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給黨的群眾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當前群眾工作也對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領導干部需要高度重視,主動適應形勢,切實增強群眾工作本領。
群眾工作是黨的根本工作,是黨的政治優(yōu)勢。做好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寶貴經驗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黨執(zhí)政的根本問題和基礎。但是群眾工作卻成為當前領導干部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
1.1 群眾工作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路線已經被有些黨員干部淡忘了?,F(xiàn)在交通工具發(fā)達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卻遠了;通信工具先進了,干部與群眾的溝通卻難了;干部的學歷高了,做群眾工作的水平卻低了?!?現(xiàn)實中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一些干部在做群眾工作時的“雷人雷語”,充分反映出一些干部在做群眾工作時,簡單粗暴、不講究工作方式方法,也有一些干部甚至直接把群眾放在對立面,有的直接就忘記了群眾路線和群眾工作的重要性。
無論是革命年代、建設年代、改革開放年代,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群眾工作。毛澤東把群眾比喻為:“銅墻鐵壁”、“眼睛”、“上帝”、 “土地”、“水” ,告誡全黨同志要敬畏群眾、植根群眾、珍愛群眾、依靠群眾、絕不能脫離群眾。群眾工作能力是需要著力提高的“第一能力”,其重要性非同一般。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迫切需要廣大領導干部重視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對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深入研究,提高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
1.2 群眾工作的內涵
黨的群眾工作是黨組織、宣傳、教育、發(fā)動人民群眾為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而奮斗的工作。黨的群眾工作內容是具體的,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任務。黨的群眾工作方法也是具體的,要針對不同的對象,在不同時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類別和不同性質的問題,群眾工作要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領導干部要做好群眾工作,必須加強自身修養(yǎng),同時要提高了解群眾的能力、發(fā)動群眾的能力、教育群眾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協(xié)調關系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防范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和突發(fā)事件的能力等。群眾工作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同時引導教育群眾,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最大限度調動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最大限度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最大限度維護和實現(xiàn)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新形勢新在哪?當前,我國經濟社會處在轉型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既是“發(fā)展黃金期”,也是“矛盾凸顯期”。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階段,不斷觸及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調整,社會矛盾處于易發(fā)多發(fā)狀態(tài)??陀^上給干部做好群眾工作提出很多挑戰(zhàn):
一是群眾利益訴求多樣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群眾的構成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不同階層的人民群眾異質性越來越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利益訴求更加多元,解決群眾利益訴求更難更復雜了。
二是群眾工作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是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做群眾工作,人民群眾受國際環(huán)境影響較小;在全球化時代,我國已成為開放社會,人民群眾在國際平臺上交往,能夠接觸到國內外各種信息。
三是群眾要求更高了。我們黨已經從帶領人民群眾站起來的革命黨轉變成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執(zhí)政黨,黨的宗旨沒有變化,但是人民群眾對黨的要求發(fā)生了變化。革命年代、建設年代、改革開放年代,人民群眾從求解放、吃得飽、共同富裕到美好生活,群眾要求更高更全面了。
四是信息傳播多元化。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興起,使社會輿論環(huán)境發(fā)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在網絡時代,人人面前都有“麥克風”,一旦發(fā)生突發(fā)事件和敏感問題就是“現(xiàn)場直播”,回旋空間大大縮小,“倒逼”現(xiàn)象成為群眾工作的新特點,使得群眾工作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挑戰(zhàn)越來越大。
干部主觀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干部本領能力不足、四風問題、缺乏實干擔當、做群眾工作簡單粗暴等。
3.1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增強黨員干部群眾觀念,必須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充分認識到群眾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巨大力量。做好群眾工作,是對干部的基本要求。做群眾工作的本領,也應當成為干部的“看家本領”。以人民為中心,干部在做工作時就有了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做工作時就有了強大底氣。干部做決策、抓落實都要積極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聽取民意。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增強群眾觀念,做到會民意、解民難、察民情、聚民智、謀民生,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領導干部必須提升自身修養(yǎng),改造自己主觀世界,依靠群眾、敬畏群眾、珍愛群眾。
3.2 提升自身能力素質
領導干部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在學習、實踐中去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在實踐中強化能力素質,在學習培訓、抓落實中提升執(zhí)行力,工作中切實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
增強黨員干部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是基層黨組織群眾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黨員干部不僅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掌握群眾的所需所盼,更要結合群眾的實際需求,結合自身工作、履行好崗位職責,扎扎實實地為群眾做實事,解決實際問題。
增強黨員干部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敏銳性,及時發(fā)現(xiàn)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力爭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信訪工作一直以來都是關系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工作。領導干部要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去化解矛盾,解決糾紛。領導干部在化解矛盾時必須查清事實、有法有據(jù),直面矛盾,直面群眾。千萬不能簡單的“人治思維”模式去解決糾紛,造成一些群眾產生錯誤認識“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領導干部在解決糾紛時,要善于講法律講政策,要學會換位思考。
3.3 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
做好群眾工作要充分發(fā)揮協(xié)商民主的優(yōu)勢。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協(xié)商民主更是我國民主制度的獨特優(yōu)勢。協(xié)商民主就是通過各方面的協(xié)商求得一致,讓群眾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干部要心里裝著大眾,遇事想著群眾;注重以民主的思維和方式做好群眾工作。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基層民主管理機制,讓群眾有地方說話、說話有人聽,將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曬”在陽光下,通過民主、協(xié)商、廣泛參與的方式達成共識,謀求解決。領導干部要放低姿態(tài),平等交流。領導干部在和群眾交流時,也體現(xiàn)出個人的工作作風,切不可“官僚主義”讓群眾避而遠之。領導干部要學會和群眾溝通,說群眾說的話,講百姓講的事。領導干部與群眾溝通時,不要隨便打斷別人,要設身處地多為對方著想。傾聽的時候,要認真記錄,做到不發(fā)火,不說明顯帶著情緒的話,更不要用話去懟群眾。可以用一些鼓勵性的言辭、眼神去和群眾溝通,溝通時針對群眾說的問題而不是直接針對本人。領導干部在傾聽時可以復述,提問,而不要急于下結論,防止情況不明產生錯誤判斷。領導干部在和群眾溝通時,一定要做到有理說理,以理服人。干部要多貼近群眾,問計基層。領導干部要言而有信,兌現(xiàn)承諾。領導干部在給群眾解決問題時,注意要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領導干部在帶領群眾一起抓落實時,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3.4 加強制度建設
從制度上對群眾工作進行規(guī)范,可以保證群眾工作的指導性、強制性和程序性,有效地提高群眾工作的執(zhí)行力。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制定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guī)定了要堅持領導干部調查研究、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同干部群眾談心、群眾滿意度測評等制度,就是讓領導干部聯(lián)系群眾,讓群眾監(jiān)督領導干部建立在牢固的制度基礎上。制度是要求人們遵守的、具有一定約束力的規(guī)范準則。領導干部要有制度思維,帶頭遵守制度,維護程序正義,確保群眾工作所有程序經得起推敲和檢驗。相關部門要制定細則,檢查督促干部做群眾工作的情況,充分發(fā)揮好制度的作用。
(作者單位:中共安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