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穎
【摘 ?要】圖書館每年都要購進大量圖書。在藏書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后,應控制藏書增長接近于零。保持零增長可以主要考慮剔除過時且不流通、復本過多、內容重復的書籍。被剔除書本則下架更改館藏地移至外圍書庫按年份進行密集式排架儲藏。
【Abstract】Libraries buy a lot of books every year. When the collection reaches a certain scale, collection growth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zero. The main consideration for zero growth is to weed out books that are outdated and out of circulation, have too many copies and are repetitive. Books that are weeded are taken off shelves and moved to the outer stacks, and densely shelved by year.
【關鍵詞】圖書館;零增長理論;圖書剔舊
【Keywords】library; zero growth theory; book weeding
【中圖分類號】G25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1-0025-02
1 書庫剔舊現(xiàn)狀
圖書館每年都要購進大量圖書,日積月累之下,藏書空間緊缺的現(xiàn)狀非常普遍。同時,由于知識的更新和紙張的老化,館藏中過時且利用率低的圖書占比越來越高。因此,圖書館有必要開展藏書剔除工作以優(yōu)化藏書結構。
上海圖書館明確的圖書剔舊范圍是:與館藏性質、任務不符,且不再適應讀者需要的;確已殘、破、污損嚴重而且無法修復投入再流通的;讀者在流通過程中丟失的圖書應予注銷;中文書刊外借室已經(jīng)流通3年以上的圖書,經(jīng)補缺館藏、確保館藏適當復本量的前提下,多余復本可剔除。保存本不列入剔舊范圍。此外,藏書量借閱量巨大的基藏書庫尚沒有明確的剔舊標準。
上海圖書館基藏中文書庫占9個樓層約9000m2,共有單面架10400只,存放74年至今的圖書約291萬冊。因為要按中圖分類號上架,并有每年新增書籍12萬冊入庫,根據(jù)架位預留技術原理,理論上每一層至少預留架位1/3的空檔,同時最頂層(或最底層)空架。但實際上各樓層均接近滿架,平均每層架位預留約為20%。這就非常容易導致局部架位緊張,需要頻繁倒架。倒架工作流程,決定了在庫房存放量小的時候勞動量小,效果顯著。而隨著庫房存放量的加大,剩余未合理使用空間越來越少,倒架的勞動量也會越來越大,需要更多的人力、更長的時間,而效果卻越來越不顯著。而且,在書庫只進不出的現(xiàn)狀下,最后的結果只會是全面脹庫。所以,零增長應該成為必要的控制目標。
2 零增長理論與基礎
1976年4月,英國大學撥款委員會發(fā)表了以R·阿金森教授為首的控制圖書館規(guī)模的報告,提出“一個有一定規(guī)模的圖書館,在藏書發(fā)展到一定數(shù)量時,其資料應當于采購的速度減少”[1]。簡單來說,就是圖書館到達一定規(guī)模后,應當控制藏書增長速度,使館藏處于相對的穩(wěn)定狀態(tài),而不是無限制地繼續(xù)增長其藏書的數(shù)量。這一理論稱為“館藏穩(wěn)定狀態(tài)理論”,我國學者也稱之為“零增長理論”?!傲阍鲩L理論”引入以來,我國有不少學者證明了零增長理論的可行性:在不斷入藏新書的同時,不斷剔除過時、無用、沒有重大收藏價值的圖書,即可實現(xiàn)藏書的零增長。
“零增長”理論的前提條件是藏書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能滿足讀者80%~90%的需求。對本館無法滿足的10%~20%的讀者需求,可以通過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而得到滿足。上海圖書館基藏中文書庫每年流通書籍約42萬冊,因基藏書庫沒有入藏而調取保存本約5000冊?;刂形臅鴰鞚M足了98%以上的讀者需求,在此規(guī)模保持零增長足以滿足讀者需求。
3 剔舊方法
從藏書剔除標準來看,國內很多圖書館都沿用或借鑒了圖書館專家吳慰慈、劉茲恒在1991年提出的7條標準:①陳舊過時、內容已被更新的書刊;②長期無人問津、很少有人借閱、流通率很低的書刊;③復本過多、造成積壓的書刊;④內容重復的圖書資料;⑤不符合本館方針、任務和不適應本館需要的藏書;⑥有關部門明文規(guī)定或通知的內容不健康、應停止流通的書刊;⑦經(jīng)過長期借閱周轉、殘破不全且無法再修復的書刊[2]。其中,⑤⑥⑦三類圖書在平時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一本處理一本,但是由于數(shù)量少,對于緩解脹庫杯水車薪。上海圖書館基藏中文書庫每年下架問題書不到40本,殘破書籍不到10本。此外,由于上海圖書館外借室、閱覽室以及不少區(qū)圖書館都是根據(jù)年份剔舊,所以基藏書庫是讀者借閱老書的一個重要渠道。例如,R247.4氣功療法主題書籍,80%為2000年前的館藏,館藏占比0.3%,借閱占比0.8%,比部分種類的新書流通率還高。
綜上所述,保持零增長可以主要考慮剔除過時且不流通、復本過多、內容重復的書籍。
3.1 過時零流通書籍剔舊
德克薩斯州立圖書館與檔案委員會編寫的《現(xiàn)代圖書館剔舊手冊》給出了各類文獻的有效使用年限。哲學、宗教類一般以10年為期更新(通俗讀物可保留5年,經(jīng)典名著可保留20年以上);社會科學類一般以5年為期更新;語言文字、文學類一般保留10年(詩集、歌集、小說等應注意保留初版);藝術類除圖籍、樂譜等圖書應盡可能長時間保存外,其他以5~10年為期更新;歷史、地理類著作一般長期保存,非權威的或根據(jù)形勢、潮流編寫的歷史書一般以5~10年為期更新,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一般以5年為期更新;數(shù)學、自然科學類除名著外一般保留10年,教科書為5年[3]。保險起見,剔除書籍至少應該在入藏10年以上。
F·W·Laencaster根據(jù)自己的統(tǒng)計和實驗得出圖書館流通的圖書有60%集中在10%的館藏中,80%集中在20%的館藏中;R·W·Trueswell認為,一個圖書館不到50%的館藏能夠滿足99%讀者的需求[4]。根據(jù)2013-2017年的流通數(shù)據(jù),上海圖書館基藏中文書庫有68%的書未流通,新書有63%未流通。
結合文獻的有效使用年限,可以以10年為周期,剔除在最近10年間無人問津的10年前舊書。具體操作是導出2010年前的在庫書目,根據(jù)2010-2020年的流通數(shù)據(jù),篩選出零流通書籍剔舊。2030年再對2020年前的圖書剔舊。此剔舊每10年都能盤活基藏書庫60%的空間,而且是可持續(xù)的。以過時且不流通書籍剔舊為基礎,輔以復本剔舊和同質書剔舊,就可以在保證讀者服務的前提下實現(xiàn)書庫書籍的零增長。
3.2 多余復本剔舊
2014年以前,上海圖書館基藏書庫基本都有兩復本,一本僅供閱覽,一本外借閱覽皆可。此外,特定時期讀者需求量特別大的某些書還有更多復本。例如,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年,其作品《蛙》等一下新入藏了5復本。隨著現(xiàn)在熱度的降低和其他版本的入藏,這些復本鮮少有人問津。目前約有復本80萬冊。
2002年開始,隨著入庫量的增加,書庫就開始了階段性抽復本到外圍的剔舊工作來緩解庫房緊張。根據(jù)近年來的書籍流通情況分析,讀者對書籍閱覽的需求占比較少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所以復本的剔除對讀者的影響較小,不影響讀者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5]。
3.3 同質書剔舊
同質書內容雷同,相互之間具有可替代性,且數(shù)量可觀,對同質書進行篩選,精選保留其中部分質量上乘的品種,剔除其余品種,既可以減少館藏數(shù)量,又可以提升館藏質量。
常見的同質書主要包括中外文學名著、大中專各類教材、計算機基礎類圖書和各類職業(yè)考試圖書。剔舊時可以根據(jù)作者、譯者、出版社的聲譽、讀者的借閱數(shù)據(jù)、是否有獨特價值或重大影響、是否重點圖書或獲獎圖書等原則進行篩選。
隨著現(xiàn)在電子資源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圖書可以線上閱覽。上海圖書館購買了匯雅中文電子圖書(超星電子書)資源的100萬種電子圖書的永久使用權,涵蓋文學、經(jīng)濟、計算機、工業(yè)等22個大類。雖然目前電子書閱覽遠不如紙質書,但是潛力巨大,未來當讀者優(yōu)先選擇數(shù)字資源時,這些電子書數(shù)目可觀的紙質版本也可以剔除[6]。
4 對被剔除圖書的處理
被剔除的“舊書”雖然沒有流通價值,但是往往還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仍需妥善保存。館藏剔舊的書籍,在保存本缺藏的情況下應先補充保存本。其余的被剔除書本則下架更改館藏地移至外圍書庫按年份進行密集式排架儲藏。由于利用率極低且無需預留架位,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收藏最多的圖書文獻。剔舊圖書若需借閱,可從外圍書庫調回重新在基藏書庫上架。
5 結語
剔舊是所有圖書館的基礎工作之一,將館藏維持在最優(yōu)規(guī)模可以適用于所有圖書館的剔舊工作。雖然不同圖書館的館藏建設側重點不同,但主要基于零流通數(shù)據(jù)剔舊能夠符合各館的館藏特色。
【參考文獻】
【1】黃權才.藏書建設的零增長與負增長理論[J].圖書館界,2002(9):1-3.
【2】吳慰慈,劉茲恒.圖書館藏書[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3】趙洋.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處置的原則與標準[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8(4):42-47.
【4】祁興蘭.國內貯存圖書館的研究與實踐述評[J].圖書情報工作,2013(6):134-140.
【5】信丹丹.公共圖書館圖書剔舊指數(sh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3(3):122-125.
【6】劉遠翔,羅菊花,吳翠紅.”零增長”理論與圖書館閱覽室藏書剔舊[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5(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