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是一門和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的學科。注重生物課堂的生活化,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同時,將課堂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本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生物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通過設計以社會生活為背景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課堂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獲得有活力的知識。
一、 我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研究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我國教學理念也在不斷轉變,生活化教學也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在國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各大基礎教學課堂上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至目前為止,很多地區(qū)已經開始開展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生物、化學等不同學科的生活化教學,希望能夠進一步探究生活化教學在不同學科中的具體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對于生物學科而言新課程的全面實施使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較大的限制,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初中生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方法。當前階段,國內的學者對于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學主要是集中在教學理論方面,其重點研究的是相關的教學方法、教學原則以及教學案例,很少有針對教學實踐的研究,由此可見我國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學已經具備了相對完善的理論基礎,不過在實際應用上還是存在一定不足的,必須要加以完善。
二、 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實驗情境實現(xiàn)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學內容生活化,指的是結合實際生活來講解相關的生物知識,以實際生活為基礎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根據(jù)課程知識點來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分析,將理論知識結合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來進行講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度以及認識度。例如,在初中生物課程中有一個探究性實驗:“嘗試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在生活化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預先提出這個實驗,讓學生在吃飯的時候注意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并且讓學生記下饅頭在口腔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二)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結合實際生活而開展的教學方法,很多的教學內容以及知識要點都是以實際生活中的案例而展開的。同樣的,學生只要合理的應用這些知識點,就能夠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對此教師應當主動地去引導學生思考,提出一些常見的生活問題,讓學生用相關的生物知識去解決這些生活問題,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認同感,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例如,在學習“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相關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飯菜變餿以及衣物霉變問題。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可以知道,飯菜變餿是因為細菌的大量生長與繁殖,而衣物發(fā)霉是因為霉菌的生長以及繁殖,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細菌和真菌的大量生長,而根據(jù)所學的生物知識可以知道,細菌以及真菌的生長對于環(huán)境是有著一定要求的,其必須要有適量水以及適宜的溫度等。針對這些因素,學生就可以從這兩個角度來處理問題,對于飯菜可以進行高溫殺菌處理,也可以將飯菜放到冰箱里去,這樣就能夠避免飯菜變餿。而對于衣物發(fā)霉,其主要是因為霉菌的大量繁殖,要想解決霉菌的問題,可以對衣服進行清理,去除衣服上的霉菌,然后定期進行通風,將衣服放在陰涼干燥的環(huán)境下,減少水分,讓霉菌無法生長。讓學生結合學到的知識來分析常見的生活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知識要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自己學到的知識。
(三)練習與作業(yè)生活化
為了全面實現(xiàn)生活化的教學,教師應當對課外的練習作業(yè)也進行生活化,這里的生活化作業(yè)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作業(yè),而是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來獲得相關的知識,進而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將實踐知識與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打破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生活化的作業(yè)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像是一種課外的自主實驗,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來驗證生活中蘊含的知識要點。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以及滿足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教師在布置課后的實驗作業(yè)時,一定要重視實驗的時效性,將作業(yè)內容與課堂知識要點以及實際生活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獲得足夠的思考空間。例如,在學習“人體的呼吸”時,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設計一些具備思考性的課后習題:①水果在儲存時為什么要敞開儲存不能夠密封儲存?②臥室內為什么不能夠放太多的盆栽?③植物為什么要定期進行松土?這些問題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生活知識,很多學生都知道這些生活小常識但是卻從來沒有深入地想過原因,通過課后作業(yè)學生可以自己去探索,結合學到的知識點去思考原因,進而有效地將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三、 結語
生物學科是一門知識面十分廣的學科,其中很多的知識都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結合實際生活來開展相關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生活學習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要讓生活走進課堂,更是要讓課堂融入生活,只有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素質教學。
參考文獻:
[1]楊雪琴.初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研究[J].學周刊,2019(1):43-44.
[2]王鑫.芻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J].農家參謀,2018(23):168.
作者簡介:
湛強,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湄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