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娟
(安徽工業(yè)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在思想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日漸多樣化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需要重視高職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工作,將德育與英語這一交際語言的學習整合在一起。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及對外貿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英語的重要性。英語是高職學生需要面對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必修課,開展英語教育既是順應職業(yè)教育改革潮流、提高學校辦學層次的關鍵舉措,又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同樣,其教學內容上的豐富性也為教師開展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對這方面的改革應當給予足夠的關注及重視。參照相關專業(yè)高職畢業(yè)生最終選擇的就業(yè)崗位可知,接近80%的學生在工作中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英語需求,或翻譯產品說明、技術資料,或撰寫商務信函,總之這方面的技能是學生參與日漸激烈的就業(yè)競爭不可缺少的制勝法寶。但是現在,教師大都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學生常規(guī)英語技能的培養(yǎng)之上,從閱讀到翻譯,再到商務信函的寫作,大部分學生也都可以按要求完成教學任務并滿足用人單位的崗位標準,但卻很少會有教師在高職英語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拓展實踐。[1]
今后,教師需要轉變過去所秉持的職業(yè)英語教育理念,從整合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著手逐步開展這方面的實踐探索,真正以英語知識為載體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終幫助其樹立起正面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1 提升意識。素質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德育教育意識是影響其與高職英語教育進行滲透融合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需要轉變過去所秉持的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理念,校方也必須要正確認識教師在這方面改革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并加強對于內部師資力量的優(yōu)化協調,為德育教育在高職英語教育中的融合滲透打好基礎。
具體教學過程中,校方要根據英語教學的實際現狀制定德育教育的具體滲透融合標準,之后才能夠對教師的職能進行精準定位,并根據實際教學反饋組織好教師的培訓及教研活動。具體來說,可嘗試通過要求教育專家、業(yè)務能手進行專題講座的方式來引導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革新其教學技能。[2]在此基礎上,也應當為本校英語教師搭建起交流、學習的平臺,讓其能夠在完成常規(guī)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與身邊同事分享自己的心得、經驗。作為英語教師,也應當提高對于德育教育問題的關注度,之后還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德育教育素材。以此為基礎,才能夠以激發(fā)起學習興趣為起點為其選擇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既加深其對于理論知識的印象,又可以提升德育水平。若單從英語教學的角度分析,上述優(yōu)化改革也可以豐富其教學內涵,因此值得嘗試。
2.2 優(yōu)化課程。新時期,民眾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正在向著日漸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這方面的變化也已經影響到了高職學生,更增加了高職學生德育教育的實施難度。具體來說,想要達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就必須要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這要求教師以立足于教學實踐為起點充分汲取西方文化的優(yōu)秀因素,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念、價值觀進行深層次挖掘,進而豐富實際教學內容。西方國家的“花花世界”雖然絢麗多彩,但我們也有引以為傲的民族文化、精神財富,所以一味地在日常教學中“崇洋媚外”更多的也只能起到反效果,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向學生灌輸愛國情懷、強化其對于社會主義及中國共產黨的信任。
這一環(huán)節(jié)改革的關鍵在于將愛國主義教育、人格品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之后才能夠讓其在學習知識之余扮演好文化傳承者的角色。
2.3 創(chuàng)新方法。德育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如果將其與其他知識點分開,便難以取得理想的教育質量,而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教學中,高職院校需要強化相關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應用,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選擇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其在高職英語德育教育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根據學生的反饋實時調整教育教學重點,提高德德育教育質量。
日常教學中,教師在挖掘、整合相關素材之余,可以嘗試用圖片、音頻、視頻的方式將德育引入課堂,讓學生對社會關注度高的熱點事件展開討論,進而達到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教育質量的效果。學生討論交流期間,教師應當全程參與,并結合學生自評、相互評價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學生,從而為后續(xù)的“因材施教”打好基礎。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后教師要提高對這類問題的關注度,并通過對于相關素材的優(yōu)化整合來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教育格局,進而在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重塑其思想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