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月娥
摘? ?要:多年實踐研究證明,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yè)中,采用信息化技術教學設施以及平臺,能夠?qū)?shù)字化教學資源進行整合,進而與信息化實訓平臺相結合,促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根本提升。文章以“城市軌道交通票務管理”教學為案例,針對教學實踐展開分析,希望能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yè)教學的進步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票務管理
信息化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育行業(yè)的進步,促使教育資源以及交流方式、信息來源趨于多樣化。信息化的加入,改變了傳統(tǒng)教師陳舊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轉變了教師的職能。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僅作為引導者,對作為主體的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同時,信息化也促使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以及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轉變,有利于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可以說,信息化技術在教育學中的融入,加速了教育教學的改革,有利于全面促進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1? ? 構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專業(yè)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
1.1? 構建信息化教學設施
要進行信息化教學,首先需要有信息化教學設施。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設施,將課堂所授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學生就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需要學習的課程內(nèi)容。教師可以利用視頻以及動畫方式展示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地鐵車站中,有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為做好客流組織以及應急處理工作,站務員、值班站長、值班員應該怎么處理。在此教學過程中,借助虛擬化教學軟件,學生能夠完成票務售賣,并虛擬處理行車組織遇到的各種特殊情況,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lián)合起來,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實操技能的提升。
1.2? 構建信息化教學平臺
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需要有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支持,教學平臺的構建,能夠有效整合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課后也可以幫助學生完成拓展作業(yè)。此外,信息化教學平臺能夠有效匯總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展開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奠定后期教學的基礎。當前在高校教學中,移動教學平臺以及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的應用較為廣泛,信息化教學平臺能夠綜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的目標,對移動教學平臺進行選擇,保證功能完善,且操作較為簡單便捷。
1.3? 構建信息化實訓平臺
信息化實訓平臺的搭建離不開信息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專業(yè)實訓軟件的支持。對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專業(yè)的學生,在開展實訓教學前,需要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以及學習興趣進行全面了解,保證為學生打造一個適合的實踐操作機會。利用此平臺,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以及專業(yè)技能就會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能夠為教師調(diào)整教學方法提供一定依據(jù),進而全面提升教學效率[1]。
2? ? 案例分析
在城市軌道運營專業(yè)中,為有效踐行信息化教學,現(xiàn)以“城市軌道交通票務管理”一課作為案例進行詳述,從而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2.1? 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工作
在“城市軌道交通票務管理”一課教學設計中,需要重點從5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課后需要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提升,可稱之為“溫”;第二,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新知識,可稱之為“學”;第三,在課堂學習中要求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可稱之為“講”;第四,對于實訓操作的要點內(nèi)容進行總結,可稱之為“練”;第五,評價學生學習成果,可稱為“評”。由此,在教學設計中,要重點抓好以上5點內(nèi)容。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城市軌道交通綜合實訓中心作為主要陣地,有效利用移動教學平臺、教學資源以及實訓平臺進行授課。利用超星學習通,學生就能夠通過視頻播放了解所學習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使用電子教材、PPT以及題庫等數(shù)字學習資源進行教學,課后也可以有效利用這一平臺實施檢測。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嚴格按照教師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可以進行課前預習操作;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進行搶答;為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也可以在課后進行簡單測評[2]。
2.2? 教學過程分析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翻轉課堂、直觀演示以及任務驅(qū)動、學生操作等教學方法完成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還需要與PPT課件、演示視頻、臺賬以及仿真軟件實操方式相結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始終將學生作為一切服務的中心,將就業(yè)作為教學的方向,將崗位需求作為教學的重要標準。同時,正確評價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需求,更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利用以上教學方法,就能夠有效完成學生課前自學階段、課堂教學階段以及課后鞏固、拓展階段的學習,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3]。
2.2.1? 課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
為有效落實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性化要求。在課前,教師就需要做好充足準備,利用超星學習通制作教學視頻,并發(fā)送給學生,學生可以自主觀看。視頻內(nèi)容需要教師使用超星制作“運營前準備—TVM加票、加幣”等。
2.2.2? 課堂教學過程分析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難點、重點進行詳細講解。為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
(1)教師需要對課后鞏固階段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對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回顧,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所要講述的課程內(nèi)容[4]。
(2)利用信息化教授學生新課,并對教學流程進行細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資源,例如TVM現(xiàn)場操作、PPT以及超星學習通等,從而將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轉變?yōu)楹唵我锥闹R,并將知識具體化,利用信息化教學,促使教學不再枯燥乏味,學生也能夠提起學習的興趣。在講解完基礎知識后,為了鞏固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次搶答活動;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進來,教師可以選擇使用超星學習通完成教學,從而對課堂所學知識點進行鞏固。在TVM加票以及加幣實訓操作中,學生均能夠按照標準出色地完成任務。在講授“TVM加幣記錄單”和“TVM加票記錄單”臺賬填寫的要求以及相關規(guī)范這一內(nèi)容時,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設置思考題供學生解答,通過一問一答,課堂的互動效果就會更好,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3)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發(fā)布任務,要求學生開展實訓操作。例如,教師可以在TVM操作視頻中設置好任務點,從而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保證學生都能夠有效掌握操作程序。在觀看視頻后,教師需要利用AFC仿真實訓系統(tǒng)進行實訓操作,例如,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運營前TVM加幣以及加票。在學生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并在課堂進行巡視,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行為,教師需要給予及時有效的糾正,同時進行示范,保證學生都能夠理解學會教學內(nèi)容。仿真實訓完成后,教師可以借助超星學習通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在PC端就能夠?qū)θ蝿者M行查看并操作,對課堂教學知識進行鞏固。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同樣需要做好巡視工作,糾正并指導學生不標準、不規(guī)范的臺賬填寫方式。
(4)臺賬填寫完畢后,就需要做好匯報工作,同時進行交流評價。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后,學生可以將作業(yè)上傳到超星學習通中,教師就可以在學習通中查看學生的作業(yè),進而完成批閱以及指導工作[5]。
(5)認真總結任務的要點內(nèi)容,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并對學生課后需要復習鞏固的方向進行指導。
2.2.3? 做好課后拓展工作
利用超星學習通,教師就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強化,并做好監(jiān)督工作。
2.3? 分析課堂教學效果
在教學開展前,教師借助課前預習、課中搶答環(huán)節(jié)以及布置任務環(huán)節(jié)、課后檢測環(huán)節(jié)完成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有效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也進行了有效的互動。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加強,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整個教學活動,教學效果有了顯著的提升[6]。
3? ? 結語
信息化教學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專業(yè)中的開展,有利于對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而信息化教學平臺的使用促使學生課堂參與度得到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甚佳。基于此,教師需要對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不斷探索,從而促使教學質(zhì)量獲得質(zh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薛懷祖.基于主動控制的城市軌道交通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研究[J].鐵道警察學院學報,2019(3):5-14.
[2]景寶華.“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雨課堂”教學應用研究—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guī)章”課程為例[J].信息與電腦,2018(8):234-236.
[3]曹惠紅.基于“慕課”環(huán)境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5):134-135.
[4]汪洋.高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省級重點專業(yè)建設的啟示[J].科學導報,2014(13):99-100.
[5]黃遠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課程建設方法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7):93-94.
[6]譚飛剛,汪洋,劉開元.城軌運營專業(yè)信息化建設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4):113-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