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分別采取不同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后,在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中研究組相比對照組均擁有明顯優(yōu)勢(P【關(guān)鍵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無痛胃鏡【中圖分"/>
龐金玲
【摘要】
目的:觀察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在無痛胃鏡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80例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將4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將40例采用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研究組;分析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癥狀評分以及兩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jié)果: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均沒有明顯差異(P>0.05);分別采取不同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后,在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中研究組相比對照組均擁有明顯優(yōu)勢(P<0.05);且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在針對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癥狀,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無痛胃鏡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4-200-01
無痛胃鏡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檢查方式,其在患者的臨床診治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對患者進行無痛胃鏡檢查的過程中,患者在麻醉蘇醒之后,很容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情緒,因此必須要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1]。本次研究了80例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針對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方法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針對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間的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為基礎(chǔ),從中選出80例患者入組本次研究。對這80名患者展開隨機分組,使研究組與對照組人數(shù)、性別比、年齡范圍等一般資料相近(P>0.05)。具體情況為:對照組40例患者中包含了22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是19-64歲,平均年齡為(41.18±3.53)歲。研究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在20-67歲,平均年齡為(42.46±4.29)歲。
1.2研究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患者在進行無痛胃鏡檢查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嚴密檢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確保檢查過程中患者的安全。當胃鏡檢查結(jié)束后,護理人員需要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血壓等各項指標,并觀察患者的蘇醒情況,促使患者蘇醒之后能夠迅速恢復行動能力。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采用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1)健康教育:在對患者采用無痛胃鏡檢查前,護理人員需要詳細告知患者無痛胃鏡檢查的各項內(nèi)容,囑咐患者在檢查前需要禁食6h、禁水2h,并排空胃腸道。告知患者檢查過程中所使用的藥物、麻醉時間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幫助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防止患者出現(xiàn)嗆咳、誤吸等癥狀;在檢查結(jié)束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囑咐患者24h內(nèi)嚴禁工作、開車,注意當日的飲食,飲食主要以流質(zhì)與半流質(zhì)食物為主;(2)心理護理:在檢查前,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針對存在心理不良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耐心與患者溝通,找到患者的心理矛盾所在,幫助患者緩解自身的心理矛盾,并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需求。多鼓勵患者,告知患者無痛胃鏡檢查的安全性,舒緩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對于檢查工作的信心。
1.3評定標準采用焦慮與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SAS):每一條文字后有四級評分,(1)表示:沒有或偶爾;(2)表示有時;(3)表示經(jīng)常;(4)表示總是如此。然后根據(jù)您最近一星期的實際情況,在分數(shù)欄1~4分適當?shù)姆謹?shù)下劃對號。在由自評者評定結(jié)束后,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數(shù)部分,就得到標準分。標準分越高,癥狀越嚴重。按照中國常規(guī),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DS):每一項問題回答分4個等級:0分是沒有、1分是少有、2分是常有、3分是一直有。評定時間為一周。主要統(tǒng)計指標為總分 ≤15分為無抑郁癥狀.16-19分為可能有抑郁癥,≥20分為抑郁癥。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與抑郁癥狀;同時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護理滿意度[2]。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以x±s表示患者的計量數(shù)據(jù),計算結(jié)果則通過t值表示出來;以%表示患者的計數(shù)數(shù)據(jù),計算的結(jié)果則通過x2表示。判斷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P值臨界點為0.05,只要P值結(jié)果在該值以下(不含),就能夠證明顯著差異,其余情況一律視為無統(tǒng)計學差別。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癥狀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患者心理癥狀評分均沒有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在焦慮癥狀評分與抑郁癥狀評分中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經(jīng)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中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與飲食方式的改變,現(xiàn)階段胃腸道疾病的病發(fā)率也呈現(xiàn)了逐年遞增的趨勢。在患者出現(xiàn)胃腸道疾病后,其上腹部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噯氣等癥狀,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均造成嚴重的影響。而在胃腸道疾病治療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進行胃鏡檢查,以此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目前,最為常見的檢查方式為無痛胃鏡檢查,這種檢查方式具有應激反應小、檢查結(jié)果準確等特點[3]。但患者在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著抵觸心理,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F(xiàn)階段,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臨床護理中。相比于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這種護理干預更加注重于患者的個人感受與心理狀況,通過對患者的健康宣教,能夠幫助患者充分了解無痛胃鏡檢查的內(nèi)容,并指導患者做好檢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而通過心理護理,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與信心;兩種護理方式能夠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進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質(zhì)量。在本次研究中: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在各項心理癥狀評分中均沒有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后,患者在焦慮癥狀評分與抑郁癥狀評分中均顯著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P<0.05);且在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調(diào)查中顯示,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中有著更為明顯的優(yōu)勢(P<0.05)。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癥狀,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行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新星, 王佳, 宋默薇. 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對胸主動脈瘤術(shù)后患者應激性精神障礙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8,13(16):63-64.
[2]馬永利, 黨娜. 整體護理在無痛胃鏡檢查治療中應用效果的對比[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7, 46(24):2994-2996.
[3]蒲懷玉, 陳光蘭. 無痛胃鏡聯(lián)合腸鏡檢查的臨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其護理干預[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8(12):2104-2105.