、科學,是否與學生的實踐能力相符,是決定競賽公平性的關鍵。由同一評委對競賽結果進行評價,容易導致評價結果出現誤差及漏洞。為解決上述問題,建議學校成立“評委組”,共同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估。初賽學生試卷上交后,評委組教師可對試卷進行分配,共同進行審閱。存在疑難問題時,應共同商討解決。復賽時,同一試卷需至少由兩名評委組教師評價,以避免試卷評價結果出現誤差。決賽結果應由評委組經共同商討完成,使評價結果公平合理。如學生對評價結果提出異議,教師需給予解答。
2.學生自行總結
實踐競賽的開展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解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比賽過程中,學生在知識掌握方面存在的缺陷將得到暴露,教師則需以之為基礎,制定未來的教學計劃,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符。競賽完成后,學生應自行總結經驗教訓,總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自行調整學習方向,使《解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水平得到提高。采用上述方法進行教學及比賽,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具有重要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實踐競賽在中職《解剖學基礎》教學中應用問題的研究,優(yōu)化了《解剖學基礎》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未來,建議《解剖學基礎》教師于理論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實踐競賽,使課程的教學質量,得以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歐陽慧玲.被動向主動轉變? 提高教學效果——以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護理專業(yè)的解剖學基礎教學為例[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04):81-82.
作者簡介:
任瑩(1985.02.09-),女,吉林通化人,漢族,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解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