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妍 李佳穎 劉平輝
摘 要: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英語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遍,不僅可以促進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可以促進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可見,英語的使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本國的母語是漢語,在實際的語言交際之中,與英語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異。除了是一些簡單的語言使用的文化差異以外,包括在禮儀、表達方式等等都是具有一定的差異的。因此,這使得在實際的語言交際中,發(fā)生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了解英語的背景文化,明白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文化的交流。
關鍵詞:語言交際;中英文化差異;探析
前言
國際化的交流已經越來越頻繁,很多的外國企業(yè)也會進軍中國市場,同樣中國的一些企業(yè)也已經走上了國際的舞臺,各國之間的留學生也很多,都是為了能夠促進文化的交流,這是一個大趨勢。因此,英語的學習越來越重要,光是簡單地學習一些英語單詞等等,在實際的交流中,難免會有一些俗語或者一些特殊的情境下的單詞多用的情況,我們需要了解語言之間的差異,就要從語言的背景文化入手。
一、概述中英交際中存在文化差異
文化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東西,它包含了很多,比如說: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等等,文化會反映一定社會情況,我們可以通過文化,了解到各國之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交際上的差異。而我們通過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就可以知道對方的民族歷史、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社會習俗、道德倫理、宗教信仰等等,就可以在交際中避免踩到對方的雷區(qū),也可以彰顯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因此,學習一門語言,并且想要使用好一門語言,更加應該學習其文化之后的差異。
二、語言交際中中英文化的差異
(一)稱謂及問候上
在漢語的稱謂,一般我們都是稱呼對方的姓氏,比如說“陳小姐”、“李先生”,并且我們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我們都是將姓氏放在前面,姓名姓名,姓過后才是名字。但是國外并不是這樣,在使用英語的國家之中,他們一般都是會將姓氏放在后面,介紹的時候都是先說自己的名字,比如說“Taylor Swift”。還有,在我們的實際用語種,表姐和堂姐是不一樣的,外祖父母和祖父母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劃分更加細致,但是在國外,幾乎都是直接成為“sister”、“grandfather”、“grandmother”等,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是比較模糊的詞。再比如,一般我們稱呼老師,都直接說“王老師”這樣的方式,但是在國外,“teacher”僅僅只是代表一種職業(yè),大家稱呼的時候都會用“Miss.wang”、“Mrs.wang”或者“Mr.wang”,還會有男女,或者是否已婚的婦女的區(qū)別,但是在我們對老師的稱呼中,直接是看不出這些的。在問候上,一般都是比較關系比較親密的人才會說“hi”、“hello”這樣的詞,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使用“Good morning”等,但是在中國,一般只有對比較親密的人才會說“晚安,早安”。因此,這些都是文化背景的差異,我們在交際的過程中就應該需要注意這些問題,不然會造成不禮貌的感覺。
(二)詞匯方面
國外的很多的詞語和我們中國的詞語不一樣,中國的詞語一般都是一個詞就是專指什么,除非是一語雙關這樣的詞匯,比如說“那個眼鏡”,眼鏡可以就只是眼鏡的意思,也可以是指戴眼鏡的人,但一般都是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下,我們才會這么認為。但是在國外,很多的詞本身就是帶有不一樣的意思,并不是在特定的場合才能使用,比如“serious”的意思是嚴肅的或者穩(wěn)重的,這兩個意思之間本身還是存在細微的差別,但是在使用上,都可以用這一個單詞,這是一種不一樣的地方。還有比如我們所認為的“農民”一詞就是所有的從事農業(yè)生產勞作的人民,但是在國外,若是你用“peasants”一詞來稱呼,別人會誤認為你是在嘲笑他,他們一般都是用“farmer”來稱呼農民,盡管都是表示農民,但是在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差別,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能夠使你在實際的交流過程中正確地使用詞匯。
(三)審美習慣上
在我們國家,關于“龍”的成語很多,什么龍騰虎躍、龍鳳呈祥、龍飛鳳舞等等,其實這一些詞都是很好的寓意,在古時候的皇帝身上的衣服,基本上也會繡上龍的標志,表示自己是天子。我們甚至還稱呼自己為龍的傳人,可見,我們對于龍的敬畏之心,以及喜愛,認為龍是一種極其祥瑞的征兆。但是在國外人的眼里,龍是一種非常邪惡和恐怖的東西,他們甚至拍攝了很多戰(zhàn)勝龍的影片等等。因此這就是文化差異,在進行對某些詞匯的翻譯的時候,我們不能夠直接就翻譯出來,而是應該了解文化的不同,進行一些藝術的處理,不要犯一些低級的錯誤。
三、結語
每一種語言都是由自己的文化孕育出來的,他們反映的是一個民族的發(fā)展變化,我們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不僅僅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習,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尊重的表現,只有尊重別人的文化,才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才能夠在自己的交流實際中,運用正確的表達方式,準確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意思。
參考文獻
[1]涂敏.中英語言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機制[J].職業(yè)時空,003012;48.
[2]朱枝.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英文化差異認知[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0):38-39.
[3]趙利群.英漢隱喻中的文化差異及跨文化交際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