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燕清
【摘要】班主任,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存在。她被成為“孩子王”,因為她的工作就是一天到晚管理著一大班孩子,整天為處理孩子間發(fā)生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焦頭爛額。班主任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卻又是意義最深遠的主任,因為她管理著一個班級,她陪伴著一班孩子的成長,引領(lǐng)著一班孩子的思想。每一個當過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在每日平凡瑣碎的工作中,她們?nèi)淌苤嗟钠D辛與勞累,卻承擔著太多的責任與義務(wù)。只有像園丁孕育幼苗般在傾注心血的基礎(chǔ)上巧妙運用智慧,因材施教,不斷調(diào)整策略并注意管理的藝術(shù),才能讓班級管理這片沃土更加欣欣向榮。
【關(guān)鍵字】小學 班主任管理 策略
【中圖分類號】CJ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 2020) 06-183-02
一、小學班主任的管理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
在改革開放幾十年,人們的生活無論從物質(zhì)上還是精神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現(xiàn)在的小學生而言,不僅家庭的物質(zhì)條件不斷富裕,在精神層面上因為眼界的開闊,電視電腦媒體的影響等等,思想變得復(fù)雜多變,愈加活躍,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探究欲。加上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對班主任的管理要求也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因為傳統(tǒng)的觀念的問題,很多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依然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管理觀念滯后,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十個手指有長短”,同樣的,在一個班集體里面,因為學生先天的天賦,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無論在學習、成績上還有思維習慣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部分小學班主任依然停留在以往的所謂的“教師權(quán)威”中,認為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管理,忽視了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缺乏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和溝通。這樣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會嚴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有甚者,還存在著動不動就大聲責罵學生或者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
(二)片面看重成績,忽視品德教育
有些班主任在平常的管理中,把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學生的成績上。成績好的學生在他們眼里都是自帶光環(huán),之余其他方面的缺點他們也認為“瑕不掩瑜”。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方面。從而忽視了學生的思想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各方面的監(jiān)督和引領(lǐng)。表面上看起來,學生的成績確實提升了,但是潛藏在底下的是以忽視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為代價的,這樣子反而得不償失。
(三)不重視家長力量,忽視家校聯(lián)動
有人說“家長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因為家庭教育才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家長的素質(zhì)和觀念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的形成有著巨大的作用。而班主任工作涉及著方方面面,學生更是因為年齡較小,自控能力差,這個時候更加需要來自家長方面的配合。但是很多教師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喜歡根據(jù)自己的喜歡去判斷和管理,忽視了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給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困難。
(四)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的沖擊,忽視自身進步
現(xiàn)代的科技日新月異,帶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而對于未成年的學生來說,除了在學習上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外,也帶來了許多的誘惑。很多學生會沉迷在各種游戲和抖音、快手等樂此不疲,嚴重影響了學習。同樣的,班級里各種微信群、qq群的建立,除了給老師的工作帶來便利以外,也會把教師的每一項工作的優(yōu)缺點無限放大。而很多教師在應(yīng)對這些來自網(wǎng)絡(luò)的沖擊時,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理念,與時俱進調(diào)整自己的工作策略,從而讓互聯(lián)網(wǎng)變成了一把雙刃刀,在方便工作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二、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策略
(一)轉(zhuǎn)變教師管理觀念,建立以人為本管理模式
新課程改革的最高宗旨與核心理念是注重以人為本,關(guān)注人的發(fā)展,提倡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基本出發(fā)點“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班級管理工作事務(wù)繁雜,班主任需要縱觀全局,梳理出各項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注意的細節(jié),還要慧眼識英雄,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去安排不同的工作,潛移默化的轉(zhuǎn)移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感受經(jīng)營一個民主向上的班集體的樂趣,提高學生自我管理以及處理事務(wù)的能力。特別是對于班干部的選拔,更是改變以往直接任命的模式,而是在毛遂自己的基礎(chǔ)上,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選拔出一直有威信、有號召力的班干部隊伍,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的同時,,也是整個班集體的核心領(lǐng)軍人物。
(二)健全班級管理制度,重視班風學風建設(shè)
班級作為服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新知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同樣的,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教師處在“主導”地位,學生處在“主體”地位。因此,教師應(yīng)該搭建平臺,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就是這個班集體的主人翁,點燃他們內(nèi)心的火花,積極主動參與到班集體的管理中來。 例如,每一個學期的第一次班會,我都會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班規(guī),討論然后通過投票的方式最后投出最多人支持的班規(guī)。這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們的自主權(quán),挑動了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因此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暢所欲言,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跟以前的只是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宣布各項規(guī)定,下面的學生鴉雀無聲,昏昏欲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終定下本班的班級公約,打印、張貼在板報欄。正是因為是學生自行討論、投票,最后共同制定的,學生的責任感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都愿意自覺主動地去遵守班集體的紀律。我還讓學生自己競選自己認為合適的工作崗位,做到人人都參與,人人有事做,公平地給每一個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在實踐中,才真正理解到老師的不容易。因此,班風學風煥然一新,師生和諧、奮向發(fā)上,學生愿意為班集體獻謀獻策,同時鞭策班干部主動研究管理班級的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三)強化家校聯(lián)動,形成班級管理合力
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對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種先進的網(wǎng)絡(luò)、APP、微信、QQ等軟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班主任也要與時俱進,利用這些高科技媒體為班級管理搭建一個更加先進和開放的平臺。如創(chuàng)立班級微信群,在群里及時發(fā)布各種有關(guān)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讓家長能及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還有可以把各種考試測試、學習評價等及時在群里進行分析、反饋,讓教師的工作更加公開化、透明化,家校進行緊密地配合,家長改變以往力不知道往哪送的局面,更加有的放矢配合老師,形成強大的班級合力。
《禮記》中寫道:“學然后知不足,然后教之,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蔽覀冊诎嗉壒芾淼牡缆飞?,要不斷學習,不斷在實踐中進行總結(jié)與反思,提升自己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成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沒錯,當班主任很累,但累且幸福著;當班主任很苦,但苦且快樂著。一個成功的班主任,除了教書育人之外,還需要用個人的魅力去征服學生,用滿腔的熱情去感染學生,用輕言細語去撫慰學生,真正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李艷.《淺談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經(jīng)驗》.
[2]施興杰.《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運用研究》.
[3]周華.《淺析小學班主任教育教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