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是我們天天見的朋友。
不過,要是問你餐桌上的故事,你可能會撓撓頭,反問:“餐桌上也有故事?”是啊,餐桌上不僅有美食,更有故事,而故事的味道,或許比美食更美妙。
英國作家羅倫·喬爾德筆下有一對“風(fēng)味絕佳”的兄妹,哥哥名叫查理,妹妹喚作蘿拉。古靈精怪的蘿拉時常制造一些難題,等待哥哥破局。
這一天的難題在餐桌上。蘿拉一上陣就和查理約法三章:“我不吃豌豆、胡蘿卜、土豆、蘑菇、面條, 也不吃雞蛋、不吃香腸。 我不吃花椰菜、卷心菜、烤豆, 也不吃香蕉、不吃橘子。我也不喜歡吃蘋果、米飯、奶酪,還有炸魚塊。并且,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
眼看所有食物都在蘿拉口中“陣亡”,查理如何讓這個挑食鬼乖乖就范?
只見查理不疾不徐道:“你運(yùn)氣挺好的,因為你說的這些東西我們都沒有。我們不用吃豌豆、胡蘿卜、土豆、蘑菇, 也不用吃面條、雞蛋或者香腸。我們不會有花椰菜 、卷心菜、 烤豆、 香蕉和橘子。 我們也沒有蘋果、米飯、奶酪和炸魚塊,當(dāng)然,更沒有番茄?!?/p>
可這些食物偏偏就在眼前,蘿拉疑心查理有詐,追問道:“可是,為什么這里還有胡蘿卜呢,查理哥哥?”當(dāng)然,蘿拉沒忘了再次強(qiáng)調(diào):“我!永遠(yuǎn)不吃!胡蘿卜!”
“哦, 你認(rèn)為它們是胡蘿卜,其實那不是胡蘿卜。”查理云淡風(fēng)輕地說道,“它們是從木星上來的橘樹枝。”
木星上來的橘樹枝?這可誘起了蘿拉的好奇心,就這樣,“橘樹枝”進(jìn)了蘿拉的肚子。
接下來呢?豌豆成了查理口中“綠色王國從天而降的綠色圓球”; 土豆是“富士山的山尖上飄下來的云朵”;至于炸魚塊,那才不是什么炸魚塊,而是“海底超市里的美人魚們時常吃的小食品”……
蘿拉一樣一樣將它們收入腹中后,擺在她面前的僅?!敖^對絕對不吃”的番茄了。
查理能否繼續(xù)披荊斬棘,笑到最后?
然而,不等查理苦思,蘿拉輕松地笑問哥哥:“我最喜歡噴水月光。你不會認(rèn)為它們是番茄吧,查理哥哥?”
2000年,作者羅倫·喬爾德憑借這本《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摘得英國圖畫書最高獎項凱特·格林納威童書大獎。盡管故事的主角不過是一對平凡兄妹,場景也僅僅是尋常的餐桌,然而查理的溫柔與智慧,卻將天雷滾滾的餐桌風(fēng)云轉(zhuǎn)為潤物細(xì)無聲的幻想游戲,讓蘿拉從挑食鬼變作大胃王。全書讀完,我們明白,蘿拉被填滿的絕不僅僅是胃,更有歡騰的心房。
而在英國作家凱
斯·格雷筆下,一場餐桌對決竟然打贏了《哈利·波特》,贏得了2001年度英國“兒童圖書獎”。
又該吃晚飯了,媽媽還沒張口,黛茜就知道她要說什么了——那些話,都不知聽過多少遍了。
“吃掉你的豌豆?!眿寢屨f?!拔也粣鄢酝愣??!摈燔缯f。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激凌,還可以多玩半個小時,再上床睡覺。”媽媽滿懷期待,可等來的依舊是黛西的搖頭。
就這樣,媽媽的條件不斷升級,可是黛茜依然堅定不移地說:“不。”
媽媽的條件飆升到:“吃掉你的豌豆,我就把世界上所有的超市、糖果店、玩具店、自行車店都給你買下來,再加17個游泳池;你可以永遠(yuǎn)不睡覺、不上學(xué)、不洗澡、不梳頭、不刷鞋、不漱口,不收拾小倉鼠的窩,不整理臥室,不用自己把錄像帶放回盒子,不用穿衣服;我再給你買下非洲大陸和92座巧克力工廠,還可以搬到游樂園去住;你想要多少個火箭,就給你買多少個,就連地球、月亮、星星、太陽都給你買下來。還有……還有……還有……”
看著媽媽,黛茜淡然地笑了。她告訴媽媽,想讓她吃掉豌豆,并不需要這么多。只要媽媽吃掉小圓白菜,她就吃掉豌豆。
但是,黛茜這個“小小”的要求,卻把媽媽生生為難住了。這一次,輪到媽媽苦著臉了,她囁嚅道:“可是我不愛吃小圓白菜?!?/p>
也就在這一瞬,媽媽理解了黛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禁區(qū),與其執(zhí)著于突破,不如接納別人,而這可能也是成全了自己。
這個故事的結(jié)尾依舊沒有離開餐桌,不過這一次,既沒有豌豆,也沒有小圓白菜,而是快樂地品嘗著冰激凌的母女倆。
在日本作家森山京筆下,也有一張餐桌。
餐桌邊獨自坐著兔奶奶,一年前,她的對面還坐著兔爺爺。三年前,他們的小兒子也還住在家里。吃過晚飯,他經(jīng)常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邊彈吉他邊唱歌。但突然有一天,他離開了家,去做了一名海員。
再早一點,二兒子和兩個雙胞胎女兒也住在這里。但隨后,他們也追隨著自己的夢想,離開了家。
六年前,大女兒和大兒子也都在這兒。那時,他們一家八口圍著這張大桌子吃每一頓飯。有時,孩子們還會躲進(jìn)桌子底下玩捉迷藏、過家家。
如今,孩子們雖然時不時寄信回來,偶爾也會回家,可是六個兄弟姐妹不曾團(tuán)聚過一次。大桌子好寂寞,兔奶奶也好寂寞。
兔奶奶甚至懷念起孩子幼時在桌下的涂鴉了。當(dāng)時,孩子們究竟畫了些什么呢?兔奶奶忍不住爬到桌子下,看著孩子們稚嫩的筆觸,往日的歡聲笑語似乎又回到了身邊,她甚至清晰地聽到了“媽媽!媽媽!”的呼聲。
沒想到,這不是幻覺,小兒子真的來到了家中!小兒子對她說,下個月是媽媽的生日,我們兄弟姐妹聚一次怎么樣?“真能這樣,我太高興了?!?/p>
小兒子住了兩個晚上,便去了碼頭。家里又剩下兔奶奶一人。但是,兔奶奶的臉上卻掛著幸福的笑容。“到時候,桌子上一定要擺滿每個孩子喜歡的食物。嗯……豌豆湯、燉胡蘿卜、卷心菜蘋果沙拉、奶油焗洋蔥、南瓜派、番茄汁……哎呀!夠我忙一陣子了?!?/p>
繪本不只帶給孩子快樂的消遣,它同時背負(fù)著讓孩子看見、思考的使命——森山京用兔奶奶的故事,讓小讀者看見空巢老人的寂寞。繪本最后一張跨頁雖是熱鬧的相見,但這究竟是現(xiàn)實,還是兔奶奶的憧憬?森山京并未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