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鴻
摘要:歷史學科是高中教育階段學生必須要學習的重要學科,通過學習歷史,使學生能夠了解國家的發(fā)展歷程,從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在高中歷史學科中,時空觀念是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梳理歷史知識、構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必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本文對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了具體分析,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0061
一、“時空觀念”的概念
“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特定觀念,歷史學科的知識是建立在歷史時空的基礎之上的,認識歷史必須要從時空觀念的角度出發(fā),學習歷史也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時空觀念。所謂的“時空觀念”指的是在特定的時間聯(lián)系和空間聯(lián)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發(fā)生、存在的,只有將真實的歷史事實放在歷史發(fā)展進程的時空框架中,才能使歷史呈現(xiàn)出其獨特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并且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對歷史事實、歷史人物、歷史社會現(xiàn)象進行準確的認識、分析和解讀。所謂的時空觀念還可以理解為將對歷史事件的敘述提升到理解其意義的理性認識及情感取向等,在這過程中應以歷史資料為依據(jù),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tài)度與能力。但時空觀念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有目的地培養(yǎng),如此才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歷史時空觀念。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學習歷史缺乏興趣
當前,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教學的效果差、質量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對于學習歷史提不起興趣。大多數(shù)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關注的重點在于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是否能夠接受知識、理解知識以及學生是否愿意學習歷史,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并且上課的氛圍較為死板,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于學習歷史失去了興趣,更缺失對歷史資料和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和評判的能力與正確的態(tài)度。
2.教師教學的目的性不強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在歷史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yǎng),部分教師雖然有這個意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相關經驗,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合理應用時空觀念將歷史知識聯(lián)系起來,因而導致缺乏了對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歷史課程當中不能有條理地梳理歷史知識,也不能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
3.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
新課改的完成明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歷史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地位,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但部分教師急于完成教學任務,沒有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不了解學生想要學什么、想要怎么學,仍然使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這更加不利于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使學生缺乏將歷史事件放在時空框架中進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當前,新課程改革已經完成,要求教學模式也應發(fā)生一定的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高考考試對教學內容的要求,著重對學生進行教學復習與知識梳理,以幫助學生找到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
1.恰當應用歷史時序觀念
歷史時序觀念是歷史時空觀念中的重要內容,是以時間順序為主將歷史事件串聯(lián)起來的觀念。將歷史教學知識以時間軸的方式串聯(lián)起來,正確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探究、分析、理解,幫助學生找到其中的聯(lián)系和不同,使學生能夠正確運用歷史時序觀念更好地學習歷史。比如,教師在講解《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內容時,就可以利用歷史時序觀念將中華文明的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與發(fā)展等的知識串聯(lián)成一條線,并標出內容線的重難點,這樣能使學生對知識點了解得更清晰、更透徹。
2.巧妙應用歷史地理觀念
歷史地理觀念也是歷史時空觀念中重要的內容之一,所謂的歷史地理觀念指的是歷史事件中歷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空間以及區(qū)域范圍內發(fā)生的。利用歷史地理觀念對學生展開教學,能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及拓展,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挖掘以及深入程度,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比如,教師在講解《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zhàn)》的內容時,可以利用歷史地理觀念通過明清時代地理范圍的變化結合時間線巧妙地將其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識脈絡,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
3.加強歷史框架教學
加強歷史教學中的框架教學也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時空觀念的教學手段??蚣芙虒W就是教師將同一類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歸納在一起使之形成一個框架,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找到其中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歷史事件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演變的過程,更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比如這樣一道高考題目:中央機關報《政治生活》載:“(1925年)北方地區(qū)的國民黨,已經走上了一條政黨的軌道,有了比較嚴密的組織與紀律,已經慢慢地取得了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都表現(xiàn)出了長足進步。”這主要得益于?A.中國國民黨的正確領導;B.國民革命運動的影響推動;C.北伐戰(zhàn)爭的強有力支撐;D.國民黨在一大后迅速發(fā)展。
學生在解答這道題目時,要具備清晰的時空觀念,不僅要清楚歷史的時間順序,還要清楚什么時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根據(jù)其建立起來的歷史知識框架才能分析出正確答案。這道題根據(jù)材料可以知道國民革命運動推動了北方國民黨組織的改造并發(fā)展了黨員,取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正確答案是B。
綜上所述,時空觀念是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只有具備正確、有序的時空觀念才能更好地學習歷史。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歷史時序觀念、歷史地理觀念等構建起良好的知識框架體系,提高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歷史學科素養(yǎng)。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實驗中學52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