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了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從激發(fā)學習興趣;啟發(fā)式教學;優(yōu)化團隊探究模式;完善評價機制這四個方面進行探究,闡述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的目的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而非單純知識的傳授。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互動性教學”等教學模式逐漸盛行。但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常常會因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導致課程不能如期完成或者效果不佳的情況發(fā)生。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要求下,亟需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而身為教師,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成為初中教學的重點。中學英語對學生基礎要求較高,語言類學科的特色讓其更加需要學生日常的積累,故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沒有興趣的學習注定是低效率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僅僅講述課本上的內容,缺少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的素材也不夠豐富,學生自然學習興趣不高。新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微課、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引入生活素材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
例如在“My classmates”這一課,教師就可以先用微課的形式播放《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中哈利波特剛加入魔法學院學習的片段,通過知名電影引出“Class”這一概念。在學習了這節(jié)課必要的單詞后,教師可以問學生:“Do you like our class?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Do you like your classmates? Why?”等問題,讓學生對自己的班級更加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就開學加入班級這一主題與同桌設計一段對話,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了解自己同桌的信息,并用英語的形式講出來,如第一個學生說:“My classmate is Dongdong.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His favourite subject is English.…”之后,隨著準備時間的加長,也為了更加貼近同桌說的中文,學生所說的單詞會越來越復雜,甚至出現(xiàn)現(xiàn)階段還未學過的單詞。這樣,通過微課教學、知名電影素材引入和學生互動等多種形式展開教學,教師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的“教”為主,學生參與較少,自然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啟發(fā)式教學指的是教師運用科學的方法,合理運用設問等方式引導學生自發(fā)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的模式。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師不直接教授英語學科知識和語法規(guī)律,而是以問題的形式引領學生自發(fā)尋找答案,更加注重學生個人的思考過程。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有效改變過去英語的學習只在課上的現(xiàn)狀。
如在“??????? Life in the future”這一課,教師先進行課程引入,在黑板上展現(xiàn)過去和現(xiàn)在的事物圖片和相應的單詞,如Past:sail boat,sword;Present:train,car等。然后詢問學生:“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以此引出學生對未來的思考,讓學生回答自己將來想要做什么?因為學生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yè)各不相同,需要應用的單詞也各不相同,且總量龐大,這就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查閱。而在這之后,教師可以分別詢問學生“Where do you want to go?”“Why?”等問題,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不斷查閱自己想要應用的單詞,在問題的回答中提升自己的英語知識和自學能力。
“一個巴掌拍不響”,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英語是一門“入門困難,提升簡單”的學科。在初中英語的自學過程中,常常有人因為基礎知識不扎實、毅力不夠等原因導致英語的學習舉步維艱,為后續(xù)的英語學習造成了重重困難。而這種時候,學生就需要一些外來的幫助。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推行和優(yōu)化團隊合作模式,能促進學生間的互相監(jiān)督、互相幫助,讓學生在自學時突破個人能力的限制,不僅能讓學生入門的學習更加簡單,還能在學生的提升學習過程中提供便利。
如在“A famous story”這一課,教師就可以應用小組合作模式,將學生分成五到六人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不認識的單詞進行查閱并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自學。在學生自學階段完成后,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單詞和短語如“fall”“hole”“deep”“think about”以及交際用語的知識進行重點講解和突破。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Alice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這部電影片段,讓學生了解其主要情節(jié)。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學習交際用語的應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選擇其中一個片段進行話劇表演,通過更多的形式學習英語知識。這樣,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教師讓學生應用更多的形式完成了個人無法完成的工作量,用更加新穎的方法學習了知識,并且通過小組監(jiān)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使得學生整體的自學能力大幅度提升。
最后,想要提高學生自學效率,學習方法的教學必不可少。一個好的方法能讓學生英語的自學事半功倍。這就需要教師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機制,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學習方法,并能接觸到更加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如在學習“Australia”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對之前學過的國家名稱的拼寫和這些國家相關知識進行考查,并讓學生把自己還知道的國家的英語名稱寫出來。有的學生能寫出的單詞量較多,有的學生能寫出的單詞較少,有的學生對該課程講述的語法知識和相關地理知識記憶較為深刻,有些學生對這一課印象較淺,有的學生還有了更多的英語國家名稱的積累。因為單詞的記憶多考驗的是平時的積累,教師即可以讓自學效果好的學生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如用音標或者詞根記憶等先進的記憶方法,將“Australia”分成“Aus”和“tralia”兩部分記憶,如準備一個單詞本,將日常練習中見過的生詞記錄到筆記本上,有空拿出來看一看等。這樣,教師通過定期的學習方法交流會,讓優(yōu)秀學生分享自己的方法,教授待進步學生先進的學習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學生的自學能力強弱將直接影響到教師教學的成敗。故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興趣,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團隊合作探究等模式,完善英語學習評價機制,不斷提高學生自學的內在動力和能力,指導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良好習慣,掌握科學的自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自學效率,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更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
(作者單位:廣西省桂林市第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