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是鍛煉學生實現(xiàn)英語表達交流的基礎與前提,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致力于提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想辦法在學習的基礎時期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將英語課堂與生活鏈接起來,使學生結(jié)合熟悉的生活學習英語,筆者分別從挖掘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設計以及豐富教學形式三方面圍繞小學英語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展開探究,以期為相關的教學活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在教育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并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的英語,在主要運用漢語交流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很難得到穩(wěn)步良好的學習發(fā)展,而在現(xiàn)實的英語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也在不斷地被英語教育者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但是由于教師還沒有掌握教學要領,因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有時過度追求生活化,生搬硬套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造成生活化的教學假象,實際上學生并沒有真正獲得課堂學習生活化的體驗,生活化教學策略沒有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生活化教學觀念的指導之下,需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鏈接,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英語課堂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提升以及視野的拓展,對此,筆者認為教師需要針對生活化教學策略認真審視、制定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一、 挖掘教學資源,創(chuàng)建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
構(gòu)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生活的眼睛,能夠敏銳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與英語教學相關的教學素材,在平時備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日常的生活實際相鏈接,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具備的經(jīng)驗水平和知識儲備。教師要主動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圍繞學生的校園、家庭、社會生活,打造屬于自己的英語教學素材庫,同時要對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素材進行英語化的處理加工,充分拓展生活化英語教學的課堂資源,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案例講解學生不熟悉的英語知識,進而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化的英語課堂,加深學生對英語的認知,引導學生逐漸形成一個相對完整地生活化課堂概念,感受生活與英語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英語的實際用途。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Hello!”一課的教學中,打招呼是生活中常用的語言,教師完全可以借助生活中經(jīng)常聽見的問候語啟發(fā)學生,為了提升學生的對話交流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與其他學生打招呼、見面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用漢語再現(xiàn)當時的情境,進而使學生熟悉本課內(nèi)容,提升教學效率。為了讓學生將基礎的二十六個字母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學生形象性的思維特點,如大寫字母“A”就好像一座高塔,“E”就像中國古典造型的木梳,而“C”則可以以夜晚彎彎的月亮的形象代替,借助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使陌生的英文字母教學變得生動靈活起來,將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在英語教學中信手拈來,學生自然更加愿意學,記憶的效率也會隨之提升。而針對“book、pen、bag、ruler”等有關文具詞匯的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物展示,播放歌曲“hello pencil”,使學生在流暢的旋律中學習詞匯,激發(fā)學生對詞匯與含義的聯(lián)想,引導學生對詞匯與實際物品的關系整合進行詞匯記憶,加深學生對詞匯的有效記憶。又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Colours”一課中對“green、red、yellow”等顏色詞匯的教學,由于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本就與生活中的表達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借用學生所穿衣物、畫筆、彩虹等學生喜歡、熟悉的事物開展教學,有效引導學生感知英語教材中的生活氣息。
二、 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教學活動設計的生活化是生活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則是行之有效的設計途徑,情境的出現(xiàn)有效彌補了語言應用環(huán)境的缺失,學生在英語情境中更能發(fā)揮本身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改變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英語情境能夠促使學生自由地思考與互動,而生活化的情境則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語言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融于生活化的情境之中,在自己親近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流暢表達,激活思路,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只有回歸實際生活的教學才能真正發(fā)揮英語教學的意義,教師要善于構(gòu)建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用英語,通過情境為學生呈現(xiàn)一幅逼真的生活圖景,帶領學生真正走進英語學習的世界。
例如,學生都有參觀動物園的經(jīng)歷,因此在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At the zoo”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學生在動物園游玩的情境,告訴學生今天要帶他們?nèi)游飯@參觀,認識一下動物園中都有那些動物,它們都長什么樣子,再一張張播放小動物的圖片,帶領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動物的單詞,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jié)合具體的情境對相關的動物進行描述,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眼中各種動物的外貌體態(tài),進而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游戲競賽,搭建趣味性的游戲情境,引導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情境自由發(fā)揮,如教師對于大象的描述,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幾人負責描述教師提供的大象照片,一人則根據(jù)隊友的描述經(jīng)歷畫出對應的動物的圖片,直到畫出正確的圖像,猜測出大象為止,其他組依次進行,學生在有趣而又有競爭力的英語課堂中則更容易習得新知,進而使英語課堂最終呈現(xiàn)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豐富教學形式,組織生活化教學活動
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是生活化課堂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生活的教學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發(fā)展特征,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活動中不僅能夠有效的學習英語知識,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進而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結(jié)合對應的教學主題,以學生個人或小組為單位,找到學生興趣和生活化教學活動的切入點,進而設計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堂活動,給學生自由輕松的展示機會與平臺,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在具有生活氣息的活動中獲得學習能力的實質(zhì)性提升,教師需要使教學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助力,讓活動與教學雙向發(fā)力,增強英語對學生的熏陶,縮短英語教學和生活的距離,引導學生將英語實際運用于生活中,加強英語知識的內(nèi)化吸收。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Look at me!”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詞匯教學組織游戲活動,用“claphands、touchhead”等口令讓學生快速反應,跟著口令運動,進而鍛煉學生對本課英語詞匯的熟練程度。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后的英文兒歌,組織學生分組表演,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針對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Shopping”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購物這個話題,結(jié)合生活中經(jīng)歷過的購物場景,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編英語短劇本,教師對學生的劇本進行一定的指導修正,讓學生排練在班級內(nèi)競演,通過多種多樣學生熟悉的活動讓學生真切感受英語課堂的生活氣息。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與生活相關的課外活動拓展與深化課堂教學,生活中有許多英文電影得到了小學生的喜愛,教師可以將英文原版動畫帶入課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畫角色嘗試配音,可以給各個小組準備練習的時間,模仿人物的聲音和語調(diào),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鍛煉自己的英語發(fā)音,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英語的途徑,引導學生善于抓住生活中學習、鍛煉英語的機會,實現(xiàn)生活與英語學習的有機融合。
綜上所述,生活是“人生的圖書館”,蘊含著豐富的生活資料,同樣也是人們學習成長的源泉。而生活化的小學英語課堂能夠?qū)崿F(xiàn)學生在合作、體驗中感受生活與英語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感受生活,發(fā)展生活中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是停滯不前,而是勇于接受新的挑戰(zhàn),讓生活的氣息涌進小學英語課堂,使之重新散發(fā)英語學科的魅力,在生活化的英語課堂給學生自由綻放的機會,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視角感知英語、學習英語,改變英語僅出現(xiàn)在英語課堂的不利情況,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實質(zhì)性提升。
參考文獻:
[1]徐香香.在學中用,在用中學:談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J].瘋狂英語,2017(1):138-139.
[2]楊桂敏.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做法和經(jīng)驗[J].魅力中國,2018(21):5.
作者簡介:
趙銀鳳,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郭河鄉(xiāng)郭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