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楊會川
[摘 要] 為了不斷提高核桃栽培及管理水平,本文結合實際總結核桃栽培及管理技術措施,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以期提高核桃產量和品質,促進農戶增產增收,同時為核桃產業(yè)化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 核桃;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6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3-86-2
現(xiàn)如今,隨著核桃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為了提高核桃栽培經濟效益,要深入研究栽培技術。通過實踐探索,本文從土肥水管理、除草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希望能不斷提高核桃栽培水平,從而進一步促使區(qū)域經濟發(fā)展。
1 土肥水管理
土壤是核桃生長過程中的重要營養(yǎng)來源。因此,為保證核桃的生長質量,要做好土壤管理工作。種植人員需按照核桃的生長階段對土壤進行翻耕、除草等處理,以保證土壤疏松及營養(yǎng)含量充足。核桃培育人員需隨時掌握土壤肥力、種植密度等情況,最大限度地為核桃提供生長所需養(yǎng)分,從而提高核桃品質及產量。
1.1 施肥
肥料供給是保證核桃健康生長的必要保障。在核桃種苗發(fā)芽之前追加一次尿素。同時,要控制好樹苗不同生長階段的施肥量,對于一二年生核桃樹種,每株所需肥料一般為25~30 g,并在其樹干周圍設置4~6條溝渠并澆水。對于五年生以上的核桃樹,每株需要500~1 500 g的肥料,施肥量可控制在2~3 kg。以上僅為施肥的普遍標準,具體施肥量需視樹苗實際生長狀況而定。設置放射溝對核桃的生長作用較大,但要控制好其與樹木主干的距離,在樹冠以內切忌施肥過多。在核桃果實進入相對堅硬的階段,可以開展第2次追肥。每600 m2土壤中追加糞水1.50 t、尿素0.03 t及鉀、鈣等肥料各20 kg,全面均衡供肥[1]。對不同生長期的樹種,要施加不同分量的肥料。如果新樹種曾經施加過土雜肥,那么到樹種生長的第3個年頭,可繼續(xù)施加10~15 kg肥料,而生長更長時間的樹種需要肥料50~75 kg。此外,在基礎施肥的基礎上,需相應增施1~3 kg復合肥料,配合適當深度與寬度的溝渠,將肥料輸送給核桃樹種。此外,施肥時需綜合考慮施肥時期與位置,在同一年份,要選用不同的位置進行施肥,同時注意改變施肥渠道的方向,盡量每年變換一次,并進行有序灌溉,以保證土壤在植物不同生長時期都能為其提供當期必需的養(yǎng)分,為核桃樹健康生長提供保障。
1.2 灌水
核桃樹的生長對水源的依賴性較大。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等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支持,即使核桃樹本身對水分的需求并不十分強烈,但水分也需保持在60%以上,才能維持核桃樹健康生長。在北方地區(qū),冬去春來,正是土壤水分減少的時期,因此核桃種植人員需在此時加強對樹種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季節(jié)性干旱的出現(xiàn),減輕冬季對樹種生長的負面作用,同時做好春季來臨前的準備工作。尤其是針對一二年生樹種,其根部發(fā)育還未完全成熟,對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不足,更需要加強灌溉。而6—8月要合理控制水源,以免樹梢在發(fā)育后期生長過快。
2 中耕除草
在樹苗發(fā)育初期,耕種人員需定時對土壤進行松動處理,同時徹底清除多余雜草,改善土壤所含水分及養(yǎng)分含量。通常,實行間作是種植核桃較為規(guī)范的方式,如果沒有實行,便需根據(jù)當年土壤中產生的雜草量及降雨量等情況,確定清除雜草的頻率和規(guī)模。一般當遇到下雨、灌水情況后,種植人員需及時進行雜草清理,并隨時掌握雜草的生長狀況,全面控制雜草的生長范圍和速度。每個自然年度至少要在開花后和進入伏天以前進行兩次必要的除草工作。這兩次重要時段的除草工作不但要深入,還需及時,切實控制雜草生長,以保證核桃樹健康生長。
3 修剪
3.1 新栽樹苗修剪
對于新栽的幼苗,要在每年3月上旬開始進行截干。截干的尺寸需嚴格把握,一般在距離地面40 cm左右進行截取。合理把握截取的位置可以有效增強樹木的生長質量,使新發(fā)的幼苗能得到更加充足的養(yǎng)分。在平原地區(qū),還要掌握好定干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5~2.0 m,獲得樹種的最佳生長效果。
3.2 幼樹修剪
對3~5年生核桃樹需進行各主要枝干的修剪,一般修剪原則為盡量保留主干,保留長度在0.8~1.0 m,而對分枝的保留長度一般控制在0.6~0.7 m。
3.3 成齡樹修剪
對成型結果的樹木可以分別在春秋兩季、果實收獲后進行修剪,重點修剪重疊枝、下垂枝或影響植物整體接受光照的枝條等,可以三四年進行一次修剪,合理控制樹木生長質量。
4 病蟲害防治
對于核桃樹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堅持預防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經過冬季、初春后,種植人員需針對階段性出現(xiàn)的害蟲進行集中治理。而在夏季,需要借助藥物的作用集中預防病蟲害,同時將出現(xiàn)病蟲害的枝條剪掉、燒毀。
4.1 化學防治
依靠化學藥物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面積消除病蟲害,最大限度地保證核桃樹健康生長,尤其針對一些頑固性蟲害,更應采取藥物扼殺方式進行控制。例如,對于草履蚧,在若蟲上樹初期,在核桃發(fā)芽前噴3~5°Bé石硫合劑,發(fā)芽后噴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5 000~6 000倍液[2]。
4.2 農業(yè)防治
一方面需從樹木本身的抗病能力入手,通過合理安排植株的間距、增強光照等方式破壞蟲害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樹種的抗病力。一旦發(fā)現(xiàn)樹木受到病蟲害的侵襲,需及時進行修剪,并將帶有蟲害的枝條予以燒毀,將病原控制在最小范圍。
4.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鳥治蟲,在核桃樹上利用較廣泛的主要有昆蟲、螨類、鳥類,核桃樹蟲害較為常見的捕食性天敵有瓢蟲、草蛉、食蟲椿象、捕食性螨等,較常見的寄生性天敵有寄生蜂、寄生蠅等。例如,上海青蜂是黃刺蛾天敵的優(yōu)勢種群,一般年份黃刺蛾繭被上海青蜂的寄生率在30%左右[3]。
5 結語
為了不斷提高核桃栽培及管理水平,要重視從各個方面入手,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與實踐,從而才能進一步保證核桃種植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仇玉霞.核桃栽培技術及幼苗的管理技術[J].河北農業(yè),2019(9):44-45.
[2]閻佩云.核桃栽培管理過程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對策[J].吉林農業(yè),2019(16):87.
[3]趙祖平.山核桃優(yōu)質豐產栽培管理技術[J].綠色科技,2019(7):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