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雨桐
俗話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闭f的是自然現(xiàn)象,但體現(xiàn)的更是生活的姿態(tài)。
我雖然不是個(gè)愛植物的人,但是關(guān)于植物方面的一些知識,我還是懂得一點(diǎn)兒,可了解得并不透徹,也不怎么全面。一次我去到朋友家中,對她家那些盆中的植物世界感到好奇,便一盆又一盆地參觀起來。發(fā)現(xiàn)朋友的水培植物里的水非常少,好多根露出了水面,我對朋友說:“看你忙的,水都沒添。”說話間我已自作主張地灌上滿滿一花盆的水,朋友沒有對我的行為感到生氣,而是笑著說道:“你這就叫好心辦壞事了,水這么多,根就處于密封狀態(tài),根本沒有辦法呼吸,反而養(yǎng)不好?!蔽易屑?xì)地繞著那盆盆栽看了一遍,可不是嗎!葉子綠得如同剛抹了油,白色的花瓣像鼓滿了的帆,那飽滿的精神宛如身強(qiáng)力壯的少年,一整盆植物就如同一艘整裝待發(fā)的輪船,氣勢宏偉,我看得愣了神。
就在幾天前,一位伯伯給我們送了幾條小黃魚。奶奶讓我暫時(shí)先將它們養(yǎng)在桶中。我把它們倒入桶里,打開水龍頭,蓄了一半的水,而伯伯看了看說:“水放得太多,魚會游得累。”“那照您的想法來,池塘中的魚該怎么辦?”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巴袄锏聂~和池塘里的魚不一樣,桶中的魚我們只需要使它們立起來就行了,水一旦多了,魚的上下左右不見了依靠,這樣反而活不久?!焙芏鄷r(shí)候不是越滿越好,越多越好,欠一點(diǎn)兒才是剛剛好。
往事踏馬而來。去吃自助餐,由于價(jià)格比較貴,所以每次去吃都會懷著一種一定要多吃一點(diǎn)兒,把花出去的錢都吃回來的念想,而就是因?yàn)檫@種念想,我每次都會吃得過飽,甚至有吃壞肚子的可能。欠一點(diǎn)兒,吃得不要太飽,吃自助餐本來就是享受一下那兒的氛圍;給自己一點(diǎn)兒并不滿足的感覺,下次你就還會再想吃。
這欠一點(diǎn)兒的狀態(tài),也正是我們感到舒適的狀態(tài),也是最能給我們動力的狀態(tài)。
劉墉在《不完而美》中說:“做文章,句子不要太顯,詭文而譎諫,寓言以諷刺,點(diǎn)景以深情,意味更見深長。為繪畫,筆墨不必過周,以拙為巧,以空為靈,含不盡之意于畫外,境界更見幽遠(yuǎn)。”為文如此,作畫如此,做人亦然。茶倒七分,話說七分,心留半空。如此,彼此才會有更自由的空間;如此,我們對生活才不會奢求太多。
再大的世界也有角落,再強(qiáng)的心也需要起伏。所以何必貪戀,含蓄而欠缺的人生,才能在不完美中趨于完美。
(指導(dǎo)教師 ?施鴻民)
【評點(diǎn)】
文章開篇即提出“滿”的缺點(diǎn),隨后以作者生活中發(fā)生的三件事加以輔證,“植物澆水不能過多”“桶里養(yǎng)魚的水不能太多”“自助餐不能吃得太飽”,并提出了“欠一點(diǎn)兒才是剛剛好”的觀點(diǎn)。引用劉墉文章中的話,能恰到好處地道出“人生需要留有余地”的真諦,結(jié)尾處的“含蓄而欠缺的人生,才能在不完美中趨于完美”回扣論點(diǎn),自然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