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大學時,海子的這首詩曾經(jīng)深深打動了我。
雖然,那時蠢萌的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永遠也買不起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但是現(xiàn)在,我卻真的做到了關心糧食和蔬菜。
從1月23日起,武漢,成為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城的千萬人口的大都市。一夜之間,一城百姓陷入了茫然與惶恐。
從最開始,焦慮、無助;緊接著,悲憤、感動,然后是疲累麻木、聽天由命,繼而,柳暗花明、曙光乍現(xiàn);到現(xiàn)在的淡定且謹慎、粗糙而頑強的生活……這是我作為親歷者,在這一個月以來,過山車一般的心路歷程。
隨著封鎖禁令的逐步升級,我的心理耐受力反倒逐漸增強。由最初的抱著手機不放,有關疫情進展和防治的信息逐條閱讀,每天凌晨兩三點才睡,到后來的不想再翻閱朋友圈,不忍再去關心那些或可歌可泣、或悲傷無助的信息,以減少共情傷害。努力調(diào)整心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的我,每天十點半睡覺,七點半醒來。
道阻且長,眼下,照顧好父母孩子、好好睡覺、好好吃飯,最要緊,還有工作任務等著我呢。
糧食和蔬菜成了我最關心的事,甚至超越了搶購口罩和酒精。雖然只有區(qū)區(qū)20個口罩,但我可以不出門,盡管沒有酒精消毒,但我能夠勤洗手和衣物。唯有吃飯不能將就。
由于人員聚集,封閉的超市易引發(fā)感染風險,我便趁著單位值班,機動車可以上路的機會,用午休時間摸索到一個老城區(qū)的露天菜場。
從前提兩桶農(nóng)夫山泉都晃悠的我,竟然瘋狂采購了整整一車的蔬菜和水果,足足分了四五次才搬回家里。雖然腰酸腿軟,雙手布滿血痕,但是看著陽臺上豐盛的“戰(zhàn)略儲備”,安全感油然而生。
一邊在艱難中生存,一邊在頑強地扛起肩上的責任。面對1200萬武漢人民的堅守,6000萬荊楚兒女的抗擊,380萬湖北黨員的擔當,此時此刻,黨刊人怎能缺位?
值班也好,坐班也罷,采訪亦是,大家一往無前,沖勁十足。128個頁碼的戰(zhàn)役特刊如期推出,64個頁碼的文摘質(zhì)量上乘。印刷廠關門,我們就推出電子書……文化是堅不可摧的,即使處于最糟糕的境地,它依舊可以幸存!
這其間,小區(qū)封鎖,商超關門,生存處境愈加窘迫。小區(qū)業(yè)主開始了互助自救。年輕人在群里自發(fā)地組織各路團購,糧食、蔬菜、水果、生活用品。還不忘單獨組建一個60歲以上的老年業(yè)主群,幫助他們團購……就像《真心英雄》的歌詞那樣,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打開微信,翻看置頂?shù)钠甙藗€糧食和蔬菜團購群,有沒有新的消息,是否拼團成功,又或者失敗了需要轉(zhuǎn)戰(zhàn)另一個團,然后用什么方式轉(zhuǎn)賬,什么時候收貨……事畢,放下手機,收拾心情,專注工作。
城殤留下了太多的辛酸,有些失去的東西再也無法回來,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讓過去的事情過去,然后從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
現(xiàn)在,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收起恐懼,扛起責任,在困境中守望春暖花開。
世衛(wèi)組織專家對武漢人民說:世界虧欠于你們,為你們的付出說一聲謝謝。然而,對于現(xiàn)在的武漢人來說,最關心的是什么時候能夠解除封城禁令,恢復正常生活。
不管怎樣,灰暗的日子終會過去,大地必將重新充滿生機,仿佛一切都沒發(fā)生過,草長鶯飛,愛的人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