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學
(淮南市職業(yè)教育中心 安徽 淮南 232063)
化學是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學科,這一學科的實踐性較為明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實質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不容樂觀。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推動化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化學老師開始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精心篩選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將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策略融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保障化學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順利落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與其他學科相比,化學的學習難度偏高,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較大挑戰(zhàn),實質的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不容樂觀。首先,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實踐性以及應用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較少,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將主要精力放在簡單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出現(xiàn)了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象,最終導致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較為淺顯,認為化學知識非常的抽象難懂,因此難以實現(xiàn)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其次,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化學的興趣,個人的學習目標較為模糊,難以意識到化學學習的重要價值及作用,往往疲于應付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最后,老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容量過大,忽略了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無法充分體現(xiàn)應用型化學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最終導致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個人的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提升。
為了避免上文之中所出現(xiàn)的各類不足,在推動中等職業(yè)學?;瘜W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核心要點,關注前期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及課程改革要求,以此來實現(xiàn)有的放矢,保障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大力落實,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及成長。
3.1 全面準確把握課程體系。不管是化學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老師的課前準備,老師需要做好前期的備課工作,全面準確的把握課程體系,關注化學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站在宏觀發(fā)展的角度了解不同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fā)展要求,抓住化學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積極把握課程體系,以此來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比如對于有機化學來說,這一章節(jié)知識主要以有機物的性質分析以及結構關系研究為依據,加深學生對有機物互相轉化關系以及形成方式的理解及認知。老師需要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之中,著眼于各個知識板塊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對教材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以及挖掘,處理好整體與局部之間的相關性,通過典型范例分析的形式來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一般規(guī)律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從而實現(xiàn)自主學習以及自由發(fā)揮。
3.2 注重課堂激勵和鼓勵。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老師需要關注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互動,給予學生更多恰當可行的幫助以及鼓勵,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之下發(fā)揮個人的主體價值及作用。在推動化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堅持學生的中心地位,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的主人翁價值,從而明確個人的成長以及發(fā)展方向,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外加上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難度偏高,因此許多學生對這門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較為淺顯以及模糊,個人還沒有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對此,老師需要要利用激勵性的語言來引導學生,讓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興趣,樹立一定的學習自信心,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明確個人的發(fā)展方向,真正實現(xiàn)超越自我,對個人的學習能力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3.3 注重輔導和復習。在完成前期的主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后,老師則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后輔導以及幫助,促進后期鞏固環(huán)節(jié)的大力落實,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以及理解,從而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實現(xiàn)個性化的成長以及突破。中等職業(yè)學?;瘜W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老師需要注重溫故而知新教育教學理念的有效踐行,關注學生對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把握能力以及遷移能力,了解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及障礙,挑選出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課后復習以及總結,鼓勵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通過研究對比以及分析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化學學習辦法,真正實現(xiàn)溫故而知新。以學生為中心的各種教學實踐形式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以及舉一反三能力意義重大,老師需要注重課外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內容以及形式,盡量避免單一的課后指導,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過程之中實現(xiàn)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
中等職業(yè)學?;瘜W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老師需要了解前期的教育教學要求,認真?zhèn)湔n,全面準確的把握課程體系,注重對學生的激勵以及引導,做好課后復習鞏固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