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洋,荊淑華
(吉林省一汽總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11)
分娩時間過長,會使產婦在分娩期間承受較大的痛苦,少數(shù)產婦因不能忍受疼痛而選擇剖宮產的方式進行分娩,是現(xiàn)今剖宮產率較高的主要原因?,F(xiàn)實施自由體位分娩可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將生產時間縮短,降低剖宮產發(fā)生率[1]?,F(xiàn)在產婦分娩中采取自由體位分娩的效果作研究。
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來我院進行分娩的產婦中選取46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各23例。實驗組:年齡選取區(qū)間為22歲~38歲,年齡均值為(29.12±2.15)歲,孕周范圍為37周~41周,中位孕周為(39.12±0.21)周;參照組:年齡選取區(qū)間為21 歲~38 歲,年齡均值為(29.25±2.31)歲,孕周范圍為37周~42周,中位孕周為(39.31±0.24)周;分析以上所有產婦的基線資料,經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組間數(shù)據(jù)無明顯差異性(P>0.05)。
參照組采取常規(guī)分娩體位,讓產婦全程保持仰臥位。實驗組采取自由體位分娩,分娩前指導產婦進行自由活動,可選取舒適姿勢,可利用分娩球、椅子、抱枕等輔助工具。產婦需有家屬時刻陪同,在護理人員和家屬的幫助下進行隨意走動、蹲坐、站立、搖擺等。在待產期間需觀察產婦的宮口擴張程度,密切觀察胎頭和胎心情況。與產婦進行交流,轉移其注意力,減輕疼痛感,在休息室放一張鏡子,讓產婦觀察胎兒情況[2]。直到產婦宮口全開后送至產房,產婦在進入產房后,可隨意選取分娩體位,當圍生兒頭部著冠后,輔助產婦改成半臥位,對其進行分娩指導。
分析46例產婦和圍生兒指標以及分娩方式。
對以上基礎數(shù)據(jù)行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行卡方計算;計量資料表示為(±s),行t計算;經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組間數(shù)據(jù)存在差異性,用P<0.05表示,證明統(tǒng)計學存在意義。
相比于參照組,實驗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較短、疼痛模擬評分較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2組新生兒Apgar評分無明顯差異性(P>0.05)。見表1。
表1 分析46例產婦和圍生兒指標( ±s)
表1 分析46例產婦和圍生兒指標( ±s)
組別 第二產程時間(min) 疼痛模擬評分(分) 新生兒Apgar評分(分)實驗組(n=23) 37.58±17.71 5.61±1.05 9.48±0.45參照組(n=23) 59.56±24.62 8.65±2.32 9.45±0.53 t值 3.4757 5.7251 0.2069 P值 <0.05 <0.05 >0.05
實驗組:自然分娩的產婦有22例(95.65%),剖宮產分娩的產婦有1例(4.35%);參照組:自然分娩的產婦有16例(69.57%),剖宮產分娩的產婦有7例(30.43%);組間數(shù)據(jù)經對比,x2值=5.4474,P值=0.0195<0.05。
產婦分娩與胎兒狀態(tài)、心理情緒、產道情況以及分娩信心存在一定關系,如產婦需要自然分娩,其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均需處于良好狀態(tài),進而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予以提升。自由體位在近年來才逐漸應用在產科分娩中,產婦不需要始終保持平臥位,可根據(jù)自身情況,調節(jié)舒適的體位[3]。自由體位可縮短生產時間,其體位的自由選擇,可降低產婦心理情緒波動。自由體位可減輕疼痛感,當胎兒頭部著冠后,產婦的疼痛明顯減輕。自由體位的選擇可方便產婦用力,使胎頭下降速度增加[4]。傳統(tǒng)分娩方式,讓產婦保持一個體位,由于腹部較大,對尾椎骨等造成一定壓迫,影響盆骨擴張,使生產時間延長。
綜上所述,在產科分娩中實施自由體位分娩,將自然分娩率提升,將生產時間縮短,使疼痛感降低,臨床應用價值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