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龍高娃
(內蒙古國際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頸椎病主要是指椎間盤部位出現退行性的病變,引起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交感神經等部位受到損傷,患者常有惡心、頭疼、頭暈、盜汗等臨床表現。若不能及時的改善,病情會加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及生活模式的改變、低頭族越來越多,導致頸椎性疾病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并且趨于年輕化[1]。針對頸椎病患者常采用針灸及理療的方法治療,而且還需要患者配合治療,改正以前的不良習慣。
將110例在2018年期間來我院治療的頸椎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隨機的分為55例常規(guī)護理組與55例舒適護理組,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55例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在27~65歲,平均年齡在(42.7±5.7)歲,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在(3.2±0.6)年。55例舒適護理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在26~64歲,平均年齡在(42.5±5.8)歲,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在(3.1±0.5)年。兩組患者在上述基礎資料上進行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護理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舒適護理組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具體操作如下:①頸椎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頭暈,患者長期處于此種狀態(tài),難免會產生不良情緒。為此,護理人員應及時的與患者交流,主動詢問患者存在的疑慮,并積極的解答,使患者能消除不良情緒,積極的去配合康復治療。②日常生活護理:為患者提供飲食指導、多進食纖維及蛋白含量豐富的食物;要叮囑患者改正以往的不良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有計劃的康復訓練。
常規(guī)組經過護理后,有12例患者康復無效,舒適組經過護理后,有2例患者康復無效,常規(guī)護理組(78.12%)患者的康復效率低于舒適護理組(96.36%),兩組間進行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
經過護理后,舒適護理組患者的VAS、JOA評分分別為(1.86±0.51)、(15.81±2.37),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VAS、JOA評分分別為(4.36±0.54)、(9.72±1.76),兩組患者在VAS、JOA評分情況上相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VAS、JOA評分情況
經過上述試驗得知,通過舒適護理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能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加快康復速度;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能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自身抵抗力[2];患者經常進行頸椎肌肉鍛煉,能使頸椎恢復正常曲度,消除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頸椎病患者康復期治療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不僅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還能大幅度的降低患者疼痛,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