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剛
吉林省榆樹市動物無害化處理監(jiān)管中心,吉林榆樹 130400
奶牛支原體肺炎是奶牛呼吸道的一種嚴重呼吸疾病。目前臨床多發(fā)的是由絲狀支原體的絲狀亞種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飼養(yǎng)管理差,防風寒措施差,疫苗接種沒做到位,牛群應激因素多等因素均能加大本病流行。體弱牛,犢牛,奶牛多發(fā),季節(jié)交替的冬春季節(jié)常發(fā),死亡率較高。患牛如做不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隔離,不加以科學施治綜合措施,就會造成牛只死亡,給養(yǎng)牛場(戶)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
2019 年11 月,某養(yǎng)牛場飼養(yǎng)的20 頭奶牛患病來診所就診,主訴飼養(yǎng)的牛有7 頭近期食欲不振,采食量下降,發(fā)燒,測溫41 ℃,逐漸消瘦,不愿意走動,精神沉郁,發(fā)病10 多天,表現干咳、咳嗽,鼻孔有膿性鼻涕,呼吸快,病后按感冒治療用了些頭孢、氟苯尼考、安乃近針劑等藥物治療,結果效果不好。中途還死亡一頭牛。
接診后感覺該農戶家的奶牛發(fā)病挺嚴重。后去了他家往診,現場看如畜主所述癥狀,后經和畜主協(xié)商,就對死亡牛進行了剖檢,查找病因,便于確診。該戶牛棚處處漏風,飼喂的飼料營養(yǎng)不均衡,圈舍衛(wèi)生不好。畜主說其飼養(yǎng)牛沒做防止該病的疫苗。
2.1 臨床檢查情況,體溫41 ℃,呼吸38 次/min,毛焦,鼻孔有卡他膿性分泌物,弓背彎腰,瘤胃蠕動音弱,排糞不成形,精神不振。結膜發(fā)紅,下頜及胸部水腫。
2.2 死亡牛剖檢見:肺部呈現大面積纖維素性肺炎變化。肺實質大理石樣病變,表面有纖維素性分泌物黏覆,散在分布黃豆粒大小膿灶。病變部位暗紅色,質地變硬,肉樣變喪失彈性。心包膜與肺臟黏連。腹腔其它器官無典型病理變化,胸腔滲出液呈淡黃色,量大。
2.3 之后采取肺組織和胸腔滲出液,帶到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做了化驗。3 d 后病理報告單顯示,該群?;嫉氖侵гw肺炎。
通過臨床及剖檢和實驗室報告,診斷該養(yǎng)牛戶奶牛得的是支原體肺炎。
肌肉注射泰樂菌素+土霉素+維生素A、D、E。每天2 次,連續(xù)5 d,劑量按奶牛體重,遵照藥物說明書使用。對癥治療,發(fā)燒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心衰注射樟磺酸鈉腦。同時配合用靜脈注射藥物5%葡萄糖,0.9%生理鹽水,維生素C 及地塞米松頭孢噻呋鈉。劑量按奶牛體重及藥物說明書使用。每天早晚各1 次,連用5 d。群牛飼料中添加泰樂菌素粉,阿莫西林粉,卡巴匹林鈣粉,麻杏石甘散,飲水中加氨基維他命。劑量按藥物說明書執(zhí)行。連用5 d。
通過10 d 治療該病得到有效控制。15 d 后,這起疫情完全控制。恢復正常。
4.1 養(yǎng)殖戶要注意牛舍保溫,及時清掃糞便,做好防疫消毒工作,減少牛應激反應。提高牛的免疫力,防止牛感冒是降低支原體肺炎發(fā)生的有效辦法。
4.2 奶牛生產過程中,能量消耗大,因此奶牛飼料最好添喂青黃貯優(yōu)質玉米秸桿料,要及時補充微量元素礦物質,從而使奶牛體格健狀,免疫力增強。減少疾病發(fā)生概率,提高養(yǎng)殖效益。
4.3 做好防疫和定期藥物預防工作。是防止支原體肺炎發(fā)生的重要手段,疫苗按種和定期添加無抗藥物預防是目前有效的辦法。
4.4 發(fā)病后要及時科學診治做好鑒別診斷工作,可降低發(fā)病及死亡率,防止盲目治療用藥,是控制支原體肺炎病流行的最科學的措施。
4.5 牛要定期做好驅蟲健胃工作。驅蟲春秋用廣譜驅蟲藥各一次,劑量按說明書。健胃用大黃蘇達粉,劑量按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