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玉芬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漢語拼音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由于漢語拼音的符號對小學生來說非常的抽象,而且認讀的方法比較單一,因此語文老師在拼音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感到非常乏味,而小學生在學習中也會感到很無趣。要想讓學生在一年級上半學期內掌握漢語拼音,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然后準確地對音節(jié)進行拼讀,同時正確地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這些對于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教授拼音時一定要采用趣味教學方法,激發(fā)小學生對于拼音學習的熱情,同時老師也要有針對性地對拼音教學的過程進行設計,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設置有趣的拼音教學情境,從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起對漢語拼音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這個年齡段還沒有形成抽象思維的能力,一般在學習中都是以直觀形象的具體思維為主。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對于拼音的教學,每節(jié)課都設置了畫面色彩艷麗、內容豐富同時具有良好啟發(fā)作用的一些圖畫,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圖畫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己觀看圖片同時描述上面的事物。同時結合學生已經掌握的一些感情認識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拼音和聲調、比如在為學生講述第一節(jié)拼音課a、o、e的時候,老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學生都會被圖畫上美麗的風景所吸引,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述。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描述在圖畫上看到了什么?都是什么內容?學生在觀察到這一幅畫面時就會對里面的故事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圖畫中有一個小女孩兒正在張著嘴巴唱歌,她發(fā)出的聲音就是“a”的聲音,從圖畫上看,不僅小女孩兒展開的嘴型與a相近,小女孩兒的頭和小辮子也組成了一個a的圖形,這就會讓學生對于a的發(fā)音和書寫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圖畫上還有一個公雞在打鳴,發(fā)出喔的聲音讓小學生進行模仿,小學生都可以看出老師的提示音,然后老師讓同學們觀察老師發(fā)出喔的聲音的時候嘴型是不是一個圓形,小學生都說是,然后老師說o就是一個圓形的寫法。然后再給學生展示一只鵝在水上游的場景,提示e的讀音。同時鵝水中的倒影也呈現(xiàn)出了e字母的形狀,這種方式讓學生通過形象化的圖片就可以了解拼音的發(fā)音和寫法。因此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老師可以按照教材中漂亮的插圖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模仿,去記憶。
老師也可以通過為學生表演與拼音形狀相關的動作讓小學生記住字母的寫法,圖片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直觀的、美麗的,而動作的運用就會讓他們覺得更加直觀,讓拼音課堂教學的氣氛更加活躍,一年級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正是活潑開朗,熱情好動的階段,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因此老師在教授拼音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與拼音字母相近的事物或者動作來讓學生記住一些字母的發(fā)音和形狀,比如老師在教學生f和t時,首先可以拿一個彎彎的拐棍兒,老師扶著拐棍兒告訴學生這種形狀就是f,然后老師可以把拐棍兒倒立過來,告訴學生這樣就變成了t,再比如老師在教拼音j、q、x時,老師可以拿出一個氣球,讓學生觀察氣球的形狀,小學生看到氣球的形狀同時結合氣球的發(fā)音就可以很快掌握q的讀音和寫法,在講授g、k、h的時候,老師可以一邊為學生演示割草的動作,一邊念出ggg的讀音,一邊做出嗑瓜子的動作,一邊念kkk的讀音,一邊做出喝水的動作,一邊念hhh的讀音,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跟著老師的動作一邊模仿一邊發(fā)音,課堂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小學生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下既加深了對于拼音發(fā)音的理解,同時也掌握了它們的書寫方法,讓他們的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要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課堂上去感知和學習,這樣才能夠快速對拼音進行吸收和消化,同時也能夠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但是傳統(tǒng)的漢語拼音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老師總是采用反復跟讀的教學方法,這樣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十分枯燥和乏味。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自控能力較差,無法集中全部的注意力,經常是老師領讀的口干舌燥,但是學生對拼音的掌握程度卻很差,所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序的、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師可以根據語文教材的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快速的進入教學情境當中,提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拼音學習的目的,比如老師可以通過童話故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告訴小學生,阿里巴巴掌握了“芝麻開門”的口訣得到了很多的財富,在拼音學習中學生也要掌握口訣才能夠成功,這時小學生就會特別想掌握拼音學習的訣竅,通過巧妙的引入和情境的鋪墊,極大的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拼音學習打好基礎。老師可以結合教材插圖給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把教材中的一些內容變成兒歌,讓小學生盡快地加深記憶,讓他們能夠分清一些抽象的符號和容易混淆的拼音,拼音兒歌朗朗上口,適合小學生閱讀,同時也容易記憶。比如在練習單韻母是,可以用兒歌教學生:“張大嘴巴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牙齒對齊iii,嘴巴突出uuu,嘴吹口哨üüü”等,或者是“小 ü小ü有禮貌,見到jqx,趕緊就脫帽”,這些兒歌容易記憶,讓小學生可以在這些趣味兒歌的幫助下更好的記憶和學習拼音。
小學生這個年齡段貪玩是他們的天性,而且游戲活動也是小學生比較喜愛的活動,低年級的小學生不管是注意力還是耐心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老師應該在拼音教學中通過有趣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對于拼音學習的興趣。
3.1 通過快速反映游戲學習拼音
快速反應游戲就是為了在小學英語拼音教學中為了擺脫枯燥乏味的教學而設計的,游戲的方法是老師領讀,學生跟讀,如果老師把拼音讀對,學生就跟著朗讀,如果老師讀錯,學生就不要跟著朗讀,學會跟讀錯誤就要被淘汰,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跟著老師朗讀,看看哪個小組誰能堅持到最后,剩余的人數(shù)最多。這種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在趣味游戲中掌握拼音發(fā)音的準確程度,同時增強自己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可以跟隨著老師的節(jié)奏一遍一遍的練習。
3.2通過大小聲游戲學習拼音
老師還可以采用大小聲的游戲方式,如果反復跟讀學生會感到一些疲倦,而且在朗讀時經常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喜歡大聲地扯著嗓門兒跟讀,這樣不利于他們的嗓子保護,長時間的誦讀就會讓孩子覺得疲憊,因此可以讓學生通過大小聲的游戲來解決這些問題。老師大聲的朗讀學生小聲的讀,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嗓子得到休息。然后在不知不覺中高高興興的跟上老師閱讀的節(jié)奏。
3.3通過找朋友游戲學習拼音
這種方式小學生的興趣都很高,一般是在練習拼音音節(jié)拼讀的時候才使用。采用這種游戲方式可以把小學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手里的聲母的卡片,另外一組手里當著韻母的卡片,老師在讀出一個漢語拼音音節(jié)的時候,就可以讓每個小朋友認真傾聽,根據自己手中拿著的聲母和韻母,與老師的音節(jié)匹配,兩個人相匹配一起形成老師拼讀的音節(jié),然后一塊兒把音節(jié)拼讀出來。
3.4通過拍卡片游戲學習拼音
老師可以邀請兩個同學上臺,然后把拼音卡片貼在黑板上,老師開始讀拼音,游戲規(guī)則是每個學生聽到老師拼讀的拼音以后,迅速的把手拍在那張卡片上,這種游戲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拼音的認識程度,在爭搶卡片的過程中提升了他們在游戲中的競爭意識。
3.5通過編繩子游戲學習拼音
在拼音教學中,老師要講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參與到拼音學習當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他們對拼音的了解程度。比如老師可以讓小學生用一段繩子變成e的形狀,在變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用腦子想用。用雙手動,用嘴巴讀。可以讓學生用繩子變成各種拼音符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字母的拼讀和寫法,從音形意各方面牢牢的掌握了拼音,幫助孩子們的記憶。
學好拼音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前提和基礎,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趣味的拼音教學中才能夠得到提升學習興趣。老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孩子能夠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體會到拼音學習的趣味性,從而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拼音學習中來,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加精彩。
(作者單位: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橋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