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英
摘 要:語文學科是一門重視積累的學科,閱讀是學生進行知識積累的良好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注意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F在的教學內容比較緊湊,在課堂中很難有足夠的時間供學生閱讀,所以就需要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诖耍瑢πW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學;語文;閱讀能力;閱讀方法
引言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其語文的學習和未來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閱讀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增強學生的學識和見解,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重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快速理解文章的基本思想,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把握作品的基本框架和思路,讓學生在獲得各種知識信息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強化學生對各種現象的認知和批判能力。閱讀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多的知識,感知語言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和表達方式,提升學生對文字、語言句式、文段的基本判斷和理解能力。閱讀教學能夠為學生的寫作奠定較好的基礎,從表達的角度來看,輸入是輸出的最為重要的前提,寫作、表達是信息的輸出,而閱讀是信息的輸入。通過信息輸入,才能讓學生在表達時有豐富的詞匯,有真實的情感,有較為先進的思想;在寫作中,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才能用恰當的句式,準確生動的修辭,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認識,做到語言文字和情感思想的統(tǒng)一,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閱讀能夠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素材,廣泛涉獵,獲得更加全面的綜合素養(yǎng)。
二、當前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面對的問題
(一)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高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擁有更多的娛樂方式,很少有學生將讀書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反而將讀書作為一項教師布置的任務,這樣就會大大削弱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講,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遇見一些較難的生僻字,對于一些我國經典的名著來說,若不能對名著的寫作背景有一個很好的了解,學生很有可能在閱讀過程中感到茫然。以上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外閱讀本身就是一種興趣閱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閱讀,如果學生失去了閱讀的興趣,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就很難投入到書本內容當中,對自身的實際幫助就不是很大。
(二)閱讀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不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落后也是制約教學質量與水平的關鍵。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仍將語文知識的教學當作課堂重點,不能夠為學生提供閱讀與交流的空間,導致課堂閱讀氛圍較差,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熱情,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閱讀興趣產生不良的影響,閱讀教學的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方式和手段。部分教師沿用落后的教學方法,不知變通和創(chuàng)新;而部分教師雖然能夠認識到先進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和好處,但在實踐教學中運用的方式不夠恰當。
三、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不斷拓展學生閱讀面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在具體閱讀中,去感知、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培養(yǎng)基本的理解能力。知識是所有經驗的抽象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把知識重新轉化為學生的經驗,讓學生有更加切身的體驗,以此來學到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去感知,在閱讀中體驗,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思維。讓學生真正融入自己的個性化閱讀中,得到更好的自我發(fā)展和提升。閱讀能力雖然表現為一定的方法技巧,但這種能力不能直接移植到學生的思維體系中,而需要學生在反復體驗中,慢慢地埋下種子,逐步生根發(fā)芽,最后長成參天大樹。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良好的閱讀興趣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充分感受閱讀的趣味和魅力,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語文閱讀中,從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保障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來選擇恰當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來構建良好的閱讀情境,轉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的情況,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激發(fā)閱讀的興趣與熱情,感受文章的美好和內涵。例如在教學《日月潭》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扮演導游來帶領大家領略日月潭的美妙風光,向學生展示日月潭的特點、形狀和美景,從而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日月潭的風光和特點。其次,可以借助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來更好地促進閱讀教學的展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向學生展示視頻、音頻和課件等,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閱讀和理解,以更加形象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對文章中所描繪的景色有所了解,還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三)利用互聯(lián)網建立監(jiān)督平臺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學習交流的平臺,起到更好地監(jiān)督學生學習的作用,學生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平臺進行實時互動交流,可以在平臺上推薦自己讀過的書目,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學生的自主閱讀積極性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平臺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讓家長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并敦促學生進行閱讀,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家長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讀書,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學生在這種氛圍之中,閱讀興趣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重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閱讀中的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才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展自主思維,并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青竹.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新課程(中),2019(05):180.
[2]馬彥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研究[J].新課程(中),2019(05):185.
[3]張玉亮.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2019(0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