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用于各級地方政府投資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而設立的公司。由于其資金需求量大,因而一般負債率高,債務風險大,防控債務風險的難度高。本文探討如何針對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的特點,實施有效的債務風險防控。
關鍵詞:地方融資平臺;存在問題;應對措施
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企業(yè)基本情況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一般多指地方政府為了發(fā)展其區(qū)域經濟,解決城市基礎設施需求不足的要求,而采取由地方財政撥款、注入股權及土地的方式成立的,承擔政府的投融資職能并且本身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yè)。投融資平臺公司一般以建設投資公司、建設開發(fā)公司、城投公司的形式存在。投融資平臺公司由于其大多涉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興產業(yè)的開發(fā),一般對外融資體量大,資產負債率高,債務風險問題比較突出。
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問題
(一)、賬表不一致
經調查全國區(qū)縣級地方融資平臺公司,賬面合并財務報表與公開披露合并報表一般都存在較大差異,差異的地方包括工程代建收入的確認、存在未入賬資產、融資租賃未全部反映等,涉及的科目包括: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存貨、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付款、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等。
出現上述差異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公開披露合并報表一般委托會計事務所代編,因融資需要,會計師事務所依據代建協議及代建項目結算單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支付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款及各項間接費用,按照代建項目歸并建設成本加計20%固定收益確認營業(yè)收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賬務處理一般為掛賬其他應收款、存貨等,未確認營業(yè)收入。如確認營業(yè)收入,應掛賬增加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且需要按照營業(yè)收入的6%繳納增值稅,增值稅的12%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利潤總額的25%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如地方政府不認可結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不僅需要額外承擔高額的稅收成本,而且同樣無經營性現金流入。
(二)、資金用途不合規(guī)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融資項目中,項目貸款和債券均有限定用途,借款人應當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使用資金。然而根據調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項目資金中絕大多數在貸款下發(fā)后通過走賬的形式經調度后歸集到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母公司統(tǒng)籌使用,用途包括調度至地方政府財政、還本付息、支付工程款、國土指標、征地拆遷、對外投資、對外借款等。因資金統(tǒng)籌使用,貸款資金和貸款項目基本都無法匹配。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自組建以來一直承擔著當地地方政府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城中村改造安置、企業(yè)定向產業(yè)基金、區(qū)內企業(yè)扶持紓困等資金的支付和保障工作,其中絕大多數為公益性項目,無法產生經營性現金流,雖然當地政府在改革重組、劃轉資產等方面給予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大力支持,但缺乏資金支持,使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自成立以來一直在負債經營,隨著有息負債規(guī)模的快速增長,經營性現金流越來越難以覆蓋每年的還本付息需求,更不必說其他資金支付需求,只能將各類貸款資金通過走賬,在表面合規(guī)的情況下歸集統(tǒng)籌使用,進行地方政府建設投資和集團公司自身發(fā)展的各項資金支付。
這種“滾雪球”式的舉債模式是難以持久的,隨著負債規(guī)模的迅猛增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開披露報表的資產負債率也同樣快速攀升,在沒有經營性收入也沒有新資產注入的情況下,后續(xù)融資能力大幅削弱,一旦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很可能觸發(fā)整個債務體系的快速崩盤。
(三)、政府隱性債務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早期申報的項目貸款、融資租賃等的申報材料中包含了政府購買服務協議、政府及部門出具的承諾擔保函等可能涉及政府隱性債務的內容。
(四)、或有負債風險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根據上級政府的要求,承擔了地方大型困難企業(yè)的對外擔保,參與投資政府產業(yè)基金項目并有兜底回購條款,如基金的其他投資主體在基金投資到期后無力進行股權回購,屆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將可能按照兜底回購條款的要求出資回購基金持有的股權。
同時由于擔保貸款逾期被人民銀行征信系統(tǒng)列為關注類別,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包括但不限于授信額度縮減、審批流程滯緩、要求追加擔保等等,嚴重影響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后續(xù)融資業(yè)務的開展。
三、應對措施
(一)、賬表一致性處置
協調地方政府、會計師事務所等相關單位,研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工程項目入賬模式及必要程序、依據;根據清查結果由地方政府、財政等出具入賬依據文件,將未入賬資產統(tǒng)一入賬;提請地方政府研究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注入資金或資產,切實降低資產負債率,使報表真實反映負債情況。
(二)、增加經營性收入
提請地方政府研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開展經營性業(yè)務的可行性,為公司創(chuàng)造實際的經營性現金流,通過經營滿足還本付息的支出需要,將后續(xù)項目貸款資金依規(guī)用于項目建設。
(三)、切實解決政府隱性負債
由地方財政牽頭,各借款主體參與,會同各相關債權人,要求其出具承諾函,認可平臺公司為融資的債務人,在符合相關信貸政策的前提下,不盲目抽貸、壓貸和停貸。同時,聯系持有承諾擔保函的金融機構,力爭取回函件原件。
(四)、減少代償或回購風險
積極聯系被擔保公司及各反擔保方,協商貸款展期或按期還款事宜,避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成為代償人,并盡快處置被列為關注的貸款,降低征信受到的影響。積極聯系各基金投資人及管理人,商談投資展期可行性,延緩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兜底回購股權的時限,降低風險,減少資金壓力。
參考文獻
[1]林小婷.淺談地方融資平臺存在問題與對策.商場現代化.2012(20).
[2]胡海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商情,2017(13)
作者簡介:
徐兆偉,男,本科,湖北襄陽人,會計師,研究方向:從財務角度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