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志劍
摘 要:以合理的方式進行地理環(huán)境的改造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特點之一,經過歷史發(fā)展,近現代逐漸形成完善的土木工程技術,而巖土工程則是在此基礎上,為更好地應對建設需求而產生的,主要對象即為巖石和土層,主要流程包括勘查、設計、施工、檢測等。而勘查在其中則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本文主要針對巖土工程地質勘查中控制質量的因素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巖土工程;質量控制;勘查
中圖分類號:TU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20)01-0148-02
巖土工程是促進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手段,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yè)的職業(yè)素質,了解地質學、工程系等專業(yè)知識。特別是在工程的地質勘查階段,對后續(xù)工作影響頗大,故而需要對巖體、土體、水文等實地考察。所以保證工作質量的任務尤為艱巨,以下就勘查工作的質量問題和控制要素展開說明。
1 開展巖土工程地質勘查的意義
對原始地貌的改變從來都是復雜且困難的項目,并且?guī)r土工程的工作環(huán)境往往更加艱苦,但在現代理念和技術的作用下,工程建設在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fā)展的同時,也對從業(y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促進工程質量的持續(xù)優(yōu)化,需要針對勘查工作進行相對科學的管理控制,要從施工伊始為后續(xù)工作做好鋪墊。
勘查階段主要分為現場數據收集和工程建設評價,數據的收集包括巖土類型和性質、地形走向和分布、基底的力學特性、埋藏地下水的位置、砂土地震液化、氣候歷史變化等,工程建設評價主要是結合建筑所需,整理明確且規(guī)范的勘查報告和資料文件。首先保證勘查工作符合國家行業(yè)標準,其次說明場地地質與工程建設之間的矛盾點和互補點,以此為工程結構設計和成本投資計劃提供詳盡的參考資料[1]。
2 巖土工程勘探需要克服的困難
2.1 復雜多變的外界環(huán)境
深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是勘探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通常情況下巖土區(qū)域的地形條件較為復雜,不僅需要掌握表面的地勢走向,還要進行深層挖掘,了解地層界面、風化層、內部斷層等等結構信息,故而若想得到完整直觀的空間分析結果,極為困難。此外,戶外的天氣、氣候等其他地理因素均存在多變性,勘探人員只能順應自然因素的變化,逐步收集現場數據,并完成必要的土工試驗、斷面圖繪制、觸探分析、觀察報告等維度的項目要求,然而這些復雜且易變的外界環(huán)境因素與短時期的勘探任務多存在矛盾,容易出現數據的遺漏問題,并且對環(huán)境未來變化也很難精準預測,難以保證后期施工的質量[2]。
2.2 勘查人員的專業(yè)性有限
工作人員的資質和專業(yè)能力是巖土工程的核心所在,但一些團隊的人員技術能力比較有限,對于勘查工作的成果難以達到理性效果。發(fā)生此類問題的原因包括:雖然一些工作人員獲得了相關行業(yè)的資格證書,但由于巖土勘查的起步較晚,行業(yè)結構缺乏有效優(yōu)化,所以這些理論資質難以順利應對各類勘查現場的實際情況,團隊中的許多技術人員沒有豐富的一線作業(yè)經驗,工作手段比較稚嫩。另外,雖然現階段的地質勘查工作有計算機地形處理技術和相對智能化的硬件系統(tǒng),但在一些參數分類和分析過程仍然存在不足,勘查工作缺少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對先進設備的應用一知半解,難以發(fā)揮勘查應有的作用[3]。
2.3 地質勘查的方法和技術落后
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是巖土工程質量保證的主要依靠,但是勘查工作卻也容易受到技術進步和普及制約。通常來說,勘查技術和方法主要包括勘查點建立、地質分類、巖土基層的受力分析等,但是這些技術在不同的工程背景下都應具備不同的工作形式,而不是像許多勘查隊伍一樣,在方法和思想方面顯得比較滯澀,拘泥于書本、材料中的一套勘查模式,導致工作手段較為落后,報告結果出現誤差。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團隊的技術掌握能力整體不足,地質地貌專業(yè)、建筑專業(yè)、施工技術等方面缺少有效的融合,僅依靠勘查所得的單方面定性數據并不能保證過程和結果的科學性。
2.4 指揮管理的欠缺
由于地質勘查較為復雜,需要足夠的細心、耐心和專業(yè)性,所以必須建立完備的指揮和管理體系,保證人、機、物、環(huán)境都能在科學的掌控下完成各自的任務。但理想中的管理體系確實是很難達成的,在許多的勘查團隊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工作混亂或數據遺漏的現象,這就說明勘查前的準備工作、勘查中的管理工作、勘查后的審核工作都沒有嚴格地落實管理制度,或者是勘查工作系統(tǒng)本身就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這使得地質勘查的專業(yè)技術應用效果大打折扣。
3 巖土工程地質勘查作業(yè)的質量控制手段
3.1 為地質勘查提供更多資源
巖土工程項目是由多個施工階段組成的,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任務和特點,針對勘查工作而言,其是所有工作的“先行者”。而巖土工程作為資源成本有限的工作,應合理為勘查工作劃分出更加充足的資金、時間等資源,這樣勘查工作才有更大的提高上限的可能性,確??辈楣ぷ髡哂懈嗟目臻g發(fā)揮其自身的能力。
如現代化的測繪機器和計算機技術,都可以加大對其投入和研究力度,現代化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勘查工作的智能化程度,便捷處理較為困難的外業(yè)內容,科學處理內業(yè)評價內容。當工程領導真正意識到地質勘查的重要性,并創(chuàng)建足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后,則就有極大的可能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保證勘查流程每一個步驟的質量。
3.2 勘查資料和文件的修正
巖土工程的勘查工作既要符合文件的標準規(guī)范,又要為后期的設計提供準確的一手資料,在某種意義上勘查工作就是為保證工程資料質量而進行的。所以,首先在進行勘查前需要為工作者下發(fā)技術性文件和建筑構想等材料,并且為保證實際工作始終在正確的指導下完成,必須在準備階段和勘查階段保持資料和文件的及時更新,以數據的準確性和實用性提高勘查工作的質量。
如對于上級簽訂的業(yè)務合同和下發(fā)的任務文件都要經過細致的審核,確保各個條目各方都達成共識,以免實際工作出現誤差。另外,地質勘查任務的子項目頗多,不僅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項目的勘查和資料填寫,還要進行復審,對自身工作成果進行嚴格的校對,以此提高對操作細節(jié)的把控,保證數據的精確性及科學性[4]。
3.3 勘查技術的科學結合應用
巖土現場的勘探不僅任務指標眾多,且現場實際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在尋求技術突破的基礎上,還應釋放僵化的施工思想,改善單一的勘查作業(yè)手段,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地址具體勘查,運用較為有針對性的技術手段才能獲得較好的工作效果。
此外,在當前地質勘探作業(yè)工作技術大幅度優(yōu)化改革的背景下,有越來越多可靠的技術手段可供選擇與應用,相關從業(yè)人員可以從新技術、新手段方面入手,加強各項技術的實踐以及融合。通過多種勘查技術的結合,更好地針對不同的勘查對象,得出更加科學的數據結論,進而較為完整地展現出當地地質的客觀實際情況。比如,針對軟土地基宜選用原位測試和鉆探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地震區(qū)域則可利用液化土狀態(tài)判別和計算機波速測試等方法。
3.4 開發(fā)勘查信息的計算機數據庫
在計算機信息化時代,就要發(fā)揮出信息的特點,巖土工程項目需要借助大量的計算機技術開展工作,其中數據庫的開發(fā)和建立就是重要的一環(huán)。當前主流的數據庫包括Oracle、MySQL等,工程領導應委派專業(yè)數據庫開發(fā)團隊將工作數據以字段的形式儲存在計算機數據庫中,這樣就便捷地實現了數據的大量儲存、合理分類、安全保護,這對于地質勘查工作成果有巨大的科學價值。
此外,可以為后臺數據庫針對性地建立前臺管理系統(tǒng)的界面,確保不同等級的技術人員能發(fā)揮各自的職能,對勘查數據進行查詢與管理,大大提高地質勘查的工作價值以及數據信息價值,并同時為各部門技術人員提供經驗和信息的分享交流平臺,利用統(tǒng)一的數據庫管理,避免交接過程出現歧義問題,整合工程項目的全部資料和資源。
3.5 提高勘查人員的專業(yè)能力建設
對于巖土工程的勘查工作而言,高新理論、實踐經驗、設備操作、精神品質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專業(yè)素質能力,需要全方位地提高工作團隊的人員素養(yǎng),如此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勘查工作環(huán)境,發(fā)揮出更好的勘查工作效果。為達成這一目標,內部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首先應注重多樣化的綜合素質評價,其次要正確了解自身隊伍存在的不足以及掌握的優(yōu)勢,以此設計并調整合理的技術培養(yǎng)方法和精神指導策略,使員工能獲得更加完善的培養(yǎng)和晉升體系。
另外,在大力培養(yǎng)勘查人員高新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員工的實踐能力,不可花費巨大的投入反而培養(yǎng)出只會紙上談兵的工作人員,而是要采用老人傳帶新人、新人啟發(fā)老人的人才管理模式,以此確保勘查隊伍整體獲得專業(yè)水平的提升。
3.6 加強地質勘查管理體系的質量控制力度
管理是地質勘查的重要外界控制手段,需要同時保證管理體系的科學性和權威性,通過科學的管理可以提高每一個過程的工作質量,促進技術手段發(fā)揮出更強的利用效果,而權威的管理則可以控制各勘查過程的不合理之處,對人員、環(huán)境等要素進行嚴格掌控。為充分展現質量控制在管理體系中的作用,工程領導首先要做到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自身的工程管理制度,積極與工程技術人員和現場勘查人員進行溝通,提高技術應用與管理體系的融合程度,保證各環(huán)節(jié)、各部門都有可靠的管理方法加以指導。其次,針對勘查作業(yè)建立監(jiān)理監(jiān)管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項目的負責人要與政府監(jiān)管和其他方面進行聯系,確保整體勘查流程處于國家級的規(guī)范管理之下,同時結合責任個人制,對工作人員施加適當的壓力,以減少懈怠、偷懶、失誤等人為因素的影響[5]。
4 結語
綜上所述,巖土工程對于土木建設尤為重要,而勘查作業(yè)又對于巖土工程舉足輕重,所以必須要做好勘查過程的前期鋪墊工作,并以合理的技術手段提高勘查結果的質量,如此才能為后期設計和施工提供科學指導。
參考文獻
[1] 包一軒.巖土工程地質勘查中控制質量的因素分析[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9(30):174-175.
[2] 王連平,徐盼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與防治[J].河南建材,2019(06):93-94.
[3] 李偉斌.巖土工程地質勘查中控制質量的因素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9(09):281.
[4] 張玉鑫.淺談如何提高巖土工程地質測試與試驗的準確度[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0):44.
[5] 趙曉東.巖土工程地質勘查技術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7(0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