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飛
[摘 ? ? ? ? ? 要] ?大學社團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組織,一般由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大學生自發(fā)組織并運營,由學校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大學社團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藝、能力和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平臺,在社團里,大學生可以接觸到豐富多彩的文化,參與各種類型的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完善自身的價值觀。通過對安徽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大學生進入社團的原因和動機進行研究,期望找出大學生對參與社團積極性的變化,進一步剖析結果,對安徽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的社團建設及管理模式進行合理的改善,并且通過對學生的進一步教育,使其理解與確定加入社團的目的。通過對大學生社團現存問題的分析理解,制訂出合理的改進策略,從而提高大學生社團的水平,促進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社團。
[關 ? ?鍵 ? 詞] ?大學生;社團建設;動機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3-0050-02
大學新生在入學時大多參與積極、甚至是迫不及待地加入各種各樣的社團,但是這種選擇常常帶有相當大的盲目性與從眾性[1]。本次研究主要是為了大學社團的合理與健康發(fā)展,使社團發(fā)展為促進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組織,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拓寬知識面和增強社會實踐能力,成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
一、大學生加入社團的特點
(一)靈活性與多樣性并存
社會的發(fā)展使大學社團的種類也更加豐富,由于大學社團是由學生自發(fā)組織的,缺乏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使大學社團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大學生的社團大多是因為學生的興趣而組織起來的,因此它在類型與內容方面各種各樣,但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學術型、實用型、娛樂型[2]。我校學術型社團有春沐書香文學社、英語社、心理協(xié)會等;實用型有酷動體育社、星光攝影社、DIY手工社等;娛樂型有魂舞輪滑社、不俗音樂社等,我校社團以實用和學術型為主,符合大學生的需求及入團動機。這些社團都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靈活性與多樣性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自由、更廣泛。同時還可以在社團活動中鍛煉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與個人情操,進一步學習社會實踐能力和競爭精神,實現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二)學生入社動機的復雜性
個人動機對大學生加入社團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本主義取向認為動機是人們試圖實現人作為人的全部潛能的傾向。大學生在進入社團前最先要思考這兩個問題,并通過準確的自我分析,確定自己的真實能力,并利用分析結果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社團,不僅可以在社團活動中提高專業(yè)知識和團隊合作能力,還可以釋放自我塑造一個健康的人格。社會文化取向強調理解動機時要強調學習者和他人一起學習時的經驗。人不是孤立無援的,而是需要與社會環(huán)境中的其他人發(fā)生聯系,這是人的本身屬性。大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專業(yè)知識,還需要學習如何在社會中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關系。大學生社團是學生在校期間提升人際關系能力的關鍵組織,通過社團活動大學生可以確定自己擅長的工作和角色。社會取向的動機理論要求社團有義務盡力地幫助大學生達到其期望的某種水平,確保大學生的參與性、合作性和責任感。我校學生加入社團的主要動機仍然是幫助他人、結交朋友、鍛煉本領,在我校社團中,最受歡迎的是青春紅絲帶協(xié)會及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社員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英語社及Six Dance社團人數也較多。學生在加入社團時,動機純潔度較好,學生將社團作為奉獻力量和鍛煉能力的工具。
(三)社團成員年級與專業(yè)的多樣性
大學生群體是一個需要重視的特殊群體。這一群人肩負著社會發(fā)展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未來國家發(fā)展的強勁力量。同時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它對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大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基于自身愛好的基礎上自發(fā)組成的團體組織,社團的存在滿足了大學生在這一發(fā)展時期的歸屬需要和參與需求。其成員不分年級與專業(yè),可以很好地使學生接觸到不同成長背景的人群,從而了解不同的人生觀與價值感,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群,充實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大學生活。此外,社團的管理部門也多種多樣,我校社團都配備有相應的指導教師和掛靠院校,如培訓部、團委、教務處、健康服務系等十多個院系部門。
二、動機在大學生加入社團中影響的研究
(一)內部因素對大學生加入社團的影響
動機學說經歷了長時間的發(fā)展,首先提出成就動機這一概念的是默瑞。他認為成就動機是一種努力克服阻礙、發(fā)揮能力、期望以更快更好的方式解決事情的愿望。之后,麥克利蘭和阿特金森等繼承了默瑞的思想,通過不斷的努力將其發(fā)展為現如今的成就動機理論。同時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內部因素可以理解為成就需要,而成就動機的產生需要成就需要作為基礎。在組織行為學中,將動機理解為推動人成功完成某種活動的內部力量。它產生于機體內部出現不平衡時,它是一種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趨于穩(wěn)定的一種期望。為了使機體內外保持平衡,產生了一種來自內部的力量。它是人對自己的一種內部期望,期望能從事對自己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挑戰(zhàn)性的、有一定困難的活動。成就動機是激勵個體希望從事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或重要的工作,并努力獲得成功的一種內在驅動力。它是人類在從事活動中的主要動因,由于大學生社團具有提升學生能力的性質,因此大學生的內部目標對其加入社團起到重要作用。
(二)外部因素對學生加入社團的影響
誘因是外界刺激物吸引機體的活動,并使需要可能得到滿足,本文稱為外部目標[3]。外部目標是指一切外界環(huán)境對自身發(fā)展帶來的有利影響。以大學生為例,外部目標主要包括父母的期望、外部的競爭、社會的就業(yè)情況等,它通常是以間接的方式刺激個人發(fā)展。個人的行為需要內部目標與外部目標的共同作用。
(三)自我效能感對學生加入社團的影響
自我效能感是關于人們對完成某個特定行為或完成產生某種結果所需行為的能力信念,是一種相當具體的能力預期,指感覺到的效能預期影響著個體的目標選擇、努力程度等。大學生在選擇社團時會根據自身的特點與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選擇可完成各種任務,這種選擇會變成一種自我信念。這種自我信念在大學生對社團的選擇中起到重要作用,它會增強大學生選擇的堅持性。自我效能感又可理解為自我信心,是個人對自己是否可以完成社團任務能力的主觀感受,評估的結果對個體加入社團的動機產生影響。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會對其意志力、自我滿意度、創(chuàng)造性以及自我情緒的控制水平產生重要影響。通過這些因素往往會影響選擇的行為以及動機。
(四)堅持因素對大學生社團選擇的影響
堅持性是大學生加入社團活動的關鍵因素,社團活動由于其特殊的性質,要求大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學生社團不具有強制原則,因此參加大學生社團活動需要學生的自主性與堅持性。同時,堅持性不僅受內部目標影響,還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
三、糾正大學生加入社團動機
(一)注重大學生社團管理措施的完善
1.注重社團的教育性,加強社團的規(guī)范化管理
大學生社團的管理關系到每個進入社團學習的大學生,通過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大學生加入社團的堅持性,增強社團活動的專業(yè)性。從而使更多的大學生愿意加入并且可以找到對自己有利的社團,從而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
2.確定社團的宗旨,更正學生進入社團的動機
目前大學生選擇社團時仍存在隨大流等主要問題,因此要使學生在加入社團之前對該社團的具體任務與內容進行細致的理解,根據自己的發(fā)展需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的社團,防止社團資源與個人時間的浪費。社團本身也要明確自己的宗旨,避免出現社團活動混亂、社團文化缺失,進一步建設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社團。
3.注重社團質量,將學生發(fā)展作為首位
由于大學生對自身發(fā)展存在各種方向,因此社團的種類與類型存在著多樣性,大學生加入社團的堅持性主要取決于社團的質量。良好的社團氛圍與社團文化是社團在“百團大戰(zhàn)”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一個社團只有將自己做大做強,才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滿足學生良好動機的需要。
(二)從多方面促進學生自身的成就需要
1.利用社團的教育性激發(fā)學生的自身需要
社團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學生,是學生提高自己的重要措施。要明確社團的主要目的,將教育作用作為社團活動的主要宗旨。通過各種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改善其團隊合作能力,滿足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激發(fā)其成就需要。
2.注重社團權利分布,以提高學生為目的
社團建設要避免權利的過度需要,社團的本質是為了志趣相同的人一起學習與進步,要以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社團活動。切記不要將社團看成權利需要的集體,其主要的目的還是提高學生的能力。
3.注重社團的歸屬感建設
社團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社團的歸屬感建設,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社團氛圍與社團文化,來滿足學生的親和需要,從而營造一個優(yōu)質的、利于大學生參加的社團。
大學生社團在最近的幾年內得到了飛快的發(fā)展,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情操、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校建設精神文明、貫徹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也是大學生表達自己、彰顯態(tài)度的主要形式。社團成員從數量上、覆蓋面上都表現出積極的變化。但是由于大學生社團自身的特殊性質,使其在發(fā)展過程中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學生入團目的不明確、積極入社消極出勤、在社團選擇上“隨大流”現象等方面的問題,社團成員組成的不合理,存在大一新生多但是參與度不足,而其他年級由于課業(yè)問題存在退社情況,這些問題影響了社團活動的展開,影響了社團對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補充,這些都成為我們要著手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健.大學生學業(yè)成就與其參與學生社團狀況的相關性研究[D].西安:西安外國語大學,2018.
[2]李晨.成就動機理論視角下大學生加入社團的動機研究[D].新鄉(xiāng):河南師范大學,2014.
[3]謝孝東.大學生加入學生社團的心理動機分析[J].南方論刊,2012(11):107-108.
編輯 張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