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題閱讀是近些年來小學語文教學十分推崇的一種方法,進行主題閱讀就是要讓學生逐步提高閱讀興趣,豐富自己的閱讀面和量,提高自身的閱讀品位,使學生能夠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課內外結合,積極推進主題閱讀,進而達到預期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本文就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價值以及教學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閱讀,價值,教學策略
所謂主題閱讀就是在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依據語文教材,將要學習的文章以及相關的課外文章引入到閱讀課堂上的方法。主題閱讀的開展能夠使學生多角度、全面的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信息,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利的,進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當前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采取有效策略推進主題閱讀教學的開展。
一、 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價值
首先,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通過閱讀不同文章,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需要等逐漸發(fā)現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現象等。在大量的閱讀積累中逐步增加閱讀量,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主體閱讀教學中,學生一節(jié)課會閱讀幾篇文章,新的閱讀內容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學生忙著看書、閱讀、思考、講述,教師就可以少提問、少講,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使其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
其次,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閱讀是一種基本的能力,這是其獲得更高能力的前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極為有利,他們可以隨時依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閱讀,從而獲取知識和信息。并且在閱讀過程中結合問題進行思考,特別是研究遇到問題時采用何種方法解決,怎樣利用身邊的事物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在這種主題閱讀下,逐步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和能力。
最后,主題閱讀有著集中性的目標,所有學生參與其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相互幫助,在較短的時間中使學生對文章知識進行理解和感悟。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學生在今后的寫作練習中會更有話可說,對于素質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對閱讀內容進行縱向挖掘,讓學生讀透、讀懂,有所收獲。同時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悅。單就小學語文教材而言,僅僅閱讀教材中的文章是不夠的,教師要為學生推薦好的主題閱讀文章,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 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
(一)利用單元主題深入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是以單元的形式匯編課文的,在相同單元下,課文的主題也一般都是相同的。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單元主題開展更深入的閱讀教學,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比如部編版5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其中收錄了《示兒》《題臨安邸》《己亥雜詩》以及《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圓明園的毀滅》。這些文章字里行間的無不表達著憂國憂民,渴望社會變革、人才輩出,希望國富民強、再不受欺凌,國家民族的未來在少年,只有發(fā)憤圖強國家才有前途。在教學時,教師應緊緊把握住這一主線,將幾篇文章串聯起來,讓學生會文章的寫作方法以及情感表達更好的理解和感悟。在課程設計中,整合單元主題,結合閱讀要求讓學生橫向對比,熟練文章中文字、結構的運用,使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得到提升。
所以在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大膽地運用,使閱讀教學有新的活力。同時完善主題閱讀模式,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挖掘主題內涵,指導學生閱讀學習技巧和方法。
(二)結合文章情感推進閱讀
深入挖掘和研究語文教材可以發(fā)現,課文之間在內容和情感上其實是有密切聯系的,教師若能夠有效利用這些聯系拓展教學內容,整合閱讀,能夠使閱讀教學更加有趣,思考也會更加深入,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比如部編版5年級教材中有《桂花雨》和《梅花魂》兩篇詠物抒情的文章。仔細閱讀就會發(fā)現,《梅花魂》雖然從表面上看是在寫梅花,但是深入來講歌頌的是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豆鸹ㄓ辍繁砻嫔峡词腔貞浲昱c桂花的故事,但其實是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兩篇文章都是借用一個事物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兩篇文章進行整合,通過對比學生可以發(fā)現借物抒情散文的特點,對文章中心思想更好地把握,提高學生的表達以及語言語用的能力。
(三)課內外對比強化閱讀能力
不論文章的形式、結構怎樣變化,人物線索怎樣錯綜復雜,只要是在相同主題下的文章,其目標和立意一般來講都是一樣的。所以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能夠獲得閱讀、理解相同主題文章的能力,也就不會出現斷章取義、隨便感悟的情況。課堂上進行主題閱讀教學的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課后閱讀相同主題的文章,從一到多,逐步形成個人閱讀體系,同時強化閱讀經驗,在相同主題文章中閱讀出新意和深意。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個主題都值得學生、教師深挖,比如父母的愛、自然的啟示、愛國之情等,每個主題都有很多經典的數目,可以推薦給學生進行閱讀,比如《愛的佳教育》《昆蟲記》等,在課后閱讀過程中內化和升華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體會更深層次的情、理。除此之外,課文中還有很多名著的節(jié)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原著,通過不同的心態(tài)閱讀經典名著,在閱讀完原著之后,學生能夠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豐富的了解,并與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相結合,獲得新意。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近些年來,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逐漸優(yōu)化,主題閱讀教學成為一種很受歡迎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充分利用主題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科學地進行課程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主題積極的引導學生,使其對文章內容和情感更好地把握和感悟,同時指導學生課后閱讀積累,逐步強化自身的閱讀水平,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秀珍.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分析[J].學周刊,2019(8):140.
[2]官美玉.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7(6):63-64.
[3]鄭碧蓮.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題閱讀與多維互動的融合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2019(8):135.
[4]劉雙全.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78.
作者簡介:
姚勤鳳,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新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