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干預后, 兩組受試者的FBG水"/>
曹曉峰
【摘要】 目的 分析孕期服用益生菌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門診產檢的孕期女性為研究對象, 經隨機抽樣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單純接受健康宣教,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服用益生菌制劑。比較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變化情況及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情況。結果 干預前, 兩組受試者的FBG、HbA1c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兩組受試者的FBG水平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的HbA1c水平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的HbA1c水平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HbA1c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干預前, 兩組受試者的MDA、SOD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對照組的MDA、SOD水平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的MDA、SOD水平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MDA、SOD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受試者發(fā)生8例(16%)妊娠期糖尿病, 觀察組受試者發(fā)生1例(2%)妊娠期糖尿病。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9829, P=0.0144<0.05)。結論 孕期女性服用益生菌能夠起到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 益生菌能夠有效改善孕期女性的血糖值, 降低氧化應激度, 可以保護機體血管, 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孕期女性;妊娠期糖尿病;益生菌;預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53
妊娠期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最近幾年, 此類疾病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倘若未能對患者的血糖加以控制, 將會威脅到其生命安全, 降低新生兒出生評分。相關文獻證實, 腸道菌群在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臨床可以經過改善腸道黏膜自身突破性的方法, 調節(jié)孕產婦機體代謝, 加大機體免疫能力。益生菌在預防妊娠期糖尿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結合實際情況, 本文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孕期女性為研究對象, 并對部分受試者應用了益生菌。得出心得, 現(xiàn)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門診產檢的100例孕期女性為研究對象, 經隨機抽樣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50例。篩選方法:在受試者自愿參加實驗調查的基礎上, 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后, 對受試者孕早期進行篩查, 要求FBG<5.1 mmoL/L, 受試者無糖尿病家族史、無妊娠期糖尿病史, 本次懷孕無妊娠期合并癥與并發(fā)癥。其中, 觀察組初產婦26例, 經產婦24例;年齡22~39歲, 平均年齡(33.46±3.85)歲。對照組初產婦24例, 經產婦26例;年齡21~40歲, 平均年齡(34.05±4.4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受試者首次在產科門診就診時, 監(jiān)測其血糖。對照組受試者接受孕期常規(guī)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知識講座, 進行定期健康宣教, 并進行營養(yǎng)指導及追蹤調查, 同時叮囑受施者在合理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運動鍛煉次數、減少高糖食物攝入量, 實行自我血糖監(jiān)測。觀察組受試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 在孕16~24周時給予孕婦可食用益生菌。Life Space孕婦專用益生菌膠囊(自備), 1粒/d。益生菌制劑的組成成分為植物乳桿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2]。治療3個月。在此期間內, 醫(yī)護人員對其做好隨訪工作, 同時對受試者開展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指導工作, 告知其合理飲食, 進行適當運動。由于孕婦妊娠24~28周時發(fā)生胰島素抵抗率最高, 因此醫(yī)院在受試者妊娠24周時為受試者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 篩查妊娠期糖尿病, 為確保篩查準確率, 篩查前1 d晚上22:00后受試者禁食, 篩查當日早上進行空腹采血測血糖值。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HbA1c以及FBG水平, HbA1c以及FBG值越低說明受試者體內血糖值更穩(wěn)定。②比較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MDA以及SOD水平。③比較兩組受試者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FBG、HbA1c水平比較 干預前, 兩組受試者的FBG、HbA1c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兩組受試者的FBG水平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的HbA1c水平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的HbA1c水平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HbA1c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受試者干預前后的MDA、SOD水平比較 干預前, 兩組受試者的MDA、SOD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對照組的MDA、SOD水平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的MDA、SOD水平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MDA、SOD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2. 3 兩組受試者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受試者發(fā)生8例(16%)妊娠期糖尿病, 觀察組受試者發(fā)生1例(2%)妊娠期糖尿病。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9829, P=0.0144<0.05)。
3 討論
妊娠是女性身體一種特有的生理過程, 且較為復雜。女性在妊娠期, 身體為了適應胎兒的生長發(fā)育, 各機能均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 這樣的變化會加重女性身體器官的負荷, 代謝能力也有相應的改變。代謝的改變與胎盤分泌的多種激素均對胰島素產生較大的作用, 使女性在妊娠期間容易患糖尿病, 巨大兒的發(fā)生就是由于高血糖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促進糖原、脂肪與蛋白質合成, 而巨大兒會導致孕婦出現(xiàn)宮縮乏力、頭盆不稱等情況, 增加剖宮產幾率。最近幾年, 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呈現(xiàn)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該并發(fā)癥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健康以及新生兒造成不利影響。
相關文獻指出, 益生菌制劑在預防妊娠期糖尿病方面有著良好的效果。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定義, 益生菌屬于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在其攝入量充足時, 其對于宿主會產生多種益處??偟膩碇v, 益生菌有兩大特點:①人體應當從飲食中不斷的補充。②要想益生菌發(fā)揮作用, 必須保證其以存活的狀態(tài)抵達腸道, 否則就會失去作用[3]。從益生菌的優(yōu)勢來看, 主要為:①全面控制機體血糖。就病理學方面來言, 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策略主要為降低胃腸道對于葡萄糖吸收量以及加快葡萄糖代謝度。益生菌主要棲息于人體胃腸道壁中, 其能夠有效消耗葡萄糖, 利用這種方式可以降低機體攝入葡萄糖水平, 進而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4]。
②降低血脂。益生菌能夠全面加速進入腸道促進膽汁早期分解, 利用這種方法能夠降低機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值得說明的是, 益生菌還可直接性吸附食物內的膽固醇。在此之后隨著菌體排出到體外。益生菌可以有效抑制攜帶膽固醇的膽汁酸于肝臟內二次吸收, 同時也能夠將血液內的膽固醇利用糞便的方式排出體外。相關臨床實驗證明:益生菌能夠顯著降低機體血清內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且在使用益生菌之后, 機體纖維蛋白水平也明顯降低。③有助于恢復胃腸道功能。益生菌內還有諸多酶類物質。其能夠全面促進營養(yǎng)物質吸收消化, 有效恢復胃腸道功能。當益生菌在代謝過程中, 也能夠生成諸多營養(yǎng)物質, 比如說維生素B1、泛酸、短鏈脂肪酸等等。值得說明的是, 此類制劑也有助于恢復患者胃腸道功能。
本次試驗研究結果指出, 干預前, 兩組受試者的FBG、HbA1c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兩組受試者的FBG水平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的HbA1c水平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HbA1c水平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HbA1c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證實了益生菌能夠實現(xiàn)降低血糖這一結論的公允性。有文獻指出:氧化應激為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以及發(fā)展的高危因素, 其和胰島素抵抗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存在諸多關聯(lián)性。本次實驗研究結果指出:干預前, 兩組受試者的MDA、SOD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對照組的MDA、SOD水平均較本組干預前升高,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的MDA、SOD水平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MDA、SOD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受試者發(fā)生8例(16%)妊娠期糖尿病, 觀察組受試者發(fā)生1例(2%)妊娠期糖尿病。證實了使用益生菌能夠提升機體抗氧化應激損害水平。國內文獻指出:在膳食內加入適當的益生菌可以全面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 減少氧化應激反應程度。
總之, 孕期女性服用益生菌能夠起到預防妊期糖尿病的效果。益生菌能夠有效改善孕期女性血糖值, 降低氧化應激度, 可以保護機體血管, 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謝艷華, 譚蕓. 孕期膳食指導改善血脂代謝預防妊娠期糖尿病與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臨床研究. 廣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3):151-152.
[2] 孫彩萍, 李筱梅. 對孕早期孕婦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對預防其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6, 14(14):159-160.
[3] 張海虹, 劉紅亞, 王劍, 等.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營養(yǎng)管理與臨床分析. 浙江預防醫(yī)學, 2015(9):943-945.
[4] 張玲玲. 對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分析.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 6(12):212-213.
[收稿日期: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